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3 22:21 9
1. 女排精彩的比赛后面是全中国人民的欢呼。五星红旗在亿万中国人的注目下在香港冉冉升起。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有无数志愿者的参与。抗战七十周年的大阅兵是海陆空各个部门的检阅。航天员的飞天梦又是多少人的中国梦。建国七十年以来,我们国家独立,在科技,体育,军事等各个领域取得惊人的进步并收获丰硕的成果。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像影片中的每一位小人物一样,无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自豪、激动。
2. 早上妈妈送我上学,远远就会望见护学岗有交警叔叔为我们护航;跨进学校大门,发现保洁人员已给整个校园清扫了一遍,让我们有一个优雅的学习环境;放学后,老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们批改作业他们都是一群可爱的人。
3. 《回归》中的棋手朱涛,用自己的肌肉记住升旗的每一个节点,0时0分0秒丝毫不差地在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上升起中国的五星红旗。
4.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前夜》,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前夜,工程师林治远为确保升旗仪式万无一失,在广场被封锁,材料短缺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在夜色中一次又一次地检查着电动旗杆,发现问题后克服恐高心理障碍,亲自爬上20多米的广场旗杆,解决了技术问题。在他眼里,这面旗不仅是28年革命,2000万人的生命换来的,更是中华崛起的象征。电影中,林治远缺少材料,他的助手在屋顶上召集百姓贡献金属,瞬间人民群众排的队伍挤得大街小巷水泄不通。这是多么朴素而伟大的`爱国情怀,为了保障开国大典上我国第一面五星红旗顺利升起,人人都争先献出自己的力量。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孜孜不倦的工作人员与热心的人民群众,我们伟大的祖国才得以繁荣富强。
5.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因为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也爱这土地上可爱的人们。
6. 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是建国七十周年的献礼,从国庆节开始,围绕中国的发展变化,抓住七个重大历史时刻,以重大事件中小人物的参与来突出个人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的主题。
7. 两个小时的影片,却表现了无数个普通中国人的爱国情怀。曾经有人问:什么是爱国?答:做好你自己的工作就是爱国了。农民把田种好,工人把产品做好,老师把书教好,学生把书读好,父母关爱孩子,孩子孝顺长辈那么,世界就美好了。
8. 《前夜》中,偌大的天安门广场,寂静的夜晚,会焊接技术患有恐高症的林致远爬上旗杆顶部焊接坚固的顶球,火花一闪一闪,国庆节的前夜因它而美丽,璀璨。《相遇》中没有过多波澜起伏的剧情,有的只是公交车上妻子与高远对视的目光。当妻子在公交车上发现失踪了三年多的丈夫,她的目光中跳跃着光亮。但是,丈夫则是冷静的,陌生的目光,没有任何情感。她再次叙述俩人认识的过程,让丈夫以第三者的身份倾听,口罩上面的眼睛仍是没有表露出任何情感。直到后面红旗飘飘的队伍赶上来,丈夫的目光迎向高空抛下的发布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人民日报》,两人的目光才对接上,是理解,是欣喜,是感动,是无言以表,是五味杂陈。
9. 电影散场时,有老人追忆“在当年……”有小朋友问“后来呢……”七个故事唤起70年的国民记忆,这或许正是这部电影的主创们想传达的真正想法——“我”和“我的祖国”。
10. 《我和我的祖国》每个组成部分片头都出现英雄钢笔在书本上记录下每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历史时刻,一个个遒劲美丽的钢笔字让人感动,两个多小时的放映过程步步精彩。与七个组成相应的,我印象最深的分别是火花,目光,姿势,声音,笑容,军礼,烟尘。
11. “你好,北京”讲述的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在单位通过抽奖获得了一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他就是这么幸运的抽中了,正巧他儿子的生日快到了,他本想把这张门票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的儿子。可是,不幸的是,一个搭乘他车的一位外地来的孩子偷偷地把门票拿走了,并留下了门票上标明的票价。于是,他千方百计找到了那个孩子,希望把门票要回来,但是当他从这个孩子了解到,他之所以那么做是因为奥运会比赛的赛场栏杆是他爸爸修的,而他的爸爸在一次地震中死去了,他多想去看一看,摸一摸爸爸修的栏杆啊!他对那个孩子产生了怜悯和关爱,最后他将那张珍贵的奥运会门票送给了他。
12. 虽然大多数出场人物都难以叫出名字,但是他们带给观众的感动却丝毫没有打折。
13.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部分:前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了保障开国大典国旗顺利升起,工程师林志远争分夺秒排除万难,用一个惊心动魄的未眠之夜,确保立国大事“万无一失”。还有第四部分:回归: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为确保五星红旗分秒不差飘扬香港上空,升旗手朱涛刻苦训练,兢兢业业保卫祖国,守护平安,教官,安文彬与英国人谈判16轮分秒不让抢回香港。古今中外人们的爱国心是相通的,正如法国作家雨果说:“人们不能没有面包而生存,人们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祖国是金铸的摇篮让人依依不舍”。
