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5 04:25 7
冰封的火焰,在岁月的长河中燃烧,吟唱着永恒的悲歌。那些古老的诗篇,穿越时空的迷雾,将心魂震颤,灵魂颤抖。今夜,让我们揭开的序幕,一同探寻那交织着史与诗的奇幻世界。
1. 初次接触冰与火是在高一前的夏天,应该算是奇幻文学的初体验,看的还是盗版,但却以出人意料的速度陷了下去。之后虽频频接触各种国内国外的奇幻文学,可是却再也没有发现任何一部可以与冰与火相抗衡的著作,即使是被称为奇幻文学里程碑式的巨著的《魔戒》。
2. 《冰与火之歌》是有着七部曲构思的长篇巨著,甚至其中单单的一部曲就有着长达80万字的篇幅,但是精湛而又生动的语言却让人完全察觉不到超长篇小说常有的累赘啰嗦以及审美疲劳,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作者乔治·R·R·马丁的精心构思以及独特的描绘手法——分镜写法。书中的每一章节都是以书中不同重要人物的角度写成的,却又能极好地拼凑起整个故事而不会让读者感到重复错乱,还给人一种宏大世界的感受。马丁的描写相当朴素,没有华丽的字眼只有巧妙的比喻,让他笔下的人物与世界显得栩栩如生。
3. 而与其文学功底相比毫不逊色还有其对于这个故事的构思,姑且不提那几乎可以凌驾于任何一部巨著之上的登场人物数量,光是那能够吸引读者持续阅读下去的纷繁复杂的情节就已经让人感叹作者的驾驭能力了。鉴于这部作品的长度与其情节的错综复杂,在此就不花费时间赘述故事的内容了,唯一想谈的是这部作品的最大一个特点。当史塔克公爵在一部曲《权利的游戏》中被冠上叛国罪而被斩首的那一刻,或者是更早的当年仅八岁的布兰被从塔楼上抛下去的那一刻起,我就有了一种奇异的感觉,明明觉得不应该会发生这样的情节,但却确确实实地发生了,而且无法让人产生任何一丝突兀的感受,就好像理应是这样一半。一开始,我将这种情感定位在了意外,但却无法完整地解释出那种感受,直到两年前,当冰与火的正版开始在国内发行时的宣传词映入眼帘的刹那:残酷的盛宴。对,没有比“残酷”更适合来形容这部作品的词了,重温了《权利的游戏》的我当时如此想道,在这部作品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他们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各自的挣扎与救赎,死亡与不幸会平等地降临在每个人的头上,没有人能够幸免于难,只要冰与火之歌仍然唱响着……正因为残酷,所以真实,正因为残酷,所以意外。迄今所看过的任何一部小说的套路在冰与火中都是行不通的,因为它所描绘的那个世界就是活生生的,残酷的现实。
4. 在每一部作品中,通常都会存在一个让我喜爱的角色,冰与火也不例外,琼恩·雪诺,就是那个孩子的名字。
5. 初期注意到琼恩,是因为他的姓氏,雪诺,十分的美丽,可是却没想到这样一个美丽的姓氏却是专门给与那些在北方出生的并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的孩子的,也就是所谓的私生子。拥有一个像艾德·史塔克公爵那样讲究荣誉责任的父亲对于琼恩究竟是祸是福,这很难说明,史塔克公爵的认真负责,使得琼恩拥有了和同父异母的兄弟们经受同样教育的机会,但是却更添了他的悲哀,无论剑使得再好,头脑再优秀,他仍然是雪诺,不是史塔克,这样的现实促使着他拥有了比同龄人更成熟的思维。在《权利的游戏》中发现冰原狼的那一幕,为了实现幼弟布兰的心愿也为了拯救那五只丧母的幼狼,琼恩如此说道:“史塔克大人(琼恩对于父亲的称呼),这五只狼崽中有三只公的两只母的,而您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冰原狼又是您的家徽,这注定着您的孩子将拥有这些狼崽。”书中布兰对此的形容为:此刻他全身心地爱着他的私生子哥哥,因为他是将自己排除在外才能够正好凑出同样的数字。当史塔克公爵询问琼恩他难道不想要一只狼吗,琼恩立马指出自己并不是史塔克,那样的决绝,那样的自然,也就是从这一刻起我喜爱上了琼恩,那个善良可怜的孩子。