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4 22:58 9
——探寻工作智慧之光,开启高效协同新篇章。
1.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广泛深入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觉悟,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我县地震局、县教育局联合在庆安县第二中学创建防震科普示范学校。贯彻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科学求实的原则,我们努力使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标。
2. 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建设
3. 心系群众,扶贫帮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各包建部门、乡镇(办)在扎实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各项扶贫帮困和送温暖活动。他们心里装着群众,时刻关心群众的冷暖和疾苦,结合“党员进万家、奉献在基层”主题实践活动,主动上门与贫困党员和农村弱势群众开展结对子帮扶,给他们捐钱捐物,解决了群众生活的燃眉之急,把党的温暖和关怀及时送到了贫困群众心中,凝聚了党员群众积极投身创建工作的热情。
4. 社区结合小区特点,开展了具有特色的减灾活动。
5. 建立健全了党员教育培训、党员管理、组织生活、考核评议、表彰激励等相关制度,从而使党建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6. 邀请县地震局闫局长对全体教师进行防震减灾演练培训。 今后,我校将继续认真组织开展校园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并把这项工作常规化,结合学校的实际,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7. 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镇党委、政府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到目前为止,全镇已建成3个活动场所(阳湾村、蛇沟村、尚家沟)。为了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搞好,镇党委特成立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人大主席为副组长,7个片长(副职)为成员。村党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坚持与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相结合,在活动场所建设的选址上,坚持便民利民的原则,基本都在村里行政区域的中心地带。坚持
8. 副组长:陈秋生、唐立杰
9. 近年来,※※社区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区”这一目标,积极开展了文明社区、平安社区、服务型特色社区的创建活动,努力营造生活便利、治安良好、环境优美、邻里和谐的温馨社区。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社区服务先进社区、市文明社区、市十佳特色社区、市创建平安家庭活动先进集体、“四五”普法先进社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10. 五是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平安创建、园林城市创建等活动,推动我县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以争创全省、市文明单位为龙头,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平安创建、园林城市创建等活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从细节抓起,不断提高创建水平。开展各项创建活动资金投入是关键,党校于年初便把各项创建活动必要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达到创建活动领导重视、指导思想明确、组织健全、制度有效、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在各项创建活动过程中,及时研究解决所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使全校呈现出教职员工广泛参与、各类创建活动互相呼应、整体联动的良好格局和态势。
11. 开展抗震救灾为主题的竞赛活动;9月5日下午,举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活动,并从中选拔50名同学进行表彰。
12.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总结
13. 把抓好党组中心组学习和民主生活会作为促进班子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理论学习坚持做到:有计划、有重点、理论联系实际、务虚与务实相结合。中心组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学习提升各级领导班子的能力和素质。找准了发展旅游、体育事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达到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树立信心、鼓舞士气的目的
14. 二、成立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领导小组
15. 社区减灾工作涉及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基础工程。我们在创建工作中深深体会到:社区减灾必须要把预防摆在突出位置,防患于未然,及时排除隐患,要把社区中存在的一切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社区减灾注重细节,要对社区减灾工作中的每个环节、每一个部位都不能掉以轻心;社区减灾必须动员全民参与,必须组织动员辖区每一份子积极参与进来,才能赢得更好的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按照上级的要求,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细节、更加注重宣传,把社区减灾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更加有效。
