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名言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 >

智慧箴言,修身齐家治国之道

面书号 2025-02-27 03:22 5


在浩瀚的智慧星河中,有一种语言,它如同璀璨的星辰,闪耀着无边的光芒。这就是“稻子名言”,它汇聚了智慧与哲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引领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稻子名言”,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智慧之光。

1. 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荀子名言名句

2. 垂事养誉,不可;以遂功而忘民,亦不可。皆奸道也。——荀子

3. 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荀子名言

4. 知之为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以自诬,外不以自欺。——荀子

5. 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荀子

6. 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议兵》——荀子名言

7. 家富而愈俭。——《荀子·儒效》

8.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修身》——荀子名言

9. 流丸止于瓯叟,流言止于智者。——荀子

10.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修身》——荀子名言

11. 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荀子

12.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13. 道虽学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14.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修身》——荀子名言

15.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後分也。——荀子名言名句

16. 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乱莫大焉。——荀子

17. 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荀子

18. 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富国》——荀子名言

19. 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富国》——荀子名言

20. 君子时诎则诎,时伸则伸也。——荀子

21.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22. 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不苟》

23. 长幼有序。——《君子篇》——荀子名言

24. 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大略》——荀子名言

25.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

26.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荀子

27. 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成相》——荀子名言

28. 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伸。——荀子

29. 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出自:《荀子·不苟》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荀子·不苟》

30. 君子赠人之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子

31. 故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乐行而民乡方矣。——荀子名言名句

32. 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荀子

33.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荀子名言

34.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荀子》

35. 笃志而体,君子也。——《荀子》

36.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荀子名言

37. 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

38.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劝学》——荀子名言

39.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

40.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41. 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智;坎井之龟,不足与语东海之乐。——荀子

42. 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荀子经典语录

43.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荀子名言

44.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化性起伪。——荀子

45. 以小人尙民而威,以非所取于民而巧,是伤国之大灾也。——荀子

46. 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则美,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荀子名言名句

47. 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荀子

48. 为之无益於成也,求之无益於得也,忧戚之无益於几也,则广焉能弃之矣。不以自妨也,不少顷干之胸中。——荀子名言名句

49. 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50. jzD365.com更多精选名人名言阅读

5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52.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53.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54.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55. 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荀子·不苟》

56.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57.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58.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59.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60.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1.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6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3.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64.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65. 公生明,偏生暗。

66.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67.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68.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69.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70. 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71. 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72. 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73. 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74.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75. 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76.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77.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78. 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