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2 11:14 10
1. 围绕“迎新年”这一话题,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愉快心情。
2. 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3. 通过参加节日《迎新年》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4. 活动准备:
5. 物质准备:活动室里布置过新年的情境,如挂灯笼、彩带、自制鞭炮、拉花等。自制的新年倒计时、愿望树、每人准备一个礼物。卡纸裁剪成贺卡形状、皱纸、废旧图书里的图片、录音机等。
6. 知识经验准备:丰富有关过新年的知识经验,如:让幼儿观察家里为过新年而忙碌的大人;介绍灯会、联欢活动、放焰火等活动。
7. 事先取得家长的配合,在教学活动后的日子里给自己的孩子送礼物。
8. 活动过程:
9. (一)通过谈话,激发迎新年的愉快情绪。
10. 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的变化,激发幼儿的愉快情绪。
11. 师:发现活动室有什么不一样?
12. 引导幼儿自由描述班级的变化。(漂亮、新颖、舒服、热闹、喜庆、高兴等)
13. 师:是为了迎接什么节日的.到来?jZD365.cOM
14. 新年倒计时。
15. 师:离“新年”还有几天?
16. 小结:一年中的第一天,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也叫“元旦”,那天,全世界人民都要庆祝新年的到来。
17.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18. (
19. 师:太阳公公出来了,它笑眯眯地迎接新年。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是用什么方式迎接新年的?
20. 师:小动物是怎样迎接新年的?
21. (二)出示新年老人的礼物,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22. 师:昨天,新年老人给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送礼物了。
23. 一起看新年老人的礼物:一张贺卡和一棵新年愿望树。
24. 师念贺卡上新年老人“写“的话:”小朋友们,过了新年,你们就又长大一岁了,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
25. 师:过了新年,还有谁也长大了一岁?
26. 启发幼儿说出周围的人,亲戚、邻居、伙伴、各种动物也都长大一岁了。
27. 师幼一起围坐在“愿望树”旁,表达自己的愿望。
28. 师以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这是一棵神奇的“愿望树”,只要对着“愿望树”说出自己的愿望,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29. 启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可以是祝福家人或朋友的愿望,也可以是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想实现的愿望。请配班教师帮忙记录下来,挂在“愿望树”上。
30. 播放“新年老人”的录音,萌发对新年的期盼。
31. 新年老人:孩子们,你们的愿望我都听见了。新年快要到了,你们要怎样欢迎我呢?(引出下一环节)
32. (三)引导幼儿装扮“愿望树”,用多种方式迎接新年。
33. 师:新年快要到了,我们要怎样迎接“新年老人”的到来呢?
34. 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操作。
35. 第一组:制作贺卡
36. 材料:卡纸裁剪成各种贺卡形状、彩笔、帖帖纸、废旧图书等。
37. 第二组:制作彩链、拧花、剪窗花,继续丰富活动室里的布置。
38. 材料:各色皱纸、手工纸、剪刀等。
39. 第三组:装扮“新年愿望树”。
40. 在“愿望树”上挂上一些小礼物和装饰用的彩链、彩灯等。
41. 老师和幼儿手拉手围着“愿望树”,高兴地唱、跳,交换新年礼物,再次感受浓浓的新年氛围。
42. (四)活动延伸:
43. 请家长在活动后的日子里帮自己的孩子实现许下的愿望。
44. 教研组评析
45. (一)选材
46. 丰富多彩的新年蕴含了许多节日特定的认知元素,如,新年的祝福、新年的礼物、新年人们的年龄变化等等,是幼儿学习的教材,教师能根据幼儿的谈话及时捕捉教育契机,从选材来看,所选内容很恰当,很合时机,是幼儿喜闻乐见并感兴趣的。
47. (二)从组织实施来看
48. 让环境说话。陈鹤琴先生在教育的原则中指出:“注意环境、利用环境。”在活动中,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环境创设,让活动室充满了欢乐喜庆热闹的气氛。
49. 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个能激发情绪的情境:首先,把“新年”拟人化——“新年老人”,并巧妙地利用礼物“愿望树”,启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接着,用多种方式迎接新年老人,如装扮“愿望树”,然后,围坐在“愿望树”旁一起唱歌、交换礼物。在这个情境中,孩子们的情绪随着情节亦步亦趋,能大胆地表达,很自然地诱导幼儿自觉地进入情境,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0. (三)从师幼关系看
51. 小班幼儿是言语习惯养成的时期,而小班孩子的良好语言习惯就是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此活动,孩子们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互动的,使幼儿想说、敢说,接着,带着兴趣转入操作活动,从孩子的活动表现可以看出幼儿的活动热情非常高。整个活动流程使孩子们沉浸在迎新年的氛围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操作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快乐,获得了发展。
52. 设计思路:
5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为幼儿创设一个积极的语言环境。
54. 勺子(大、中、小)“躺着的”娃娃脸、托盘、红枣、腰果、白扁豆、赤豆、米等。
55. 二、操作层次建议
56. a.用大勺勺红枣、腰果。(娃娃口大)。
57. b.用大、小勺勺白扁豆、赤豆(娃娃口中)。
58. 除小肌肉练习,还尝试用大小勺哪一把更方便。
59. c.用大、中、小勺勺米或小彩珠(娃娃口小)。
60. 除小肌肉练习外,还探索大中小勺喂小口娃娃哪一把更适合。
61. 三、提示
62. 观察重点:
63. a.幼儿能否手眼协调地操作,是否能控制手的稳定。
64. b.哪些幼儿还无法熟练运用勺子,易洒落。
65. 指导建议:
66. a.“躺着的”娃娃脸恰恰可以变为“站着的”娃娃脸,以增长距离,提高难度。
67. b.还可以改用筷子、大小夹子:筷子也从夹有凸凹形状的物体(如腰果)开始,从大到小,从粗糙到光滑。 夹子也可探索大、中、小夹子,夹不同物体。
68. 剥豆(生活劳动)(小班)
69. 一、材料提供
70. a.蚕豆(事先浸泡过的)、毛豆或四季豆等;
71. b.小盆子若干(用来放剥好的豆及豆壳);
72. c.剪刀和剥豆器等小工具。
73. 第一层次:幼儿用手剥豆(可先剥蚕豆,再剥毛豆或四季豆)。
74. 第二层次:适时提供剪刀、剥豆器等小工具让幼儿选择使用。
75. 第三层次:当大部分幼儿能熟练地剥豆后,可以按幼儿不同水平,提供一组写有10以内数字的小盆子,让幼儿把剥好的豆子的数量与盆子上的数字能一一对应并放人小盆内。
76. 三、提示:观察重点与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