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感受社会主义年,共筑美好未来

面书号 2025-02-25 11:18 9


在感受社会主義的繁榮盛景,共築美麗未來的歷史洪流中,我們揚帆起航,共譜新篇章。

1. 这些天细细品来,对其中几集感触极深。

2. 开篇第一集的《乌托邦岛》,其中篇头的解说词被我重放了好几遍: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 我们都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也一直引以为豪!中国的发展向世人展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中国的成就--这份完美的答卷也充分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

4. 第六集以《哲人转身》为题,生动地介绍了从哲学领域里开始的这一伟大革命。19世纪40年代,一个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学说在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她甫一诞生,就立刻显示出不同凡响的巨大威力和无与伦比的思想魅力。同时,她也受到了个方面的歪曲、批评和挑战。

5.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不得不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黑格尔说过,哲学是“思想所集中表现的时代”,马克思更进一步认为:

6.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7. 正是由于集各种思想学说之大成而又超越其上,才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语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在过去的170年里,尽管经历了许多曲折,但她仍然像一轮鲜红的太阳,照耀着中国和世界!

8.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透过社会主义运动陆续上演的一幕幕有声有色的活剧,总感到眼前像有一支理想的火炬在熊熊燃烧,无论是黎明还是黄昏,是风狂还是雨骤,它都始终引导着人们向着崇高的目标奋然前行。虽然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没有支撑自己的力量,但他们的美好理想鼓励他们走到生命的尽头,留下了感人的一生。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后,巴黎公社社员对资产阶级堡垒的首次攻击虽然失败了,但《国际歌》唱出的“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奈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雄壮歌声,一直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向旧世界发起一次接一次的猛烈战斗。

9. 而在列宁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等到“冬宫炮声”响起的时刻,资本主义的链条终于被炸得断裂开来,社会主义理想第一次结出了轰动世界的果实。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正如电视中那位接受采访的专家所言:“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成为现实,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10.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可读性很强、该书史论结合、文风通俗,从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空想社会主义开始讲起,共分六个阶段,概要叙述了世界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在艰辛的探索和实践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感受不在于千回百转、绝境逢生的曲折情节,也不在于荡气回肠、扼腕长叹的沧桑感慨,而在于追随历史步伐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共产党人时代精神的领悟。该书展示的是一幅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艰苦奋斗的立体式画卷。

11. 第二、关于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解

12.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从空想社会主义开始谈起。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与哲学上的变革有着直接联系,没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就不可能创

13. 立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它的任务就是考察解放世界这一伟大事业的历史条件和性质,从而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因为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内容深刻丰富、逻辑严密和在实践中不断地与时俱进的科学真理。书中还写世界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我坚信社会主义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破浪前行,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14. 第三、充分感受党的心系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光荣历史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中写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党的历史,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告别屈辱落后的岁月、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奋勇前行历史;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昂首阔步地迈向现代化梦想的历史;我们党积极应对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感悟历史,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也是一本饱含哲理的教科书;勇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历史的目光正注视着我们,时代的重任在召唤着我们,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投身实践大潮,抒写属于这个时代的一个个传奇!

15. 第四、是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需要

16.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对五百年的学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西方没落腐朽的思想不断传入,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媚外思想抬头,各类思想充斥网络、报纸等各类媒体,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也使少数党员干部的理论自信、制度信心、道路自信明显锐减。

17. 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更需要保持政治定力和道路自觉。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有助于党员明白,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会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是五百年来国内外无数先哲和马克思主义者反复摸索实践的历史结晶,从而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增强道路自觉、制度自觉,确保改革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

18. 历史好比一艘船,装载着现代人的记忆驶往未来,学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既可以让我们增强对历史的了解,也可以增强对未来的责任。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深化改革亟需我们通过了解历史来增强政治自信,发展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学习五百年正当其时!群众路线需要加强对党史的学习。一切从群众中来,一切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有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党的群众路线是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逐步形成的。不学党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就不能深刻理解群众路线的形成过程、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就难以做到扑下身子为人民群众服务。

19. 总之,通过对《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深入阅读与理解,我们要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与决心,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各个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从思想认识上提高自己,从工作实践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接班人。

20. 影片展现了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到科学,从一个国家的实践到许多国家的发展,历经高潮和低潮,成功与挫折,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500年历史进程。在观看过程中,我的心也随之跌宕起伏,思绪万千。

21. 《正道沧桑—— 社会主义500年》震撼人心在于深刻揭示了我们今天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的,“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自1516年托马斯?

22. 莫尔《乌托邦》一书的出版算起,社会主义思想到现在,差不多有500年的历史。近500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从乌托邦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

2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经过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要体现在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个制度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对世界的优越性,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24. 《正道沧桑—— 社会主义500年》震撼人心在于以史诗般的厚重道出了正道沧桑。从内容上看,这部电影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想。共50集,分为六个部分,突出道路和选择。第一阶段“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共5集,分别讲述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谱写的空想“悲歌”;第二阶段用7集篇幅,集中阐释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开启拓荒之路;第三阶段讲述列宁如何缔造、捍卫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四阶段反映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与教训,这两个阶段共用14集篇幅;第五阶段展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长卷;第六阶段展现了在改革开放后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程,中国的两个阶段共用24集篇幅。

25. 《正道沧桑—— 社会主义500年》震撼人心在于富含“正能量”。十八大后,“中国梦”已经成为13亿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追求,要实现“中国梦”必须“正能量”,只有“正能量”才能推动“中国梦”圆满实现,“负能量”对实现“中国梦”没有积极作用。《正道沧桑—— 社会主义500年》富含的“正能量”激发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前进动力。

26. 沧海桑田、沧桑巨变、正道沧桑。500年,社会主义历史500年,怎的如此震撼人心!

