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2 08:49 7
1. 因饮用水源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2. 二、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3. 四、停电分类、对我司影响和应急对策
4. 乡农业服务中心组要做好储备应急物资的日常监管工作,对各类储各应急物资要及时予以置换或补充。
5. 三、原则
6. (二)编制依据
7. 汛期应急供水工作实行“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全局互动、保障供水”的指导方针,遵循统一指挥、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大局利益,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的原则。
8. 乡派出所:负责水源污染事故现场警戒;负责交通秩序的维持;配合交通部门确保救援物资运输通畅;负责交通运输类事故对饮用水源污染情况的了解,控制相关肇事人员等强制措施的实施。
9. 储备充足的`抢修材料和工具,以备应急之需。
10. 成员:
11. (二)处置
12. 建立以派出所、卫生院等部门组成基本抢险队伍,环保、农服中心等救灾队伍、各村(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救互救和志愿者组织为补充力量的应急队伍保障体系。
13. ④组织汛期过后正常的供水生产秩序恢复工作。
14. XXX (负责与卫生、防疫、医疗等部门联系)
15. 其他有关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的重要事项。
16. 在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处置结束的同时,乡农业服务中心向乡领导小组汇报,再由乡领导小组向区应急指挥中心提交应急工作的调查和总结报告。汇报主要内容包括:事件概况、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当地的影响、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今后应当采取的预防措施和建议等。
17. (一)设立值班电话,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接到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报告后,应对事件发生的主要情况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的单位、地址、联系电话、时间、供水方式、污染范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就诊医院与临床症状等情况。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填写《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登记表》,15分钟内进行事件报告情况复核,确定初步信息,并向所长或分管所长汇报,经所领导批准后,向县卫生局电话汇报。由所领导决定并宣布应急响应的开始,通知各应急组应急到位与应急预备,由组长负责通知各组成员应急到位与应急预备,并将通知情况15分钟内反馈应急指挥部。通知及反馈过程应做好书面记录。应急指挥部到位地点为所长办公室,各应急小组到位地点为组长所在科室办公室,工作日应在10分钟到位,非工作日应在30分钟到位,因特殊原因无法到位的,由各组组长及时请示应急指挥部补充人员,应急到位后,各组组长立即到应急指挥部报到并汇报到位情况。
18. (一)应急机构
19. 先期处置
20. 二、适用范围
21. 卫生部门负责饮用水源污染事件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制定医疗救助保障计划,确定有关的应急准备措施、落实医疗救护队伍和医疗设施、物资的调度方案。
22. 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
23. 乡农服中心:负责督促检查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事故发生后的饮用水源调度;负责区域控制,防止水源污染事故的进一步扩大;收集突发水源污染事件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后向乡领导小组报告;指派一名业务骨干为饮用水源水质观测员,作为饮用水源污染事件知情报告员。
24. 预防措施
25. 组长:
26. 副组长:XXX(副校长,具体分管卫生安全工作)
27. 安全保卫组加强厂区巡逻,确保无安全事故。
28. 各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成员收集到的信息,检查情况必须及时由组长报告领导小组,严禁任何人私自向外界发布或透露任何有关信息。
29. (四)应急处置
30. 成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31. (六)治安保障
32. ③必要时协调有关部门请求支援;
33. (四)一般饮用水源污染事件(Ⅳ级)
34. 职责:领导小组可以根据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邀请水质检验、卫生监督、流行病学等有关专家组成技术支撑组。负责研究分析事件信息和有关情况,为应急决策提供咨询或建议,参与事件调查,对事件处理提出咨询意见,对事件调查处理中的偏差提出改正意见等。
35. (四)突发事件分类
36. 死亡30人以上,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
37. 设备抢修组
38. 指挥组
39. 卫生部门要做好灾害事故现场的消毒监控工作,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征用的救治、救援物资、交通工具及设施、设各等,应依据有关标准和程序给予补偿。
40. 应急结束
41. 乡财政所:负责饮用水源应急防护装各和应急物资的采购。
42. 信息收集、分析与报告组应主动地收集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经指挥部批准后,对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向县卫生局报告,依次为初次报告、阶段报告(进程报告)和终结报告。
43. 罗云乡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乡长周建任组长,陈东任副组长,各村(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组织领导本村、本社区饮用水源污染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指导修订《涪陵区罗云乡饮用水源污染应急预案》,部署、督促、检查工作落实,决定并组织饮用水源污染事件的指挥,发布预警信息;在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发生时,启动饮用水源污染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及时协调解决应急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乡人民政府汇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农业服务中心,负责日常事务的处理。
44. 乡农业服务中心: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域内家禽、牲畜的监控。
45.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要求,制定和不断完善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抢险设备及工具,对于供水突发事件,按照不同类型分别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相关人力、物力、财力予以解决,加强对日常工作的监督管理。
46. (一)污染事件责任单位完成整改,经具有资质的水质检验机构出具水质合格检验报告后,应急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分析处置情况,向县卫生局应急机构报告,根据事件等级,由县卫生局组织评估并决定应急状态结束。
47. 立即启用应急发电设备,保障关键供水设施运行。
48. ①健全组织机构
49. 领导、组织和协调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工作。
50. (二)工作机构
51. 突然停电:无任何预警的停电。
52. 饮用水源污染应急处置工作所必须的专项资金,分级负担。
53. 定期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54. (三)适用范围
55. 发生3人以下死亡。
56. (四)在饮用水源污染事件调查、控制、救治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
57. 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使饮用水水源遭受污染;
58. 发生饮用水源污染事件,无论级别高低、规模大小、损害轻重,乡农业服务中心都必须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先期处置,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减少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并迅速向乡政府汇报。
59. 因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供水系统设备、管道故障、停电等中断或部分中断供水时,应适时启动应急供水预案。
60. 组 员:XXX
61. (二)工作原则
62. 调查取证工具准备:常用的物品,应提前准备,定期检查,及时补充。常备以下物品:
63. (二)未依照规定完成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所需设施、设各、急需物资的生产、供应、运输和储备的。
64. 目的
65. 抢修应急组:负责紧急抢修,尽快恢复设备正常运行。
66. 地下水位突然变化或长期干旱,造成水源紧缺,不能正常供水,由镇应急机构统一指挥,积极采取送水、启用新水源等其他相应的办法恢复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