琼恩同样也是个十分坚强有想法的孩子,当他察觉到即使他继续留下来也无法做出任何贡献,甚至无法成为辅佐下一任史塔克公爵他的异母哥哥罗柏的家臣时,他毅然选择了离开,加入了守夜人——那个驻守长城边际的黑色集团,这对于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来说是极其残酷的抉择,直到后来史塔克公爵被杀,罗柏为了讨回公道自立为北境之王,那就更是如此了。第二卷《列王的纷争》中守夜人司令莫尔蒙和琼恩之间曾有过如此的问答:
6. “他们会给你哥哥罗柏穿上五颜六色的绫罗绸缎,你却得一辈子黑衣黑甲;他会娶漂亮公主为妻,膝下儿孙成群,而你不仅永远无法结婚,更别想生儿育女;罗柏高高在上,统治四方,你却只有做牛做马的份;别人骂你是‘乌鸦’,却会尊称他为‘陛下’;他不管干下何等无聊事,一律被世人吹捧上天,而你即便立下丰功伟业,也注定默默无闻。即如这些对你一点都不困扰,琼恩……那你就是个天大的骗子。你知道,我说得没错。”
7. “如果这些真能对我造成困扰,我这个私生子又该怎么办呢?”
8. “你觉得呢?身为私生子,你该怎么办?”
9. “继续困扰,但坚守誓言。”
10. 他就是这样一个坚强到令人心痛的孩子。不过,有的时候,我也会私下庆幸,庆幸他只是一个私生子,庆幸他加入了守夜人,因为这样他便不用被卷入那令人发指的权力游戏的漩涡之中,在第三卷《冰雨的风暴》中罗柏死去之后,我更是如此坚定地相信着。即使守夜人再怎么艰辛,即使长城外有着再危险的敌人,都比不过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的险恶,只希望他能够在远离权利欲望的地方坚守着他的信念。可是在《冰雨的风暴》中,不安定的因素还是出现了,龙石岛上的王史坦尼斯·拜拉席恩找到了琼恩并向他许诺如果琼恩愿意向他宣誓效忠便能够让他成为真正的史塔克公爵,那一刻,琼恩迷惑了。作为一个孩子,他也不是没有憧憬过也许有一天临冬城将会成为他的城堡,而他将成为史塔克公爵,可是奇迹正是因为不可实现才会被称为奇迹。尽管在这一卷中,琼恩最终还是没有说出自己的答案,但是我相信,迷惘过后的他仍然会是那个琼恩·雪诺,而不是琼恩·史塔克。
11. 冰与火中让人疼惜的孩子还有很多,艾利亚、布兰、丹妮莉丝、罗柏、山姆塔尔……他们都是在这场残酷的游戏中被迫长大的,唯一的期望只有希望其中仍然生存着的孩子们一路走好,死去的孩子们也能获得最终的安息——即使这是一个再难达成的悲愿。
12. 迄今为止,《冰与火之歌》的英文原著出版到第四卷,而中文版则才到第三卷,终端还很遥远,但是无论如何,在阅读《冰与火之歌》的这条道路上,我会一直走下去,直到终末的降临。
13. 关于本书
14. 《冰与火之歌》是由美国著名科幻奇幻小说家乔治·r·r·马丁所著的史诗奇幻小说,是当代奇幻文学一部影响深远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于1996年初问世,以其独特的结构、广阔的视野、零散的情节和生动的语言迅速征服了欧美文坛。迄今为止,这部作品已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并在各国获奖。
15. 这部作品主要描写了一个虚构的中世纪大陆上的宫廷斗争、战争、冒险和魔法斗争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故事。这七卷书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壮丽完整的画卷。
16.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的第一反应是怎么这么多,顿时失去了一些兴趣。后来我翻看了这本书的序言才鼓起勇气要读下去的。刚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很难读下去,故事发生在一个架空的世界,似乎有些颠覆我的世界观。
