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2 15:39 5
在物流企业中,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至关重要。面对突发火情,如何快速响应、保障安全,是每一个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将探讨“物流企业火灾应急处理方案”,旨在为读者提供快速响应、保障安全的有效策略。
1. 评估项目应急准备状态,发现并修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的缺陷和不足;
2. 评估项目重大事故应急能力,识别资源需求,澄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职责,改善应急救援中的协调问题;
3. 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通过调整演练难度,进一步培训和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4.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5. 二、演练适用范围、总体思想和原则
6. 本方案针对动用项目内部应急资源进行全面演练进行情景设计,按照《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项目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演练策划,遵守保护生命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及“救护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扩大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讲究实效,保证演练参与人员、公众和环境的安全。
7. 三、演练策划组
8. 组长:钟有
9. 副组长:徐本平、李金雄、李孟
10. 成员:韦本林、刘良初、吴天桥、王永福
11. 其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确定演练目的、原则、规模、参演的单位;确定演练的性质与方法,选定演练的地点与时间,规定演练的时间尺度和公众参与的程度;确定演练实施计划、情景设计与处置方案,审定演练准备工作计划和调整计划;检查和指导演练准备与实施,解决演练准备与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问题;协调各类演练参与人员之间的关系;组织演练总结与追踪。
12. 四、应急演练参与人员
13. 按照应急演练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将应急演练参与人员分为演习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这五类人员在演练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演练过程中佩带能表明其身份的识别符(佩戴不同颜色的安全帽和胸卡)。
14. 演习人员
15. 按项目部应急预案规定参加演练的人员及质检部、合同部、材料部、审计部、后勤部、实验室等
16. 其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救助伤员或被困人员;保护公众安全健康;获取并管理各类应急资源;与其他应急响应人员协同应对重大事故或紧急事件;按演练程序进行演练。
17. 控制组组长:王斌
18. 成员:沈伟、曹开红、李志强、黄新华
19. (分别派驻指挥中心、事故岗位、消防队桥头)
20. 其承担的任务包括:确保应急演练目标得到充分演示;确保演练活动对于演习人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保证演习进度、解答演习人员疑问和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演练过程的安全。
21. 评价组组长:xxx
22. 成员:xxx xxx xxx xxx
23. (分别派驻指挥中心、事故岗位、消防队桥头等)
24. 其承担的任务:观察演练人员的应急行动,并记录其观察结果;在不干扰演练人员工作的情况下,协助控制人员确保演练按计划进行。
25. 模拟人员
26. 场外应急组织模拟人员:田晓东
27. 模拟伤员:何方弟
28. 模拟应急响应效果人员:xxx(模拟泄漏) xxx(释放烟雾)
29. 模拟被撤离和疏散人员:若干
30. 观摩人员
31. 邀请广南公司、监理单位及广南高速各合同段等领导前来观看。
32. 五、应急演练时间:
33. 20xx年3月x日x:00-xx:xx时
34. 六、应急演练目标、评价准则及评价方法(略)
35. 为了达到确定演练是否达到目标要求,检验各应急组织指挥人员及应急响应人员完成任务的`能力的目的,在演练覆盖区域的关键地点和各参演应急组织的关键岗位上,派驻公正的评价人员,全面、正确地评价演练效果。评价人员的作用主要是观察演练的进程,记录演习人员采取的每一项关键行动及其实施时间,访谈演习人员,要求参演应急组织提供文字材料,评价参演应急组织和演习人员的表现并反馈演习发现。按对人员生命安全的影响程度将演习发现划分为3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为不足项、整改项和改进项。
36. 七、演练现场规则
37. 为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公众和环境的安全,应急演练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38. 演习过程中所有消息或沟通必须以“这是一次演习”作为开头或结束语,事先不通知开始日期的演习必须有足够的安全监督措施,以便保证演习人员和可能受其影响的人员都知道这是一次模拟紧急事件;
39. 参与演习的所有人员不得采取降低保证本人或公众安全条件的行动,不得进入禁止进入的区域,不得接触不必要的危险,也不使他人遭受危险;
40. 演习过程中不得把假想事故、情景事件或模拟条件错当成真的,特别是在可能使用模拟的方法来提高演习真实程度的地方,如使用烟雾发生器、虚构伤亡事故和灭火地段等,当计划这种模拟行动时,事先必须考虑可能影响设施安全运行的所有问题;
41. 演习不应要求承受极端的气候条件或污染水平,不应为了演习需要的技巧而污染大气或造成类似危险;
42. 参演的应急响应设施、人员不得预先启动、集结,所有演习人员在演习事件促使其做出响应行动前应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43. 除演习方案或情景设计中列出的可模拟行动及控制人员的指令外,演习人员应将演习事件或信息当作真实事件或信息做出响应,应将模拟的危险条件当作真实情况采取应急行动;
44. 所有演习人员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服从执法人员的指令;
45. 控制人员应仅向演习人员提供与其所承担功能有关并由其负责发布的信息,演习人员必须通过现有紧急信息获取渠道了解必要的信息,演习过程中传递的所有信息都必须具有明显标志;
46. 演习过程中不应妨碍发现真正的紧急情况,应同时制订发现真正紧急事件时可立即终止、取消演习的程序,迅速、明确地通知所有响应人员从演习到真正应急的转变;
47. 演习人员没有启动演习方案中的关键行动时,控制人员可发布控制消息,指导演习人员采取相应行动,也可提供现场培训活动,帮助演习人员完成关键行动。
48. 八、应急演练前的准备
49. 演练前1-2天,通知广南高速LM6合同段全体人员及周边群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50. 策划组对评价人员进行培训,让其熟悉项目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和评价标准;
51. 培训所有参演人员,熟悉并遵守演练现场规则;
52. 采购部门准备好模拟演练响应效果的物品和器材;
53. 演练前,策划人员将通讯录发放给控制人员和评价人员;
54. 评价组准备好摄像器材,以便进行拍摄图片及摄像,做好资料搜集和整理。
55. 九、应急演练总结与追踪
56. 在演练结束一周内,策划组根据评价人员演练在过程中收集和整理的资料,以及演习人员和总结会中获得的信息编写演练总结报告。策划组应对演练发现进行充分研究,确定导致该问题的根本原因、纠正方法、纠正措施及完成时间,并指定专人负责对演练中的不足项和整改项的纠正过程实施追踪,监督检查纠正措施的进展情况。
57. 仓库发生安全事故,为确保人财物得到及时救治,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制定本应急预案。
58. 二、组织机构
59. 总指挥:XXX
60. 副总指挥:XXX
61. 灭火组:XXX
62. 通信联络组:XXX
63. 安全防护组:XXX
64. 救护组:XXX
65. 成员:XXX、XXX、XXX、XXX
66. 三、报警程序
67. 无论任何部门(人员)发现火灾应立即向公司保卫部联系(xx-xxx-xxx)和向公安消防队报警(119)。
68. 报警时要沉着冷静,应向消防队“119”接警人员讲清楚以下几个内容:
69. (1)报警人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70. (2)失火的准确地理位置;
71. (3)能够了解失火的情况,如起火时间、燃烧特征、火势大小、有无被困人员、有无重要物品、失火周围有何重要建筑、行车路线、消防车和消防队员如何方便地进入或接近火灾现场等等;
72. (4)耐心回答“119”接警人员的询问;
73. (5)打完电话,应组织人员到各个路口等待消防车的到来,以便引导消防车和消防队员快速进入火灾现场。同时报告相关部门负责人,做好灭火前的必要准备工作,及时记录火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