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3 21:45 4
开篇
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道德经》
2.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德经》
3. 第八十一章善者不辩?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译文:真实可信的言语不华美,华美的言语不可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译文: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不巧言善辩,巧言善辩的人不善良。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译文:有真知灼见的人不求知识广博,有广博知识的人不可能有真知灼见。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译文:圣人不私自积藏,他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富有,他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译文:天的法则是利于众人而不妄加伤害,圣人的法则是施惠众人而不与人争夺。——老子《道德经》
4.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道德经》
5.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老子《道德经》
6.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道德经》
7.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老子《道德经》
8.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道德经》
9.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老子《道德经》
10.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万物本有生灭,这是周行不始的规律)(而修道之法在虚静,虚心止静可以观万物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清修之人,守真朴之道,心无杂念,无欲无求,持一守中而能有所悟)——老子《道德经》
11.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道德经》
12.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老子《道德经》
13.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道德经》
14. 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老子《道德经》
15.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道德经》
16. 水至柔而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为百谷之王,善处其下也。上善若水——老子《道德经》
17. 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别人几句好话就自我膨胀,不知自己几斤几两了,心无城府,好大喜功,又优柔寡断,战胜不了自己的贪欲,又没有自知之明,兵败垓下,乌江自刎,把自己活成了一出悲剧那是历史的不然。
18.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19.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译文:不只是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更能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长期有所长进。自己不要别人争利,那么所有人都会为你让路。)——老子《道德经》
20. 老子文字冷静、简约,却能在观察社会人生时,超越了传统的思维定式,从世人关注不到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21.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道德经》
22. 认识人的聪明,认识自己的聪明。
23.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24. 他既能了解自己,又能克制自己的欲望,一心为了蜀国的江山社稷,呕心沥血,真正做到死而不朽,精神永存。
25.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道德经》
26. 上德不德而有德下德不失而无德——老子《道德经》
27. 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经》
28.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29.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道德经》
30. 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老子《道德经》
31.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道德经》
32.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道德经》
33.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道德经》
3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35.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 《道德经》
36.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 《道德经》
37.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老子《道德经》
38.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老子《道德经》
39.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道德经》
40.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经》
4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42.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 《道德经》
43. 《道德经》说“圣人处上而民不重,民乐推之而不厌。”
44. 当刘备不听诸葛亮劝阻,导致军队惨败,重病缠身,将不久于人世时,托孤白帝城,对诸葛亮说:我儿刘禅没什么能力,你能辅佐他就辅佐,实在不行就取而代之。
45. 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老子《道德经》
46. 这一章不长,字面意思都不难理解,它强调修身的重要性。
47.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道德经》
48.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老子《道德经》
49.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50.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做到。没人知道,没人能做到。
51.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
52. 道隐无名上德若谷,上善若水大象无形,大器晚成大成若缺,大知若愚——老子《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