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4 18:23 4
1. 民事不可缓也。 译文: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
2.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4. 雪莉和任,就像我自己一样,其偷出的犹大关羽也跟!
5.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6. 成语告诉人们,“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懂的,要想拥有知识必须依靠学习,要想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也必须依靠学习,要想把事情办好更得依靠学习,学习是一切行为的前提和基础。
7. 孔子用“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这八个字来作为对自己一生的概括。不仅让人感到切实平易,更把一个汲汲遑遑、永无懈怠、乐道好学的老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人们面前。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热爱学习并不难做到,但是能够像孔子这样从孩提直至古稀之年依旧保持着强烈好学精神的就寥寥无几了。纵观孔子的一生,人们不难发现,圣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究其根本也正是源自这种“发愤忘食”,坚持不懈的终身学习精神。
8. 我不是那个不知道的人。多听,择其善而从之,多看而知之,知其次。
9. 例如,为山,不入一落,停止,我停止。例如,地面虽然塌了,我也进去了。
10. 封臣的财富有三:土地、人民、政治。珍宝珍珠玉,瘟疫必至身。
11.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的了。
12. 只是,yi,木头,靠近果仁。
13.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译文:诸侯的宝贝有三样: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种以珍珠美玉为宝贝的人,祸害一定会到他身上来。
14. 叶(shè)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15. 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
16.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7.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18.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9. 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0.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21.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发愤忘食”。
22. 不仅个人需要学习才能进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取得发展。正所谓学无止境,无论到什么时候,学习都是不能停止的。只有坚持“发愤忘食”的学习精神,才能够不断的取得进步。
23. 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24. 为什么要回报呢?以德报德,以德报怨。
2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26. 定义一本书,不能凭封面。 作者:(英国)谚语
27. 40年不见恶事,结局也有了!
28. 我只是个法官。当然不会有诉讼!
29. 名人名言频道为大家提供最新最全的名言,帮助大家时刻提醒自己和奋斗未来,《孔子关于读书名言名句分享36条》相关名言希望在你的生活中能帮到你,助你学习和工作一切顺利,同时更多精彩名言请访问我们的特色专题:孔子读书名言名句
30. 能承受六尺孤独,能送百里人生,在伟大的地段又拿不走。绅士和?绅士也!
3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32. 礼貌不是羞耻,宽是赢得,信是自由,敏是有功,礼是足够的。
33.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在《论语》和《史记》中有出现,都是别人对孔子的描述,也是孔子对自己心态的描述,意思是: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34. 花言巧语是肮脏的。小不忍则乱大谋。
3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