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初中语文优秀教案设计精选六篇

面书号 2025-03-04 14:35 5


——探寻古典智慧,启迪语言魅力

1. 领会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爱国主义感情。

2. 分析故事的主要情节,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 品味人物的表现手法与语言的深刻内涵。

4. 【教学重点】

5. 分析小说中细节描写及其作用。

6. 【课时安排】

7. 两课时。

8. 【课前准备】

9. 学生:查阅作者及小说的时代背景等有关资料,以备课堂交流。

10. 教师:准备好朗读全文。

11. 第一课时

12. 〖教学内容

13. 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主要人物的形象极其意义。

14. 〖教学设计

15. 一、导入新课

16. 同学们,当中国申奥成功、足球圆梦、加入世贸那一刻到来的时候,所有的华夏儿女无不热泪盈眶,欢呼雀跃。为什么?因为我们流淌着一样的民族热血,拥有着一样的民族感情,热爱拥有着同一个名字的祖国。爱国主义包含着荣誉感、自豪感、捍卫民族尊严与领土完整等情感。可你们是否知道,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也是爱国的表现,特别是在主权遭侵犯、国土遭践踏的时候,这种感觉才最强烈。让我们来看看小弗郎士的体会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

17. 板书课题。

18. 二、感知内容

19. 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看,可根据时间、地点的变化,记住故事的情节,并在脑海中出现人物的形象。

20. 学生收集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请他们结合材料认识来说说小说为什么取名为最后一课。

21. (此为题解,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可互相补充)

22. 请一位学生复述故事情节(不许看书,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都可以)。其他同学在注意听的过程中看是否有遗漏的地方,然后加以补充或更正。然后教师可提示可按照时间、地点的变化来划分故事情节。

23. (老师板书: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之中──宣布下课)

24. 三、感悟形象

25. 自由朗读,要求朗读过程中在脑海里勾勒人物的形象。

26. (视像出现很有益于对人物的分析)

27. 学生谈谈脑海中再现的人物形象,包括外部形象的想象。

28. (由学生自由发言,提示从人物在情景中的各种表现去了解人物形象。可互相补充)

29. ⑴ 韩麦尔先生:

30. 大概四五十岁,平时穿着随便,上最后一节法语课时,他穿上漂亮的绿色礼服,系上打着皱边领结,戴着绣边的小黑丝帽。这位老师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常常让学生丢下功课去帮他浇花,他去钓鱼的时候,干脆就放学生一天假。但是他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情感,也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在最后一课的时候他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都教给学生,而且很讲究教学方法,他带着深沉的爱国情感,用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成为学生最难忘的一课。

31. ⑵ 小弗郎士:

32. 不是个很用功的孩子,他平时贪玩、幼稚,不大懂事,上课也不能专心听讲,可是最后的法语课上他却特别认真、专心,而且对老师的教导领悟得很好,说明他很聪明,在幼小的心灵中也有难得的爱国情感。他在小说中是一个变化、成长中的儿童形象。

33. ⑶ 人物形象的意义:

34. 表现了法国人民通过热爱祖国的语言来表达爱国的强烈思想感情。

35. 四、布置作业

36. 再读课文,用笔勾画并记住你印象最深或让你深受感动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37. 第二课时

38. 感受语言的深刻含义,人物描写的方法

39. 一、研读赏析

40. 让学生自由交流印象最深的情节或细节,包括语言,通过朗读来欣赏。(这个过程,预期让学生找出最后一课中最能体现人物思想感情的语句,引导分析出人物描写的方法。假如学生没有能达到预期目标,可设计以下问题和语言品味。)

41. 问题研究:

42. ⑴ 小弗郎士上课途中见到、听到、想到什么?文中为什么不直接从上课写起?

43. (交代故事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