27. 细细品来,对其中几集感触极深。

28. 开篇第一集的《乌托邦岛》,其中篇头的解说词被我重放了好几遍: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9. 我们都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始终为此感到骄傲!中国的发展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中国的成就——这个完美的答案也充分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30.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不得不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黑格尔说过,哲学是“思想所集中表现的时代”,马克思更进一步认为:

31. 逐集看来,不得不说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这部巨作是通过丰富的历史事实,系统的思想脉络,以及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珍贵镜头和精到的专家解读,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历史启示,向广大观众展示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当中的探索和实践,对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任务做了生动而准确的诠释。它集观赏性、思想性于一体,形成了一部展示社会主义500年波澜壮阔历程的视听大辞典。

32. 这部50集的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以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叙述骨架,按照“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个诊断”的形式,讲述一个个核心人物的一个个完整故事。该丛书循序渐进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全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33. 这部巨作是一部强大的理论和实践的精神食粮!它不仅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增强了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34. 历史在前进,社会在更新,我们党在最初成立之时,就一直把人民放在心里,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一直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多少年来,我们的党依靠人民群众,丞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今天又带领人民奔小康;坚信,在***主席的领导下,通过开拓进取,一定会把我们的国家建成一个更加繁荣昌盛、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主席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充满朝气,这让老百姓心中有了底气,作为实现中国民众富裕梦的一支生力军,十八大出台的一系列从党建到民生的举措和即将付诸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了期望和祖国更美好的前景。

35. 这学期很荣幸能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门课程,在这几个月的时间了,经历了很多,学习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感悟了很多,在老师每一节课的绘声绘色的讲解中,我深刻的了解了中国及世界的历史,认识到什么是社会主义,我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36. 首先我们读了马克思的著作,重新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了解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社会主义的最初形态是空想社会主义,时间是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30—40年代,其影响几乎遍及欧洲,并达于美洲。社会主义最早产生于英国,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撰写了一部《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由此莫尔而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在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体系中,特别是在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未来的社会建设模式中,和谐社会已成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追求。

37. 到了19世纪30、40年代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总结欧洲工人运动的经验,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特别是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并使之与国际工人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得以在工人阶级中迅速传播,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逐步走向衰落。

38. 我国为什么走社会主义道路?它是由我国的历史决定的。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9. 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必须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洋务运动、改革的失败、辛亥革命胜利成果的篡夺,证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走不下去的。在中国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十月革命的爆发把马克思主义带到了中国。

40.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无产阶级政党逐渐主导了中国革命的方向。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中国前进的方向: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41. 走向社会主义,第一步是实行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是社会主义。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始终受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号召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鼓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以消灭中国共产党为目的发动内战,在内战中彻底失败。

42. 这一结果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也决定了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43.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组也集体观看了《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第一集的开场词就深深的吸引了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只有全面系统地认识历史,才能更好的把握现在,把握未来;才能更好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强盛之路,人民幸福之路。

44. 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经历这么多的崎岖坎坷,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步一步走向国家独立,民族富强,我的心中充满了历史责任感,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信心,它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在以后的学习和科研中,我一定会牢记历史的教训,明确自己的目标,把个人目标与国家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5.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这是我党92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46.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后文简称《五百年》)就是这样一本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为线索的读本。《五百年》从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阐释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展现了社会主义实现质的跨越的历史一页;讲述了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开辟人类历史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纪元;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描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挫折;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标志着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中揭开了新的篇章,而沿着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必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47. 正如习近平所言,学习和总结历史文化、借鉴好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思想好方法。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从重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高领导水平。

48. 领导干部学习《五百年》,深入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经历的刻骨铭心磨难、我们伟大民族进行的感天动地奋斗、我们伟大人民创造的彪炳史册伟业,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可以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前辈共产党人建树的优良革命传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持续奋斗。

49. 在儒家传统文化里强调“舍生取义”,其意义就是为了国家利益,扞卫国家主权,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爱国一定程度上是保证人的生存自由权利的需要;封建时代执政者强调人们爱国,但本质是维护皇权,人民生活在国中,但国家不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样,公民爱国,实际上就是爱自己的政权,扞卫自己的根本利益。而爱自己的政权与爱共产党又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共产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领导人民建立新政权,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以爱国与爱党是统一的。而我则认为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50. 爱国这个字眼儿,在一年级时,就开始接触了,那时,总觉得十分遥远,渐渐地,也就淡忘了;到了三年级时,老师又再一次提起爱国,并告诉我们什么叫爱国,那时,有点懂了,但又并不是很理解,渐渐地,又淡忘了;现在,老师又提起了这个字眼,忽然觉得,爱国好像并不是什么难事,试试吧!,结果一试就试出了味道原来爱国就是如此简单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想法,一种精神,渐渐地,爱国刻在了我的心中!

51. 在有些人心中,爱国是一种美德,有的人却觉得是一种品质。而我则认为,爱国是一种习惯。捡起地上的一块香蕉皮,这是一种习惯,但同时,它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因为你保护了祖国的环境。有的人口头上说得十分起劲,实际上却随地扔垃圾,破坏环境;或许他只是为了逞一时之快,并没有什么想法,但这其实是在破坏我们的祖国;所以,爱国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真真正正的行动!

52. 古今中外,在每一个人心中爱国的方式都不一样,但在他们的心中,千篇一律,目的都是一样的,始终都离不开“为国”二字。‘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多好的句子啊,是的,爱国要从型养成习惯,但是现在也不晚!行动吧,中国会为你而改变!

53. 六年级:冰沁★筱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