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基础运算入门教学

面书号 2025-03-04 01:04 5


1. (反思学生在现实、有趣的情境中,会产生学习的愿望,提高学习兴趣,更主动地进行探索。书中原来的情境是小熊购物(食品),也联系学生的实际,但购买文具的情境与学生实际联系更紧密些,那么学生的主动性也就会更好地发挥出来。)

2. 想想做做第4题

3. 理解6和7的意义。

4. [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看一看、折一折、摸一摸、画一画、比一比、做一做,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感知、操作,把外在可见的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5. 教学流程

6. (3)、学生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发慌学生的推理能力。

7. 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8.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认线段)。师: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线段,现在请大家来当小判官:你能判断下面的哪些图形是线段吗?

9. 班的王小红家住市政府宿舍,放学回家怎么走?二(

10. 教师:你们小组能用画图的方法帮助理解题意,真行!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11.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12. 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大格、12个数。通过观察与讨论,发现整时和几时半钟面上指针的规律,学会看整时和几时半。

13. 生1:可以让在春季过生日的同学站在一排,在夏季过生日的同学站在另一排……

14. (2)、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的信息。

15. (学生思考,并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意思,是怎么想的。其他学生分别对每种列式进行讨论,体会35+4是把35=15(元)与15+4=19(元)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用来计算总钱数的。)

16. (2)仔细看看四个钟面上的指针,你发现了什么?(课件集中出现以上四个钟面)

17. 生:我知道了这个超市有日记本、橡皮、橡皮泥、笔、格尺。

18. 揭示课题(书写)

19. 实物钟、课件、学具钟

20. [设计意图:创设了让学生主动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数学活动,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把思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了求知欲。]

21. (评析把所有的算法都板书出来,使每个人都知道;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思想,以重复、确认、澄清他们的想法,比较算式的相同和不同,引起思维的碰撞,使学生从更深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算式,这些都是促进讨论深入开展的有效做法。)

22. 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能把统计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

23. (2)、引导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

24. 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25. (反思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因此,我努力让学生学会看图,从中获取需要的数学信息,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

26. 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丝等。

27. 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第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

28. 师:同学们都调查完了,哪个小组愿意派代表,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调查的?结果怎样?

29. 现在方老师带了100元钱去买这3盒月饼,你帮老师想想,我带的钱够吗?为什么够呢?把你的想法在组内交流一下

30. (预设:A 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B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讨论:哪一种作法使毛线更直?)

31. (2)初步感知线段

32. 谈话: 下面我们来玩个连一连的闯关游戏。准备好了吗

33. 师: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34. 变化的图形,测量

35.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36. (三)探索交流,构建新知

37. =19(元)

38.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

39. ( )、( )、

40. 比一比。(哪个角大,哪个角小,让学生辩论。)

41. 55

42. (先让学生观察画面,然后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发现 。)

43. 考试时,我们的目的是要得高分,而不是作学术研究,所以遇到较难的题目不要 硬干,可先跳过,等到试卷中会做的题目都做完后,再利用剩下的时间挑战难题,如此便能将实力完全表现出来,达到最完美的演出。

44. 师:这就是脱式计算。

45. (

46. 利用学具,观察先摆6个圆片和7个圆片,然后根据直观不难发现:6个圆片比7个圆片少,7个圆片比6个圆片多。

47. 教师: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能)真行!

48. (二)教学策略

49. 【教学方法】

50. 使学生理解2-5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计算乘法和解决实际问题。

51.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拥有一双会观察的小眼睛,相信你们走出了课堂之后还会有更奇妙的发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直尺、课本、黑板等物体的边,找一找、摸一摸,加深对线段的感受。]

52. 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语文活动,用普通话、积极地、又创造地完成教材中的口语交际, 初步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识。

53. 教学难点:

54. 学生:……

55. =15+4

56. 师:那你们再想想,第二种写法对不对?

57. 一、情境引入

58.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59. 倡导合作学习。采用多种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60. 小结:线段是有长有短的(板书)。[设计意图:当学生对线段有初步的认识后,引导学生观察寻找举出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来加深理解对线段的感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利用“想想做做2”,交流并引导发现几边形就由几条线段围成。从实物迁移到图形,加深对多边形的认识。通过“折”线段,直观感知线段的长短,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孕伏和渗透。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从被动的.接受转换为主动参与,想学、乐学、学会、会学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更加理解和掌握、灵活运用知识。]

61. 师:在我们二年段中,三班春季出生的人数排行榜第二多,请你们猜猜三班春季出生的人数可能有几个?为什么?

62. 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

63. 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

64.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65. 指出:这两个短的竖线表示线段的两端,我们把它叫作线段的端点。

66. 四、学习画线段

67. 然后根据直观很容易发现:5个圆片比6个圆片少,6个圆片比5个圆片多。

68.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

69. 独立进行脱式计算4+35

70.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先来玩猜图形的游戏怎么样?听好了:老师的信封里装了一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请你根据露出来的部分,猜出它是什么图形,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