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3 14:07 13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天地间,万物生长,皆循其道。今日,让我们开启一段探寻道法奥秘的旅程。
1.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蔂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4.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5.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6. 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7.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9.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0.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1.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12.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14.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15.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6.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玻夫唯病病,是以不玻
17.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8. 慎始如终,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
19.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0.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经》
21.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2. 清净为天下正。
23.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4.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5.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26.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27.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8.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9.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30.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31.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