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3 10:15 10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回顾与展望。本报告将聚焦于医学影像防控领域的成就与挑战,探讨科学防控与安全守护的重要性,以期推动我国医学影像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1. 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2. 定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传染病报告种类、报告时限、报告程序,使我院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到100%。对传染病患者实行有效的隔离措施,未发生院内传染病的局部流行。
3. 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4. 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5. 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的消毒灭菌要求;
6. 五、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7. 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不够充分。
8.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
9.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手段。提高医疗质量,是医疗安全的有力保障。
10. 三、加强院感监测,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11. 加强资料登记及管理。
12. (1)将医疗垃圾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杜绝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统一规定医疗废物使用黄色塑料袋盛装,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盛装,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中。
13. 产房
14. 一、认真学习、领会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15. 安全注射
16. 二、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全员院感防控意识
17. 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院感科作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专职部门,负责全院医院感染管理的日常工作。各临床科室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和一名兼职监控医生、护士组成,负责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形成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院感科、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管理网络,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18.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并做好登记工作,使用过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和输血器等物品必须就地进行消毒、毁形,无回收价值的可放入专用收集袋、直接焚烧。
19. 三、加强院感监测,及时发现感染隐患
20.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后消毒;
21.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指导到位,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医务人员按时培训,医务人员知晓率达到了100%。医院感染监测到位,病例监测、卫生学监测做到准确、达标。
22.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使患者就诊建立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建立了严格的卫生检查制度,开展了每月一次卫生环境大扫除的工作;进行了大规模的灭蟑螂工作;改变了原来不良的用餐习惯。全体职工在食堂大厅就餐,餐后在食堂清洁间内清洗,杜绝了在科室就餐,污染科室卫生环境的问题。为提高卫生质量,院感领导小组对各科室仪容仪貌、科室卫生、消毒工作记录、消毒隔离、药品使用、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做出了周检查、月检查、季检查的制度,促使院内感染管理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23. 一、加强组织管理,完善院感防控体系
24. 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
25.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全员院感防控意识
26. 组织全员培训,重新学习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并做出了考核。
27. 二、传染病管理
28. 四、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管理
29. 布局流程应遵循洁污分开的原则;
30. 各种插管后感染预防措施
31. 认真学习传染病的防治法,完善疫情报告制度
32. 手术室
33. 在这培训的过程中,让我明确了在医疗护理工作中不仅要做好外源性感染的预防,而且要加强内源性感染的预防措施。掌握了判断院内感染的原则,既能及时发现医院内感染的苗头,加强防范措施,又能避免草木皆兵,误把物理、化学因素造成的炎性反应当作院感迹象。强化了无菌观念、无菌技术操作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促使护生自觉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
34. 手术操作
35. 总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为医院的发展和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36. 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提高。
37. 基础医疗机构供应室的要求;
38. 为有效应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院感科制定了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本年度共组织医院感染暴发应急演练xx次,通过演练,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39. 相关科室建立医疗废物管理情况登记表,登记核对来源、种类、或数量,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要求登记资料保存齐全。
40. 强化消毒、灭菌意识,保证消毒灭菌质量
41. 二、领导高度重视,对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工作作了重要指示
42. 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对全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
43. 严格执行传染病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有章可循。
44. 环境卫生学监测:对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5. 医疗废物管理
46. 医务人员普遍对院内感染知识与控制意识浅薄。
47. 抗菌药物的管理: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抗菌素合理使用制度,并与药剂科共同监督执行。
48.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消毒、灭菌、储存、发放等环节的管理,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
49. 全院严格执行紫外线消毒制度,对消毒时间、地点均有严格要求,并认真做好记录,对所有紫外线灯管每周进行擦拭消毒,即保证了灯管寿命又提高了消毒效果。及时更换紫外线灯管,坚决保证工作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50. 这次院感岗前培训中让我学会了,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提高了自我的防范意识,还让我对和平医院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从医院的发展史到医院的现况、医院的办院宗旨、服务理念、硬件设施、行为规范等都有了一个深入的认识。同时我还认真学习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医疗安全及防范、院内感染等相关知识。培训虽然短暂,但我所受的启迪和教育对我以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不仅使我在短时间内了解到了有关信息和服务技能,更重要的是向我传递了一种信息,即学习是进步的源泉,我将以医院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到医疗卫生工作中,不断学习实践,不断提高自己!
51. 组织全院临床医务人员“学习新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各科室的注射、穿刺、采血器皿保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对应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用后立即销毁,并做详细记录,杜绝2次使用隐患,我院对所购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了备案制度。
52. 加强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53. 医务科主任李法治结合我院实际,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为全体职工做了专题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
54. 全科人员在邓院长的领导下,掀起了“爱岗敬业、以院为家”的热潮,我科人员积极响应院里各项号召,遵规守制、献计献策,时时刻刻与医院保持一致,经常参加院里各种学习和培训,人人有笔记,通过学习、使全科人员的政治素质有了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工作责任心和事业感,提高了工作效益和工作质量。
55. 所以我院建立了应急预案和组织,做到了定期演练和相应培训,增强应急能力,备好了救援物资等,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含通讯联络),并且做到了及时、妥善处理医院内部发生的突发事件
56. (三)重点部门
57. (二)基础设施
58. 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对全体职工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59.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提高院感质量
60. 手术室管理:加强对手术室的布局、流程、人员、设备、物品等的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手术安全。
61. 内镜室管理:加强对内镜室的清洗消毒、灭菌、储存、使用等环节的管理,防止内镜引起的`医院感染。
62. 三、及时测试,了解职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
63. 总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为医院的发展和患者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64.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65. 本年度,我们院感领导小组在院组织和全体职工的支持下,做出了一点成绩,但差距还很大,如对院内环境的监测,医务人员的手监测,抗生素使用调查等院感工作还未开展。我们决心在下一年度更好地开展医院院感工作。
66.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院感科定期对消毒灭菌设备、消毒剂、灭菌物品等进行监测,确保消毒灭菌质量符合要求。本年度共监测消毒灭菌设备xx台次,消毒剂xx批次,灭菌物品xx批次,合格率均为xx%。
67. 为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普及医院感染、消毒技术、传染病防治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院感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案安排,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培训,做到了集中学习,分组学习,学有记录、有笔记、有签到并进行现场提问和实际操作的考核,对全院临床医务人员进行院感知识试卷考核,考核成绩归入个人档案。
68.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69.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院感管理网络
70. 加强医院感染高危人群的管理,如手术患者、长期卧床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71. 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完善了《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传染病报告奖惩管理制度》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责任。发现传染病病人,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及时进行电子网络报告。今年报告乙类传染病3例。
72. 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73. 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如手卫生依从性不高、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