17. 不加任何铺垫直接开始整个故事也让我有一些难以接受。隐喻之下的权力角逐,隐含内里的精神力量
18. 在最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以为是什么典型的政治抨击式巨作,会充满了samuel·huntington那样艰涩难懂的语言,但是george·martin显然不会是一个顶着奇幻小说家名头的政客;同时,仅仅认为他是一个单纯的“奇幻小说家”也是个错误。在这里,不仅有精彩的故事结构,还有持续不断的权力斗争,以及压倒性的精神支持。
19. 这个故事主要发生在一个头顶上的大陆:维斯特洛斯的七个王国。维斯特洛斯是一个和英国差不多大的大陆,有着12000年的悠久历史。
20. 在那里每一个季节通常持续数年。这片大陆的原住民是森林之子。森林之子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并且使用魔法。
21. 先民最早的武士,凭借青铜兵器和马术,通过连接西洛和东部大陆的陆桥登陆西洛(在随后的战争中被森林之子用魔法摧毁,成为多恩群岛和石台群岛),与森林之子展开了一系列长期战争。战争以在千面屿签订的和平协议而结束。根据协议,祖先得到了所有的空地,森林之子保留了森林。
22. 整个故事有三条主线,许多读者很难适应。但正是这三条看似独立、千丝万缕的故事线,构成了整个故事的壮丽篇章。
23. 故事的第一条主线主要讲述了在劳勃一世驾崩后,群雄并起争夺铁王座的故事:劳勃一世的长子乔弗利.拜拉席恩在其母瑟曦王后的本家——兰尼斯特家族的支持下继承了王位,然而御前首相、北境守护艾德·史塔克公爵则拒绝承认乔弗里的合法身份,主张将王位传于劳勃的二弟史坦尼斯.
24. 拜拉席恩公爵。劳勃广受爱戴的幼弟蓝里.拜拉席恩也对王位发起了争夺,站在其背后的乃是南境河湾地的提利尔家族。
25. 与此同时,铁群岛的巴隆.葛雷乔伊大王、多恩的道朗.马泰尔亲王都在养精蓄锐,伺机而动。
26. 故事的第二条主线发生在寒冷的北境,北境绝境长城上有一群称为“守夜人”的黑衣战士,他们世代守卫着这座雄伟的城墙,以抵御北方的野人和传说中可怕的异鬼入侵七国。尽管在传说中异鬼已经消失了8000年之久,但是随着另一个长冬的降临,种种征兆预示着它们正在复苏并日益临近。主要线索是通过艾德·斯塔克的私生子,守夜人乔恩
27. 斯诺的成长经历一个接一个地展开。随着剧情的发展,守夜人的命运与七国斗争息息相关。
28. 故事的第三条主线发生在狭海对岸,广袤的东方大陆——厄索斯,主角是坦格利安家族幸存的公主丹妮莉丝.坦格利安,丹妮的流亡经历充满坎坷,直到她奇迹般的浴火重生,不可思议的孵化出了三只幼龙,挟着龙族的余威与宿命的期盼,丹妮莉丝羽翼渐丰,而她亦从来未曾忘记自己的梦想——重回维斯特洛,夺回属于自己的铁王座。
29. 我的感想
30. 我认为本书最吸引人的,是在奇幻外表下的政治隐喻。agameofthrones——已然很明了的告诉我们本书中权力角逐的核心——尽管对于权力的拥有者它是游戏,但是对于被参与者,它则是一场赤裸裸的灾难。七国的祸心没有在塔格利安家族的统治之中覆灭,反而在末代龙王的惨败中欲火重燃,于是,无论手段,包括外邦,所有的一切都在这片大陆上沸腾,权力追逐正式上演。
31. 由家族连系起来的利益集团和每个家族下的忠诚领主构成了游戏的基本单元。不是每个家庭的每个人都渴望权力,但他们受利益、荣耀、家庭和友谊的束缚,但谁也逃不掉,谁也逃不掉。其主要目的是在社会现实中反映政治。在这里,没有绝对的政义,只有永恒的力量。
32. 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是,正义总是打败非正义。但在现实中,实在是不乏一个非正义打败另一个非正义,或者两个非正义握手言和,至于绝对正义的一方,如果曾经存在过,也被非正义胁迫着,现在难以见得天日。政治,是尔虞我诈。
33. 从这点来看,这本小说是再现实不过了。内德是绝对正义的代表。他善良,忠诚,正直。他还遵守中世纪欧洲的道德标准。小说的主线之一是他作为国王之手与阴谋篡位者之间的斗争,这也是各种故事中都能看到的善恶之争。
