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4 03:59 5
1.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 音乐和计数歌曲。
3. 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等。
4. 教具:(头饰)小鸟、大象、小兔、小蜗牛、一群小蚂蚁。
5. 家长带幼儿用垃圾回收款购买鸟粮喂鸟,体验环保活动的乐趣。
6. 教具:投影仪一台,"动物园"幻灯片若干张,录音机一台,音乐磁带一盒,数字卡片若干张。
7. 幼儿坐在地毯上成半圆形,每人面前放一个小盘子(盘内1~6个小数卡若干,玩具若干),幼儿后面搭建"数的王国",用大型积木搭三个门洞,分别标有数字"l、
8. “找数字6”游戏:在地上散落数字卡片,播放音乐,幼儿随着音乐走动,音乐停止时迅速找到一张卡片,若是数字6则获得小奖励。
9. 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标记,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10. 教学反思:
11.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分类垃圾的快乐。
12. 在幼儿面前添上1个梨子。启发幼儿说出6个添上1个就是7。6个梨子添上1个变成7个梨子。
13. 小结:哦,原来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织物类是可回收垃圾(把分类贴过来);厨余类、有毒有害类是不可回收垃圾。(贴图)(配课老师收走记录表和笔)
14. 三、讲述“粽子”故事
15. 理解并掌握散文情节,丰富词语“愿意”、“微笑”。
16. 教师:老鼠娶亲真好玩!现在请你们当小老鼠,一起去娶亲!小朋友立正!(教师带领幼儿在原地配合动作念儿歌)
17. 引导幼儿自主分配角色扮演各种角色,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18. 4告诉幼儿,塑料、金属和废纸都可以回收再制造有用的东西,如废纸可制成再生纸等,把垃圾分类便于回收利用,这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方法之一。
19. 尝试三
20.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21. 认识数字6(约10分钟)
22. 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23. 提议:垃圾分类很重要,可以把有用的垃圾回收,还可以减轻垃圾场工作人员的劳动量,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垃圾分类吧。
24. 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短片、自制两个垃圾筐一个可回收一个不可回收、搜集废纸,塑料瓶、果皮及食品垃圾、广告宣传单、卫生纸纸筒
25. 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幼儿用书,听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看图讲述。
26. 师:先看卡片有几个什么,再把能表示它的数字贴在上面的格子里,边贴边说×个什么数字和数字×做朋友。
27. 整个活动不是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而是帮幼儿设计情景,进行角色换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授之于渔,使幼儿能真切的体察真情实境,有效的提高自护意识。
28. 请将小朋友包好的粽子拿到食堂,请厨师蒸好后小朋友品尝自己包的粽子。
29. 能分角色朗诵散文,学会一句接一句的朗诵方法。
30.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在图上添上一个苹果。让幼儿说说:现在树上有几个苹果?6个苹果是怎么变成7个梨子呢?
31. 【活动过程】
32. 3……,×个玩具和数字×做朋友。教师引导幼儿反复练习。
33. 集体检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的了解。
34.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35.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36. 幼儿自由回答。(点评:开放性问题提出,引发幼儿大胆想象,相互交流)
37. 活动准备:
38. 活动能围绕幼儿们需要的、感兴趣的、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且在生活中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安全自护问题来有目的的开展活动,使幼儿能充份调动所有的智慧去滩索、去发现,并有效的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且活动取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与实用性。
39. (四)师生谈话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正确有效的办法。
40. ②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活动啊?
41. 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42. 请幼儿选择油画棒、颜料、棉签、水彩笔等自己喜欢的绘画材料绘出彩虹。
43. 第一组看数字做点卡
44. 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废电池回收垃圾箱各一个。
45.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
46. 尝试二
47. 了解数字6的外形特征,知道其含义。教师出示数卡6,提问:6像什么?6除了可以表示6个苹果、6个梨子,6还可以表示什么呢?6条狗、6条鱼、6只鸟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48. 故事录音。
49. 教师边演示教具边朗诵散文《微笑》的前四句,并提出问题。
50. 讲评作业情况,个别幼儿说说:我把几个什么水果送到了几号水果超市。
51.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2. 鼓励幼儿大胆落笔,运用多种技能表现自己的的想象中的彩虹。
53. 知道哪些是无毒无害的废旧物,了解它们能循环再用。
54. 导入(约5分钟)
55. 能目测感知7以内的数量,学习按数摆放实物。
56. 知道他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5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选择幼儿教育活动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来源于生活"所以我将本次活动环节设计为:交流分享,说说生活中的垃圾--问题思考,商讨垃圾处理方法--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类意义--实践操作,尝试进行垃圾分类,从幼儿的生活入手,再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带动身边的人一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58. 老师交代要求:
59. 将彩虹纸剪成云朵布置活动室或引导幼儿画出彩虹后添画景物。
60. (二)认识数字6、
61. 教师出示两棵树6个苹果、6个梨子,提问:树上有什么?他们各有几个?可以用数字几个表示?
62. 不同色的塑料桶或唐瓷桶四个(红、绿、蓝、白)、分类标签(金属、玻璃、塑料,有机物)、一袋准备扔掉的垃圾(纸盒、玻璃瓶、塑料袋、果皮果壳、易拉罐等物)。
63. 如今生活垃圾越来越多,不仅影响自然环境,更是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在幼儿周围的环境中也会产生很多垃圾,但在幼儿眼里却太过平常并不以为然,因为他们对垃圾的危害及如何处理缺乏了解,因此需要加以引导。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认识垃圾分类标志,并通过分类操作,从而使幼儿进一步感知哪些垃圾是可以循环再利用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从小培养幼儿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并能带动家庭、带动身边的人为创建良好生活环境做出贡献。
64. 出示分类垃圾桶,提问: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
65. 师:我们到了××馆,它们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66. 有陌生人敲门时,不可随便打开门,可打电话告诉大人等;
67. 师:它们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6")
68. 幼儿通过探索实践活动了解了哪些是可回收的物品,培养了幼儿认真观察、归纳分类的能力活动延伸将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起到了家园共育的作用,也让幼儿体验了垃圾回收带来的乐趣。
69. 初步了解端午节是传统节日及相关来历、风俗。
70. 展示数字:展示数字卡片“6”,引导幼儿观察其形状,老师可以形象比喻,如“6像哨子”。
71.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72. ②你们平时在电视里或者在酒店里,看到别人结婚,都会有什么好看好玩的东西呀?(放鞭炮、吹喇叭、跳舞、敲锣打鼓、抬花轿等等)
73. 发现有小偷时,可悄悄的溜出门去报警或找邻居帮忙等;
74. 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75.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的乐器,一边拍手一边念!
76.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六只小鸭子的故事,强调一天中有六只小鸭子一起游泳、觅食的情景,引出数字“6”。
77. 活动延伸
78. 幼儿对自己的好朋友说一句祝福的话。
79. 请幼儿讨论讲述"6"还可以表示什么?
80. 引导幼儿相互观察同伴的微笑,激发幼儿的快乐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