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4 06:23 6
礼仪之道,映照人生路。从细微之处见真实,于无声之处显文明。此篇,将以礼为窗,透视千年文化,共赏文明之光。
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5.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6.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旧唐书》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7.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8.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9.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10. 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11.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2.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13. 不在墙上留一条伤痕,不在空气中留下一句脏话。只有尊敬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14.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15. 仁者爱人,为仁由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6.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7. 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18.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9.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
20.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1. 名人名言频道为大家提供最新最全的名言,帮助大家时刻提醒自己和奋斗未来,《关于礼的名言》相关名言希望在你的生活中能帮到你,助你学习和工作一切顺利,同时更多精彩名言请访问我们的特色专题:关于读书的名言
22.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23.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4.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25.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6.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7. 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拉罗什富科。
28.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29. 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0.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1.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2.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3.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34. 子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35. 当知父母恩最深,诸佛圣贤咸报德,当人至心供养佛,复有精勤修孝养,如是二人福无异,三世受报亦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