34. 只是这一次,赢的不是正义之士。与其说正义被邪恶打败,不如说正义被现实打败。从发现杰弗里身份的真相开始,内德有无数机会打败兰尼斯特家族,但正义者用他的同情心做了什么:
35. 警告cercei带着王子离开,透露自己的筹码;在国王一息尚存时他悲怜国王,放过了可以压垮非正义的机会,其实到这里他已经输了权力的游戏,他自己的悲悯之心创就了悲剧,其实,ned在某种程度上是这场战争明显化的祸根,就如同现实中的战争导火索,可能你不是有心或者不是本意,但是把柄调换,棋局杀意已起。而国王死后,他拒绝了littlefinger让其可以保全自己的建议,使得lannister家族在首垒中满胜权力的游戏不等悲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历史上的每个王朝都是建立在血肉尸首上的,不流血,靠着春风化雨,抱歉,没有完全的童话。而更为讽刺的是,在最后时刻,ned为了保证女儿的安全,公开承认了自己的叛国罪,是实在是有违正义之名,而气数已尽的他最终难逃一死。
36. 《冰与火之歌》与传统史诗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讲述任何大道理,没有进行任何说教。对于传统作品所歌颂的种种精神,如兄弟之情,坚贞爱恋,战天斗海的勇气等等,她都有所包含,但又难以体现。
37. 其实,她唱的是一种无奈,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人性。
38. 本书描述了在一片虚构的架空大陆上所发生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宫廷斗争、疆场厮杀、游历冒险和魔法抗衡的故事。塑造了无数可歌可泣,有血有肉的角色。
39. 尤其让人动容的是,书中体现了浓厚的命运主义色彩。很多让读者觉得自己是积极的,不会轻易死去的人物,都是因为自己的性格或其他缺陷,甚至仅仅是因为运气不好而注定死亡的。
40.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能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无奈。你不由得觉得,人的命运很难把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常常被外界事物所主宰,所裹挟,陷入身不由己的运命漩涡之中。
41. 冰与火之歌的核心在于人本身。所以,它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这不是一本可以偷看的书。它不仅包括众多扣人心弦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它所描述的场景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必须面对现实生活。
42. 因为人本身是最复杂的。同时,相对于其他的奇幻作品,习惯于主角落地百尺毫发无伤,或危机时刻总能化险为夷的读者,本书可能是一个真正的惊愕。在作者笔下,每个角色均以其真实的轨迹在运行,有成功,也有痛苦,甚至死亡,本书正是通过这样的构架翻动着读者的情绪。
43. 本书是典型的西方史诗奇幻文学。既然是史诗,其落脚点就是整个书中呈现的世界,关注的问题宏伟,全书的格局庞大。历史、人物、宗教和神话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个既虚幻又真实的世界。
44. 或许会有读者认为,本书更像一本历史**,这种论断有其合理之处。马丁本人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喜欢历史**,但历史最大的局限**是结局基本上是注定的,无论作者多么巧妙的思考,他都失去了最大的悬念点和高潮——结局。
