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4 04:01 6
在的古老篇章里,千年佳话流转不息。诗意的画卷,描绘着古人的人生百态,字里行间,尽是岁月的韵味。
1. 《词源》宋、张炎——穷乐律之本源,奉雅词为依归
2. 《随园食单》清、袁枚——烹天下美食,品人间至味
3. 《中华古今注》五代、马缟——考辨名物,注释古今
4. 《靖康传信录》宋、李纲——开封之战,靖康之耻
5.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6.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7.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道德经》
8. 《吴地记》唐、陆广微——大唐江南,全景苏州
9.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11. 《聊斋志异》清、蒲松龄——说鬼谈狐,入世三分
1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3. 《盐铁论》西汉、桓宽——朝野对话,官民争胜
14.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事常伪造,辞尚溢美
15. 《侠义风月传》清、名教中人——窈窕淑女,侠士好逑
16.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7. 《坛经》唐、慧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8. 《水浒传》明、施耐庵、罗贯中——官逼人民反,替天行道
19. 《南明野史》清、三馀氏——江山已逝,苟延残喘
20. 《西游记》明、吴承恩——求心证性,历难成佛
2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22.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23. 《宋元戏曲史》清、王国维——曲学祧祖,风气首开
24. 《尹文子》战国、尹文——名有三科,法有四程
25. 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墨子亲士》
26. 《醒世恒言》明、冯梦龙辑——世人多醉,醒以戒心
27. 《西南夷风土记》明、朱孟震——光照西土,风越南疆
28. 《乐府古题要解》唐、吴兢——追本溯源,望题思义
29. 《真诰》南朝梁、陶弘景——众真降授,三君手书
3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1.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32.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33. 《楚辞章句》汉、王逸注——悲莫悲兮,屈子怀楚
34.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35.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千年乐府,一编尽览
36. 《本事词》清、叶申芗——词缘于事,情动于中
37.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38. 多行不义必自毙。
39. 《周易参同契》东汉、魏伯阳——内外兼修,天人合一
40.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
41.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然后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42.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43.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4. 国学是个很大的话题,也是个很深的话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
45. 《二十四诗品》唐、司空图——诗中有品,品中有诗
46.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47. 《五灯会元》宋、普济——佛法如灯,代代相传
4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9. 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50. 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孔子《论语》
51.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5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53.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54. 《酒经》宋、朱肱——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
55.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6. 《天工开物》明、宋应星——天工巧夺,开物成务
57.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58. 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冯梦龙《警世通言》
59. 《韩诗外传》汉、韩婴——诗在言外,意在诗外
60. 《童蒙止观》隋、智顗——止以收心,观以启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