14. 看了宣传直播,特别喜欢《回归》的这个单元,期待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15. 《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演绎了普通中国人最质朴的情感,用最实际的行动表达着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整部电影由《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七个故事组成。这七个故事分别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的视角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7个重大事件,展示了普通人民群众朴素的爱国情怀,带给我深深的感动与震撼。
16. 而《前夜》导演的拍摄思路,贯穿于接下来的六个故事中。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默默无闻奉献乃至献出生命的科研工作者,帮助邻居们观看女排比赛直播的小男孩,为了五星红旗准时于1997年7月1日0时0分在香港升起而努力的各行业人士,把珍贵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门票送给汶川男孩的北京的哥,帮助贫困少年从精神上“站起来”的扶贫干部,为参加阅兵仪式战友护航的女飞行员……七个故事连接出70年的奋进与辉煌。[教师范文大全 Jk251.coM]
17. 我的内心涌起一股热烈的情感,久久不能平静。
18. 随着人流,我走出大厅,脑海里却仍回放着那一幅幅壮烈的,惊心动魄的场景,我知道,这世上,有一种纯洁的、至高无上的情感,叫爱国;有一个温暖的'词语叫祖国。那一个个细微的,感动人心的故事。影片由几个小故事组成。《前夜》讲述的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前夜,自动升旗方案设计师林治远,在广场封闭的情况下,排查自动升旗装置问题的故事。还有《遇见》,是研究原子弹的人员,隐姓埋名,赌上了一生,甚至最后连名字都没能留下……
19. 《北京,你好》可以说符合葛优的风格,他的出现也是笑容的出现。幸运得到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在儿子生日聚会上想给大家惊喜,当然,最动人的笑容是看到大屏幕上汶川小孩的笑容,听到孩子的感谢,他笑得很灿烂。
20.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部分:前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了保障开国大典国旗顺利升起,工程师林志远争分夺秒排除万难,用一个惊心动魄的未眠之夜,确保立国大事“万无一失”。
21. 1949开国大典前夜,为了能让国旗顺利升到天安门的上空,工作人员克服了种种困难,硬是把小细节做到了极致,最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弱国无外交,为了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无数的科研人员奉献了自己的青春,高远三年不跟家人联系,最后牺牲在和平年代;一对流浪兄弟在扶贫干部李叔的`带领下,亲眼见证了神舟十一号成功着陆这一重大历史瞬间,当飞行员从舱里出来的瞬间,兄弟俩被深深震撼,心灵因此得到了洗涤,从此奔向阳光的草原。
22. 那些挺身而出、保家卫国的人是伟大的,而默默工作、无私奉献青春,背井离乡的科研工作者们,我们更不可忘怀。《相遇》中的高远是研究核弹的一名普通科研人员,为了祖国的核技术研究“无情”地与亲人“断绝”了联系。身受核辐射的他在公交车上与爱人方敏相遇了,方敏一眼认出了戴着口罩面色苍白的高远,向他喃喃述说着过往。不得不“舍小家为大家”的高远一脸愧疚,无从解释,只道一句“你认错人了”。在听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高远激动得无以复加,屏幕前的我也感动得热泪盈眶。在那核弹背后,不知有多少科研工作者背井离乡,舍家报国,无私奉献!
23. 《相遇》中的科研人员高远,与家人分离,隐姓埋名,为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弾爆炸成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24. 《我和我的祖国》整部片子,立足普通人的生活,生活味十足,比如林致远妻子送驴打滚,上海弄堂的景象,修表师傅的手艺传承,蒙古高原上的饺子与羊肉,父亲骑自行车在阳光与微风中前行。另外,片子中的特色方言也很有生活韵味。
25. 《北京,你好》中的张北京打算将自己幸运获得的奥运会开幕式门票送给儿子作生日礼物,后来转给来自汶川的小朋友(小朋友的爸爸是参与鸟巢栏杆建设的优秀工人,孩子要亲自走进鸟巢看看爸爸生前做的栏杆)。
26. 看完电影,使我最感动的,就是“前夜”和 “回归”。
27. 从这个出租车司机身上,我学到了一种可贵的品质:关爱他人。在生活中, 我希望从我做起,做一个关爱他人,体谅他人的人!
28. 在这七个故事里边,我最喜欢的就是第一个故事。第一个故事里面的主角叫做林志远是黄渤扮演的,就是负责电动旗杆可以顺利的让国旗升到顶上,负责人问他们做的怎么样的时候,林志远说:“我不能确定国旗能顺利的升下去。”马上要到检测的时候了,国旗突然卷进了电动旗杆里。需要快速的把国旗拔下来,要把隔离球焊接到旗杆上。在这里只有林志远会焊接,可是林志远恐高。但他还是为了开国大典能顺利进行爬了上去,并且把隔离球焊接了上去。他还要站在毛主席的身后,保证毛主席能够顺利地按下按钮让国旗升上去。说他这样为了祖国开国大典,勇于奉献的精神,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泪流满面。国旗顺利的升上去之后,开国大典结束后,林志远开心的跳了起来。可能电动旗杆成功了。
29. 看完《我和我的祖国》我感到香港同胞在中国过一个冬天,胜过在异国过无数的春天。我也深切地感到在不同岗位上的人都在朝乾夕惕都在为祖国而发奋图强。
30. 《夺冠》中,冬冬穿过弄堂,穿过楼道,登上梯子,越过窗户,身体带上晾晒的床单,他手握天线杆子,大汗淋漓也不改其坚定的姿势,身后的床单在飘动,他的姿势像英雄的雕塑,其美不亚于《泰坦尼克号》相爱的男女主角船头经典的镜头。
31. 《白昼流星》中,李主任与两兄弟骑马奔驰在干旱荒芜的蒙古高原上,身后扬起长长的白色的烟尘。两个走上歧途的少年要找到回乡的路何其艰难,要实现脱贫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可是,烟尘一直伸展,伸展,向着那颗白昼流星,向着蒙古人的神话。只要有梦,一切皆有可能。
32. 回归讲述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故事。电影中讲述一个修表工人,为了香港回归,把时间调整得分秒不差,好让升旗手和谈判组们分秒不差的升起国旗、迎接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绝不能让香港多一秒时间流落在外国人的手里!这种分秒必争的`精神,也是触动着我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