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禅心静如水,智慧照人生。的句子

面书号 2025-05-08 00:14 1


禅心静如水,智慧照人生。

1. 坛经者,人人皆知出于曹溪,而不知曹溪出于人人自性。人人皆知经为文字,而不知文字直指人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2. 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3. 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4. 有生有灭,即落于有,不生不灭,又落于无。真如本心,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即是真如不变,不变真如。

5. 顿悟法门,以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

6. 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以来,无着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以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7.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华严经》

8. 直了自心,无性无念,则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六根门头,无障无碍,六尘堆里,无染无杂。谓之无念行。

9. 十二时中,遇物应缘处,不得令恶念相续或照顾不起。

10. 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

11. 以生死事在念,则心术已正。心术既正,则日用应缘时,不着用力排遣。既不着排遣,则无邪非。无邪非,则正念独脱。正念独脱,则理随事变。理随事变,则事得理融。事得理融,则省力,才觉省力时,便是学此道得力处也。得力处省无限力,省力处得无限力。

12. 爱欲于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四十二章经》

13. 菩提无是处,佛亦不得菩提,众生亦不失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14.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席慕蓉

15. 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

16.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

17. 佛教名言名句 生活实用

18. 人生,有多少放下,就会有多少得到,舍得舍得,舍就是得,得就是舍。佛说放下的经典句子,句句珠玑。

19. 佛认为:真正佛法的人生观,他是真能见着万法皆空,便立于这个空上。他又真能见着万法不空,便立于这个不空上。

20. 安慰受挫者:黑夜里的莲花更懂月光的慈悲,此刻的困境正在教你如何绽放

21. 当别人质疑因果时,不妨说:每一粒种子都有开花的时间,现在看不见答案,是因为果实正在枝头生长

22. 莫撃念念,成生死河。轮回六趣海,无见出长波,念想由来幻,自性无始终,若得此中意,长波自当止,余本性虚无缘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还归空虚坐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须息,即泛般若船。

23. 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逃窜无地。亦如红炉猛火,使情识霜雪,销烁无余。

24.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

25. 你今闻发菩提心,将谓一个心学取佛法,唯拟做佛。任你三祗劫修,亦只得个报化佛,与你本源真性佛,有何交涉。

26. 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27. 回应人生无常:四季不会因为落叶停止轮回,但春天总会带着新的嫩芽回来

28. 诸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着。

29. 直了上无佛果可求,求无众生可化,是名为至佛地。

30.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31. 欲知佛境界,不假庄严修证而得。当净意根下,无始时来客尘烦恼之染,如虚空之宽旷,远离意识中诸取虚伪不实妄想,亦如虚空,则此无功用妙心,所向自然无滞碍矣。

32. 大道本来平等,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名之为祖。

33. 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34. 佛教经典语录人生哲理相关 文章 :

35. 天地无物也,我无物也,虽无物,未尝无物也。圣人如影,百姓如梦,孰为生死哉

36. 佛说因果不虚,当下的每个善念都是未来的莲花种子。不必执着于昨日落叶,也无需焦虑明日风雨,此刻你种下的温柔,终会化作渡己渡人的舟楫。愿你在红尘修行中,既有菩萨心肠,亦具金刚智慧,让每个起心动念都成为照亮生命的灯盏。

37. 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不住法者,谓照见身心法相空也。

38. 如来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静,菩提影现中。

39. 1放下,便是重生,舍弃,便是拥有,别懂得太晚。 2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3佛说:当你紧握拳头时,你的手里是空的。当你伸开手掌时,你拥有了全世界。 4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不管你经历过多少事情,最后还是要放下,一切归于尘土。 5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 6人生中有许多的无能为力,我们要学会适应这个多变的世界,只有拿得起,才能放得下,看得开,我们才能读的懂人生。 7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8红尘中,一个舍不得,耽误了多少人;佛法中,一句无所得,难倒了多少人。只不过,舍亦无所舍,得一无所得。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缘来是你,缘去是空,世间多少纷扰事,浮华落尽总随风。 9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0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1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12再苦的人生也是人生,再难的日子也叫日子,众生都在漂流,悟者上岸,迷者随波逐流。 13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40.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41. 面对他人过错: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的宽容不是纵容,而是给彼此修正的机会

42. 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盘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43.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

44. 若能于经教,及古德入道因缘中,不起第二念,直下知归,则于自境界,他境界,无不如意,无不自在者。

45.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46. 无心者,非如土木瓦石顽然无知,所触境遇缘,心定不动,不取着诸法,一切处荡然。无障无碍,无所污染,亦不住在无污染处,观身观心,如梦如幻。亦不住在梦幻虚无之境。到得如此境界,方始谓之真无心。

47. 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也。

48. 寻牛需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亦寻。

49.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无生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50.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51.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15佛陀卧于恒河畔,不进食,不沐浴,想通过肉体痛苦悟道,终无果,终明白,肉体修行仍将受困于肉体,执于一念,也受困于一念。 16一片叶,落在哪里都是归宿。一朵花,开在哪里都是芳香。一个人,走到哪里都是生命。一颗心,想到哪里都是情愫。佛说:随缘放下,心安是家。 17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8别再执着,别再纠结,放下执念,放过他人,也饶过自己。 19人生乐少而苦多,皆因本心被埋没。修好这颗世俗心,一生顺遂又快乐。 20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21佛曰:执着如渊,是渐入死亡知的沿线。 佛曰: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22人生无惧,无论荣华富贵,还是低贱穷困,我们都要从容不迫,学会积极的看待人生,缘来了,则聚;缘去了,则散。 23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以自然。故,顺其自然,莫因求不得而放不下。 24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25佛说,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佛说放下的经典句子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你觉得生活太累,被压得透不过气来,那么你应该好好想想了。或许应该停下来好好问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是不是自己太过专注于心外之物,从而让自己的心蒙上了灰尘。

52.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53. 要得临命终时,不颠错,要从如今做事处莫教颠错,如今做事处颠错,欲临命终时不颠错,无有是处。

54. 劝人放下执念:不是让你放弃追求,而是学会像水一样,既坚定流向大海,又懂得绕过礁石

55. 见性是佛,性在作用,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56. 菩提无所得,你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57. 直心直行,直取无上菩提,可谓真大丈夫之所为。

58. 世人多以有所得心,求无所得法。何谓有所得心,聪明伶俐,思量计较者是。何谓无所得法,思量不行,计较不到,聪明伶俐无处安着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