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8 16:55 7
在浩瀚的宇宙中,一颗名为“星辰1357”的星球悄然绽放。这颗星球,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明珠,承载着无数生命的奥秘与奇迹。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一场关于探索与发现的旅程即将开启……
1.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2.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4.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5.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6.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7.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8.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9. 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11.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12.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13.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14.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5. 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6. 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17.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18.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9. 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0.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1.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22.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23.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2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6.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27.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8.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9. 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30.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1.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32. 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33.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4.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5.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36.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7.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8.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39.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0.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1.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42.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3.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44.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5.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46.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7. 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48.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9.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0.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51. 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52.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5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4.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55. 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56.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7.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58.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59.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60.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61. 仁人无敌于天下。
62.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63.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64.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65.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66.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67. 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68.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69.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70.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71.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72.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73.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74.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7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6.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77.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78.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9.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80.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81.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82.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