45. 所以,他选择了《冰与火之歌》这样一个虚构的世界。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理魔术这一奇幻文学的基本元素时,作者马丁遵循了托尔金的精神,并非常谨慎地运用它,有足够的停顿,而不是突出超自然的力量。读者或许记得,《魔戒》虽是一部典型的奇幻作品,但对魔法的描述却很简略,也很少有壮观的魔法画面,就连巫师甘道夫也不怎么使用魔法,而更多的是使用像常人一样的肉搏战斗。
46. 针对这一特点,马丁曾经说魔法等元素就好比调料,不用则无以凸现奇幻氛围,滥用则会串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相对于无数火球满天飞的奇幻作品,《冰与火之歌》之中的魔法显得非常精细、神秘和巧妙。
47. 正是由于作者自身较强的写作能力,当一个非常积极的人物遭遇悲剧时,往往有一个微妙的铺垫,所以不会显得突兀。但是,一个前期非常消极的人物,到了后期却会有转机,这说明他充满了人文关怀,值得读者的喜爱。
48. 在命运的洪流之中,我们能够把握的是什么呢?我们能够追寻的是什么呢?也许不过是无悔地过好每一天而已。
49. 冰与火之歌读后感(二)
50. 看《冰与火之歌》时,我被震撼了。发自内心的震撼。
51. 这是一部真正的史诗,里面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当我在全书第四卷,行文已经过了数百万字以后,忽然看到一个伏笔起来,与第一卷前几节布下的悬念遥相呼应,配合的天衣无缝时,我真的只能说出两个字叹服。
52. 《冰与火之歌》是有着七部曲构思的长篇巨着,甚至其中单单的一部曲就有着长达80万字的篇幅,但是精湛而又生动的语言却让人完全察觉不到超长篇**常有的累赘啰嗦以及审美疲劳,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作者乔治rr马丁的精心构思以及独特的描绘手法——分镜写法。书中的每一章都是从书中不同重要人物的角度来写的,但它可以完美地拼凑出整个故事,而不会让读者感到困惑和迷茫,也给人一种宏大世界的感觉。马丁的描述相当简单,没有华丽的文字,只有巧妙的比喻,使他的人物和世界显得栩栩如生。
53. 等到了要我用语言去概括《冰与火之歌》的优点时,才发觉这部作品是如此的包罗万象,如此的宏大精妙。
54. 有至死不渝的爱情,有勾心斗角的阴谋;有顶天立地的英雄,有卑鄙无耻的谋客;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理由,每一个人都不是情节的摆设;你会对一个人的举动恨的咬牙切齿,你会对一段情节看的怒火中烧,你会因为一个人物的意外死亡心痛不已,但是最后,你还是只能无奈的承认:这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冰与火之歌》与传统史诗最大的区别在于:
55. 她没说什么大道理,也没说教。对于传统作品所歌颂的种种精神,如兄弟之情,坚贞爱恋,战天斗海的勇气等等,她都有所包含,但又难以体现。其实,她唱的是一种无奈,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人性。
56. 人是最复杂的,而人是人化世界的核心。《冰与火之歌》通过不断呈现人的行为,呼唤着人们重视自我本身,而非思虑其他外物。她要求人们认清自身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
57. 随着这本书的发展,所有的人、主角和读者都在成长,这就是对自己成长的反思。透过对自身的反思,能让人最终统一到一个世界--爱的王国,从这个意义上讲,《冰与火之歌》体现了宗教的精神。她将是揭开新史诗时代的开山鼻祖。
58. 我真的爱死了这本书,我愿意像所有人推荐他。不要被他的序章吓倒,对于普通的**来说,序章是长了、无趣了。但是对于《冰与火之歌》,这部真正的史诗奇幻,你绝对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