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乐享人生。的句子

面书号 2025-05-08 00:11 16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乐享人生。在这纷繁的世界里,让我们以一颗宁静的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1.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道家人生感悟的句子,以及道家关于人生的句子对应的句子,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2. 本文目录一览:

3. 道家悟道的经典句子2、《老子》中的十句人生箴言,感悟道家大智慧3、道家感悟人生的话

4. 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道德经 第三十七章》

5. 译文:无贪欲则入静,入静则天下自然安定。

6. 悟道:不贪不腐心安然,潜心修行天地宽。

7.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8. ——《道德经 第八章》

9. 译文:“最高的善就像水那样。水具有滋润万物的本性,而与万物毫无利害冲突;水具有宽广的胸怀,甘居于人们所厌恶的卑下、垢浊的地方。所以,水之善就接近于“道”了。

10. 悟道:水利万物而不争,顺势而为成大道。

11.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第十九章》

12. 译文:保持纯洁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

13. 悟道:心灵从容不忘本,贫富贵贱无杂念。

14.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道德经 第二十七章》

15. 译文:善于行走就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讲话就不会留下过错。

16. 悟道:勤奋耕耘天地间,言行举止要规范。

17.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道德经 第五十章》

18. 译文: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属于长寿的,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占四分之三;本来可以活得长些,却过早地走向死亡的,也有十分之三。为什么呢?因为奉养的太过度了。

19. 悟道:养生适度多吃素,寿终正寝不吃药。

20.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21. ——《道德经 第六十六章》

22. 译文: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归往之地,因为它处于低下的地位,所以才能成为百谷之王。

23. 悟道:低调做人纳百川,潜心做事天地间。

24.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25. ——《道德经 第二十二章》

26. 译文: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出色;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

27. 人生悟道:建功立业不彰显,戒骄戒躁写人生。

28.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道德经 第二十九章》

29. 译文:天下是大自然神圣的产物,是不能凭主观意志去改造的,也不能强行把持。凭主观意志去改造必然会失败,强行把持则必然会失去。

30. 悟道:顺其自然修自己,改变他人徒枉然。

31.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

32. ——《道德经 第四十一章》

33. 译文:崇高的德好似空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情,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沌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好像是污浊的,最方正的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

34. 悟道:藏起锋芒显混沌,不漏棱角成大器!

35.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道德经 第三十一章》

36. 译文:战争杀人多时,要带着悲痛的心情,胜利了要以丧礼对待。

37. 悟道:常怀一颗善良心,人中豪杰善中来。

38. 《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老子五千文》。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37章;下篇为《德经》44章,共81章,五千余字。

39. 为无为,则无不治。

40. 出自先秦《老子》第三章。为,做。无为,指清静无为、不折腾。则,那么、就。用“清静无为”的原则做事,那么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事情。此乃老子所提出的“清静无为”、“无为而治”的思想。

41. 唯不争,故无尤。

42. 出自先秦《老子》第八章。唯,只有。故,所以。尤,罪过、过错。只有与人无争,才能没有过失。此言“清静无为”的意义。

43.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44. 出自先秦《老子》第四十四章。殆,危险。知道满足,就不会有羞辱;知道有止境,就不会有危险。此言人要有知足之心,要知道见好就收,不可欲无止境。否则,物极必反,反而招致羞辱与危险。

45. 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

46. 出自先秦《老子》。见:同“现”,表现。有自知之明,但却不要显露出来;能够做到自尊自爱,但却不要自命高贵。这句话说明待人处事要谦虚。

47.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48. 出自先秦《老子》第二章。有与无在对立中互相生成,难与易在矛盾中互相转化,长与短在对比中得到体现,高与低在对照中见出区别。此言任何事物都有相互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两面性。

49.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50. 出自先秦《老子》第二十四章。伐,夸耀。矜,骄傲。长,指进步。喜欢自我夸耀的人是不会事业有成的,骄傲自大的人是不会进步的。这句话说明谦虚谨慎才能使人事业有成、成长进步。

51. 少则得,多则惑。

52. 出自先秦《老子》。学习的时候,少一点的知识,反而能够有所收获。如果学的多了,反而会让人产生疑惑。这句话说明学习应该专精,不应庞杂。

53.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54. 出自《老子·第十七章》。最高明的统治,百姓并不会觉得国君的存在。其次的统治百姓会与国君亲近,并且赞美国君。再次一等的统治,人民畏惧统治者;更次的统治,人民轻侮统治者。国君的欠缺诚信,百姓就不会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55.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56. 出自先秦《老子》第四十二章。或,有时、有的。损,减少。益,增加。有时想减损它,它却增加了;有时想增加它,它却减损了。此言事物是消长相形、损益互成的。

57.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58. 出自《老子·第二十八章》。要知道什么是雄强,却要却安守雌柔的地位,要心甘情愿的做天下的溪流。心甘情愿的做天下的溪流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

59.

60. 道家感悟人生的话

61. 道家感悟人生的话,人的一生都是一个感悟的过程,当人们经历的东西多了,自身获得的感悟便多了,很多人会把自己的感悟凝汇成一句话,下面整理了道家感悟人生的话。

62. 道家感悟人生的话1

63.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64. 【译文】学问知识,要不断增强,日益广博,修身养性悟道,要逐渐去掉自身的各种杂念,此为日损。减少又减少,最后就到了什么也不僵持固着的无为境地。

65.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66. 【译文】最上乘的统治者没有个人主观成见,总是习惯于把百姓的意向作为自己的意向。善良的人我用善良的心去对待,不善良的人我也用善良的心去对待,就会让所有的人一心向善。

67.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68. 【译文】把无为当作为,把无事当做事,把无味当做味。不管大小多少,要用德来报答怨恨。打算克服困难要从容易处入手;实现远大理想要从细小处开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小处做起。

69.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70. 【译文】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

71.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72. 出自《淮南子·主术训》。【译文】不要将湖水排尽来捕鱼,不要将树林烧毁来打猎。比喻做事要留有余地,要有远虑,而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73. 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

74. 出自《淮南子·缪利训》。【译文】君子想的是义而不考虑利,小人贪的是利而不顾道义。这句话是说君子和小人在义、利方面的不同态度,前者舍利取义,后者舍义取利。

75. 弗爱弗利,亲子叛父。

76. 出自《淮南子·缪称训》。【译文】弗,不。利,指给好处。不爱护、不给好处,就是亲生的孩子也会背叛他的父亲。此言揭示了这样一个世俗的人间真理: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建立在情感与利益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