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4-21 15:30 2
1.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2.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4.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
5.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6.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7.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8.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9.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0. (11)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11.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12.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13.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14. (25)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15.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16.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能够衣帛矣
17.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8.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能够食肉矣
19. [译文] (孟子说:)“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不过是没有去思考追求罢了。”
20.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21. (1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22.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2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4. (
25. 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26.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7. 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28. (17)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29. 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孟子·离娄上》
30.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31. 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孟子·万章上》
32.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3.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4.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5.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36. 【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归顺他。
37.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38. (30)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
39.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0. 仁者无敌。
41.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42.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3.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4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5.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6. 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杀人,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