16. 学校各部门精心安排,认真准备,努力营造“防震减灾”宣传氛围。学校组织《地震基础知识》专题板报,向学生介绍地震知识及防震要领,并利用学校小广播进行宣传;各班级也利用黑板报出版防震减灾基本常识,利用班队会组织学生学习《地震来了怎么办》等相关科普知识,提高学生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能力;让全体师生明确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并组织班主任进行防震演练培训,观看《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演示文稿,明确防震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提高全体教师防震演练的组织能力。
17. 我县创建综合示范先进村党支部工作从XX年10月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包建领导高度重视,按照“村美、户富、班子强”的总体目标,认真落实“四创新一加强”的工作措施,形成合力,突出重点,加大投入,使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起到了典型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18. 全镇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10公里,总面积186平方公里,辖区45个行政村,148个村民小组,6105户,24682人,有劳力13064人,其中劳务输出人口7525人。耕地面积70229亩(其中:水地1020亩,坝地3845亩,梯田28003亩),有林地27071亩(经济林6916亩,用材林7284亩),人工种草4669亩。全镇羊子存栏204万多只,生猪存栏2300头,饲养大牲畜860头,家禽32170只。目前,全镇实现了村村通电、通电视、通电话、或手机、路面有90%沙砾石路面,45个行政村全部修通了大车路,70%的村通上了自来水。本镇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年平均气温摄氏度,年降雨量400mm,平均海拔980km。适宜农、林、牧综合发展,主要产业有薯、豆、羊、芪和劳务输出。本镇境内有11个企事业单位,1个民营企业。
19. 举办全校师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演讲比赛,评出的优秀作品及先进个人。
20. 在酒店厨房建成使用前,根据厨房的规模、布局,由专业厂家设计了一套较为先进的厨房设备,并安装投入使用。2013年酒店厨房开始推行五常法管理模式,根据五常法管理的要求和实际使用的需要,陆续安装添置了必要的设备,如:监控探头、货架、感应水龙头等,从而保证了五常法的有序开展。
21. 在创建工作中,着力体现六个方面的示范性:一是体现“围绕中心抓党建”的示范性。围绕旅游、体育事业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努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是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示范性。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形成创建“学习型机关”的浓厚氛围,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三是体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示范性。着眼全局,服务中心,推动工作;四是体现转变机关作风的示范性。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五是体现制度建设的示范性。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六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示范性。把机关党建工作与群众性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融为一体,着力提高职工素质,创建文明和谐机关。
22. 七、开展职工教育。全年举办全员培训1次,汽车驾驶员培训1次,参加二级建造师考试5人,参加实验员考试4人,试验工程师考试1人,参加学历教育1人。投入教育经费21400余元,参加各类培训83人次,其中安全员培训33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培训17人,知识产权教育20人,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4人,造价员继续教育1人,建筑业统计培训2人,油罐车押运员培训2人,架子工培训2人,专业技术培训1人,信用平台培训1人。职工教育的开展提升了职工素质,全年无一刑事案件和越级上访事件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为零。
23. 创建综合示范乡镇工作总结
24. 我局是县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局,承担珙县行政区域旅游、体育工作的政府管理职能,前身为珙县文化体育局、旅游局,今年10月机构改,革单列为珙县体育和旅游局,成立了中共珙县体育和旅游局党组,局机关党支部。不管机构怎样变动,机关党建综合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一直坚持常抓不懈,年初上报了创建申请,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机构,落实了工作人员,具体组织开展创建工作,机改后及时调整充实领导机构,落实具体工作人员,确保创建工作的不断延续和深化。
25. 三、整治内外部环境。投资8000余元硬化门前和东院场地153平方米;投资7000余元硬化冠名林旁边水沟308平方米;投资123078元在单位门口和南河头公路旁栽植了各类苗木2963棵;投资13660元对府南街家属楼和单位办公楼环境进行整治,清理了垃圾,清洗了墙体,油漆了栏杆,受到来访人员称赞。
26. 普通班每四周给学生讲一次防震减灾知识课,或者在多媒体教演室观看防震减灾科普光盘。
