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3 06:47 9
阅读,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从小学阶段开始,阅读教育成果显著,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更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让我们一起走进阅读的世界,感受文字的魅力,让心灵在书海中自由翱翔。
1. 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逐渐成为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将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翔,给孩子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
2.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3.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写作是阅读的拓展和延伸,读写结合是促进阅读,提升阅读效率的良好措施。学生读的多了,语言和思维得到同步发展,就会把他们的见闻感受自然地倾诉于笔端。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多读有益书籍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写好日记、作文,以检验阅读能力的发展状况。我校有多名学生在市县作文竞赛中获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学生从中体会到作文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加喜爱给他们带来成功的课外阅读。
4. 二、巧荐好书,指导读法
5. 二、保障书源,明确内容
6. 为引领学生走进书海,品读书香,使读书成为一种乐趣,成为一种生活需要,让每一个孩子能时刻浸润在书香当中,在校园里享受到美丽的书香人生,我校十分重视书香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力争让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能焕发出文化的韵味。校门口、教学楼走廊设计并布置了名人读书格言和中外名著简介为内容的展牌、横幅;每个班级积极创设富有特色的读书环境,学生作品园地里,好书推荐、我的读书故事、每周一诗、读后感言等时时散发着墨香,关于读书的“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等主题丰富、各有千秋的黑板报,让人耳目一新。学生走进学校,便沉浸在浓郁的读书氛围之中。
7. “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的读书征程只是跨出了一小步,以后的路还很长,我们将会继续努力,引领着一株株幼苗在春雨中破土而出,迎着朝阳茁壮成长!
8. ①优秀词句推荐。
9. 二、群文阅读教学素材需要精心挑选。
10. 做群文阅读需要一定的文本阅读理解基础,这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低段一定要慢打基础,不急于求成,哪怕一整册书只做成一个单元的群文阅读教学,也要让学生打好基础。在我看来,这基础就是表达与倾听。
11. 而现实中的教师要想做到这一点很难,于是乎,折中的一种方法产生了,我们在教学中结合语文教材的单元选材来进行二度整合,这样能保证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又能在推行群文阅读时兼顾学业考试的要求。教材一次次的更新,也是在不断地改进,其实教材中的单元模块已经有了“群文阅读”的各种“衣料”,我们只要依据课程标准,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把这些“衣料”进行一番修饰,就能穿出时尚的色彩,就能做出“群文阅读”的样子。如三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三篇课文两首古诗就可以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主题,进行群文阅读,解决了“燕子、荷花、珍珠泉美在哪里?”的问题,这组文章的学习已然达到目的。
12. 总之,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是贯穿始终的。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的要求组织指导读写听说训练,使学生又将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这个过程既符合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这个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阅 读教学中学生认识过程的特殊规律。
13. 教师完成读书计划中的读书内容,做好读书笔记,在春学期开学时交校长室。经检查,学校所有45周岁以下的教师均完成了学校规定的读书任务,完成了规定数量的读书笔记。
14. 开展多种的读书活动:
15.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针对学生的特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心阅读,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好词好句,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大略地复述。
16. 巧妙运用绘本。带领孩子一起阅读时,把图画展示给孩子看,让孩子通过阅读图画,念出里面的文字和声音,念出书中文字里没有的感情,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
17. 倡导亲子阅读,鼓励家长和孩子同读一本书,并且和孩子交流读书体会、心得 。
18.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扩展,要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首先从课堂延伸做起。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选定的经典篇目,为课外阅读提供了很好的依据。语文教师立足于教材,超越教材,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的语文教育体系。对低中年级学生,推荐一些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科普作品等,对高年级学生广泛介绍儿童小说、传记作品、科普作品等,让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汲取全面的营养。除了结合课文的学习向学生推荐阅读有关的名著外,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及教研室公布的推荐书目,每月向学生推荐精品少儿读物。
19. 为班级图书角起名为“百味书园”,并在墙壁、黑板报、图书角等各地方都配置读书的.名言名句、读书儿歌等,让教室充满浓浓的书香味道。
20. 一、群文阅读要有所舍弃。
21.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这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令人欣喜的是,孩子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一有空余时间,就快乐地阅读,有的孩子一星期完成十多页摘抄,有的孩子在每页的摘抄上画了个“点评屋”,及时留下思考的痕迹。
22. 享受阅读成果。
23. ②优秀习作朗读。
24. 在刚接触群文阅读时,不知其为何物,如一般人所想,不过就是几篇课文放在一起学罢了,当时很是苦恼,烦心这群文阅读怎么来实施。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文教学,通常是字词句段篇章式的学习,往往一篇精读课文至少也需要两课时,一个单元要花上两周的时间。把几篇文章放在一起来讲,这看起来好像困难重重啊!
25. 巧用无尾故事。教师讲故事时,特意留下尾巴,让学生自己到课外去阅读。
26. 学校在寒假定期发送短信给所有老师,提醒老师们根据制定的读书计划认真读书,做好相应的`读书笔记。各班主任老师通过家校通平台发送短信给所有学生家长,要求家长督促学生认真读好书,背好古诗,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实地家访和电话家访,了解学生在家读书情况。
27. 六、读写结合,提升水平
28. 汇报丰富成果,多种方式评价:
29. 教师必读和选读书目的书籍由教师自行负责购买。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读好学校推荐教育专著《教师最需要什么中外教育家给教师最有价值的建议》(赵国忠主编)一书,用好订阅的教育杂志、刊物,写好读书笔记,鼓励老师们充分利用图书室现有藏书和家庭图书资源,多阅读中、外名著,丰富自身的文学修养,要求教师边读边想,紧密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读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提高认识,培养自己独特的思维与创新意识。同时,要力争写好读书笔记,或标注,或摘录,或质疑,并根据自己研读的书目,撰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文章或教学论文。
30. 学生每阅读一篇故事,都会填写《快乐阅读吧》。这个评价表内容非常丰富,可以摘抄4个优美的词语,可以为故事配上图画,还可以为故事写上几句感想,最后还让爸爸妈妈做出评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31. 一、师生共读,其乐融融
32. 建立好书交换站,实现好书换着看。主要在班内学生间、平行班级中举行,学生用自己的书换取别人手中自己喜欢的书,扩大了阅读量,以书会友,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另外,还注意鼓励学生节省零花钱自主购买阅读材料。
33. 一、领导到位,全员参与
34. 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5. 用心布置好班级的文化。
36. 五、亲子共读,温馨甜蜜
37.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8. 开学后的第一天,学校就组织年级分工负责人到各年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