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3-01 20:35 7
在欢声笑语中,幼儿园的午间活动拉开序幕。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端午”盛宴,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2. 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3. 将幼儿自己制作的龙舟放在活动室的周围,并让幼儿互相参观、交流、评评谁的龙舟最有特色、最有创新。
4. 知道与小朋友保持合适的距离,注意用针的安全。
5. 家长、幼儿的亲子游戏(如:包粽子比赛等)。
6. 指导语:①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②人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纪念屈原的?③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告,你会怎么做?(教育幼儿珍惜生命,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7. 观看录像片段,讲述两岸观众呐喊助威的热烈场面。
8. 迁移端午经验,尝试续编童谣。(如:五月五,是端阳,香包带,香满堂;五月五,是端午,龙船下水人跳舞。)
9. ①迁移两人合作经验,尝试多人合作组成龙舟前进。
10. 活动地点:
11. 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
1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
13. 观察端午节龙舟比赛的照片,回忆龙舟的外形特征,激发装饰龙舟的兴趣。
14. 布置场景材料:红绿灯号牌、交通标志头饰等。
15. 、端午诗歌比赛
16. 【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17. 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碟片、歌曲磁带、表演材料等。
18. 看样子,小朋友们和交通标志做了好朋友,在道路上行走就要听好朋友的劝告,注意安全,能做到吗?(能)那我们就通过下一个游戏检查一下小朋友会不会过马路了。(讲规则,小组讨论扮演角色,做游戏)
19. 二、主题活动目标
20. 了解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有赛龙舟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21. 教师将中班孩子和小班孩子先汇合一起,教师先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话题。
22. 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③动手区:中、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23. (一)端午节别称
24. 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25. 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
26.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
27. (
28. 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9. 展示、介绍“我收集的粽子”,了解粽子种类的多样。
30. 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31. 幼儿吃粽子,边吃边引导幼儿体会粽子的独特口味。
32. 幼儿品尝。
33. 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节儿歌。(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34. 教师带领幼儿一路纵队沿着塑胶跑道进行走、跑交替练习。
35.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36. 分组协商、分工装饰龙舟。(观察幼儿合作情况,并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指导。)
37. 举办“美丽的龙舟展”,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38. 活动准备:
39. 探索多人组成“龙舟”,用身体的不同部位使“龙舟”向前移动的方法。
40. 培养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遵守交通规则。
41. 活动介绍: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
42. 与端午节习俗相关的图片、实物。
43. 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
44. 活动目标:
45. 五、主要教育活动方案
46. 交流各自带来的蔬菜
47. 指导语: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48. 通过这次的活动,孩子们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的由来及风俗习惯,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49. 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50. 学生分为行人、小学生过马路,然后回到座位。
51. 活动建议
52. 老师对端午节进行概括,让幼儿回家告诉家长自己通过在幼儿园的学习对于端午节的认识,和家人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
53. 知道端午节有挂香包的习俗,初步了解香包的功用及制作材料。
54. 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55. 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56. 一、腊八节启动仪式。周一晨会活动中,老师通过组织孩子观看相关的视频和图片等,让他们;了解了“腊八节”的来历,知道“过了腊八就是年”的传统习俗。班级老师还利用绘本故事和孩子一起更深入地了解关于腊八的那些事儿。
57. 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58. ①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59. 主持人总结: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60. ③按照纸样剪出两面布形。
61.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如:包纸粽子比赛、拼龙舟竞赛等)。
62. 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63. 活动过程:
64. 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艾草、干花、针、线等)。
65. 通过唱唱、跳跳、讲讲、尝尝等活动,进一步体验教师、幼儿、家长共同过端午节的快乐。
66. 尝试朗诵童谣。
67. 活动准备
68. 屈原虽然被免除了官职,但他非常关心自己的国家,他担心楚国的命运,常常整夜睡不着。在听到楚国被打败、楚王死在秦国的消息后,他非常伤心。他昏昏沉沉地走了几天,来到了汨罗江边,用力向江心一跳,很快沉了下去。
69.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端午节"是我国极富民族色彩的传统节日,素来有吃粽子、吃鸡蛋、挂香袋等风俗,在节日来临之际,我们班组织幼儿开展了"贴彩蛋,迎端午"活动。
70. 【活动准备的各种材料】
71. 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72. 每人带三样喜欢吃的蔬菜。魔袋一只(番茄、芹菜、丝瓜)
73. 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74.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幼儿园会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75. 模仿赛龙舟的动作(划船、打鼓、擦汗等)。
76. 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77. 将实物粽子分给幼儿品尝,大家一起感受节日的快乐。
78. 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吃粽子、挂艾草等;
79. 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
80. 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81. 与幼儿一起将交通标志布置在"马路"的各个角落。
82. 通过全蹲走动作练习,锻炼腿部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83. 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84. 幼儿通过参加体验和端午节相关的知识竞赛、趣味游戏、品尝美食等活动。
85. 首先老师带领幼儿跟读儿歌《快乐的端午节》,感知端午节的习俗;其次给孩子们讲述屈原的故事,激发他们的情感;然后老师播放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了解包粽子的方法;最后老师将彩纸等手工制作材料投放到美工区,引导幼儿在美工区动手制作“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