27. 抓好三支队伍,开展减灾宣传活动。一是充分发挥社区艺术团的号召作用,举办社区减灾文化活动、文艺会演,开展消防减灾宣传,将减灾教育引入家庭。二是充分发挥科普队的教育作 用,每年举办社区科普周系列活动,开展以灾害救助、地震救援、消防安全、医疗急救等内容为主题的“应急管理科普教育社区巡回展”活动,并举办多种形式的减灾知识竞赛、答卷活动,邀请专家对部分社区人员和志愿者进行减灾防灾培训、讲座等,增强了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三是充分发挥巡逻队的监督作用,为巡逻队统一配备蓝色巡防服装标志,每天定时巡逻,宣传减灾知识,排查重点部位,消除安全隐患,为社区居民看家护院。“蓝马甲”被省市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已经成为了社区的一张和谐宣传名片。
28. 三、实施的防震宣传教育工作
29. 二、重项工作稳步推进。先后完成南环路工程续建,乾昊工程续建及金柱至苗峪段小修工程,外揽工程三项,完成了科研课题一项,项目名称:石灰、粉煤灰、石粉、底基层的研究;完成办实事项目十三项,受到职工好评。
30. xx大开局之年,xx捷报频传,先后荣获“平安xx建设先进单位”、“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职能部门”等荣誉称号。自全县又好又快发展动员会召开后,县委党校积极更新思想观念,把主要心思和注意力放在“想干事、敢干事、真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上,讲究工作效率,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昂扬斗志,克服现实中存在的种种困难,树立起“抢抓机遇、争创一流”的责任意识,紧紧围绕“大项目建设年”有利契机,把党的xx大精神、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和“提高科学判断形式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建设”等内容纳入党校培训课程,针对不同班次,增加与培训主题相关的内容,重点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领导水平和业务技术技能。
31. 三、主要成效
32. 广大党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牢固,与时俱进意识、先进性意识、执政为民意识增强,组织纪律性和敬业奉献精神的意识更加强烈,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
33.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编辑了抗震减灾宣传楹联,提高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
34. 一是积极发挥党校阵地熔炉作用,办好各类主题和业教班次。20xx年党校拟举办县直单位和乡镇科级干部培训班、全县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全县选调生和新当选的公务员培训班、全县青年干部培训班、全县县直部门中层干部培训班、全县乡镇部门负责人培训班、全县新任副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全县农村党支书和村委主任培训班、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厂长(经理)及其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培训班和全县个体私营企业主党员培训班。同时,充分利用党校师资和基础设施资源,继续实行开门办学,拓宽办学渠道,积极与各系统、各单位、各行业联合办学,充分发挥党校阵地熔炉作用,扩大党校教育覆盖面。20xx年将继续发挥和有关部门联合办专业班的经验,与经济、法律、财会、土管、建设等部门联合举办不同专业的函授大专和本科班,争取超额完成上级党校下达的招生任务。
35. 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育作为我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之一,并列入教学计划。
36. 结合“品德”课、班队课,组织学生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事迹。各班利用黑板报出版“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事迹。让广大学生在了解“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事迹的基础上,认识到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坚强勇敢、团结互助、乐观向上”的品德是当代中小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当代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应该具有的宝贵品质。引导学生学习“坚强勇敢”的品德,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不惧怕,有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学习“团结互助”的品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服务集体;学习“乐观向上”的品德,努力在各种环境下,坚定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37. ※※社区创建全国
38. 明确工作思路,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和标准
39. 为了确保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更好的起到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们,我们以学校校长任组长,学校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各班班主任为成员做到责任到人。各班班主任同时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辅导员,负责本班宣传教育工作。
40. 社区高度重视减灾工作,一是加强“一个组织”,专门成立了社区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居委会主任任组长,亲自负责抓这项工作。社区制定了减灾工作计划和工作制度,明确了减灾目标,并将“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纳入社区计划。二是 健全“两支队伍”,组建“**巡逻队”的 80名人员为楼栋灾害信息员队伍,收集、发布、传递、反馈社区综合减灾信息;组建以党员骨干、单位干部、热心青年、“五老人员”等为主体的6支志愿者队伍,长期开展社区综合减灾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建立“三级减灾工作网络”。社区建立了灾害信息告知和报送制度,根据地理位置划分成三个责任区,每个区都设立综合减灾责任人和目标责任管理,每座楼宇都设立楼长及时上报和告知灾害信息,形成社区组织、单位支持、居民自治的社区综合减灾工作联动格局。
41. 学校组织了“防震减灾知识”手抄报竞赛。并对其中30名优秀者进行表彰。
42. 使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教育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
43. 突出重点,科技兴农,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各包建部门和乡镇(办)党委按照“两配套一创新”的要求,坚持因村制宜,科技先行,产业兴村,按照一园一圈一窖一厕一池一棚的生产发展模式,加大主导产业开发力度,积极培育后续产业,拓宽了群众增收的领域和渠道。同时,各创建村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制,形成了以咀头村“公司+协会+支部+农户”、田庄镇“果业服务队+协会+农户”、隆坊镇“公司+支部+农户”、店头镇“协会+农户”等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产业发现模式,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44.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结合社区所在区域环境和社区居民的特点,社区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明确应急工作程序、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尤其在应急反应、减灾物资储备、群众转移安置、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要求做到职责明确、落实到位。同时针对儿童、老年人、病患者、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社区制定了明确的保护工作对策,建立了社区减灾工作档案。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社区每年年初都和驻区单位负责人签订共建责任书,并经常就综治预防公共安全等问题召开联席会议,商讨实施细则。每年都选择适当时机,进行1-2次消防、灭火、防病、防震等社区减灾演练,使社区干部和居民掌握减灾技能,提高防灾自救互救能力。
45. 各班班主任每月召开一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主题班会
46. 八、关爱职工健康。3月18日下午,公司邀请市第八医院李英亭主任医师,在招待所三楼会议室举办了健康知识讲座,共有46名职工听取。针对职工的健康现状,公司重点抓好了四项工作。一是加大卫生健康宣传工作,形成人人讲健康、懂健康的氛围;二是抓好食堂伙食工作,严格伙房操作流程,合理搭配饭菜,从
47. 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
48. 与计划生育工作相结合 我镇在加强活动场所建设的同时,强化了计划生育阵地建设,满足了党建和计生工作的需要。坚持与群众意愿相结合 在场所建筑风格上,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在建设形式上,采取新建、改建、扩建相结合;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根据建设进度,适时抓了配套建设,已建好的15个村有门牌、有办公室、有活动场所、有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有远程教育网络信息室、有资料柜、有上墙制度。确实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廉洁工程”、“精品工程”、“群众满意工程”。
49. 同时聘任彭小龙为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员。
50. 最终让每个学生了解掌握地球、地质、地震的孕育、发生、防震、抗震、自救、互救的知识。
51. 酒店餐饮管理人员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每次食品安全培训班,提高认识,明确责任。邀请专家到酒店为餐饮从业人员讲课,统一思想认识,带领餐饮管理人员到兄弟酒店参观学习,学习先进经验,提高员工对五常法管理模式的感性认识。经堂组织餐饮人员学习食品安全知识,观看预防食物中毒的宣片,提高全体员工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意识和能力。每年10月统一组织所有员工到卫生防疫站接受卫生知识培训,并做好健康证的办理。
52. 酒店成立了五常法管理小组,由酒店中高层管理人员组成,管理组根据《酒店五常法管理制度》对厨房进行督查、考核,并与员工的绩效工资相挂钩,采取激励措施,使全体工作人员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提高规范程度,每季度开展评比,表彰先进,鞭策后进。酒店通过实施五常法管理,在卫生、安全、质量、效率等方面有显著提高,得到了广大客宾、员工的认可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到目前为止,本酒店未发生食品卫生安全事故。
53. 抓好三个群体,开展减灾演练活动。一是抓好学生这个群体。辖区两所重点学校,在校生近5000人,每年社区与学校联合制定消防演习计划,进行消防减灾逃生演习。并聘请市中区消防大队的消防官兵现场指导,对师生及居民进行了火灾避险逃生的基本要领讲解和逃生演习情况的点评,然后再重复演练,切实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二是抓好儿童、老人、病患、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组织他们观看社区防灾减灾经验远程教育,做到提高防灾减灾社区干部和群众的整体素质。在弱势群体聚居的场所,开展邻里互救方案演习,做好必要的现场救护准备。三是抓好辖区单位这个群体。社区定期与辖区单位合作,开展报警器、灭火器、消防栓的使用、自救和人员疏散的消防演练活动,使大家熟练掌握处理突发性火灾的秩序,灭火和自救的技能技巧,加强住户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火灾等突发灾害的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