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2 17:26 7
——开启幼儿数学学习的奇妙之旅
1. 现在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须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2. 活动目标
3. 感知时间,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4. 感受时间和生活节奏的关系。
5. 重点难点
6. 重点:感知时间,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7. 难点:实际生活中懂得珍惜时间
8. 活动准备
9. 经验准备:知道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
10. 物质准备:课件,时钟,一分钟计时课件,筷子、玻璃球、回形针、花生各六份,珠子和绳子各24份,记录单人手一份,大记录单一份,一分钟的音乐。
11. 活动过程
12. (一)认识时钟,感知一分钟。
13. 时钟引入活动。
14. 师:孩子们,你们认识时钟吗?今天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时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时钟上都有些什么?(对,时钟上有时针、分针、秒针,还有1——12的阿拉伯数字)那么你们认识时间吗?现在是几点钟?谁能告诉我时钟上哪一根针走一圈是一分钟?对,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
15. (
16. 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那么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
17. 出示时钟,引导幼儿看秒针走一圈,感受一分钟有多长。
18. 教师总结:一分钟已经过去了,孩子们,一分钟其实是很短的,但是如果我们静静地等上一分钟,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
19. (二)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生活中人们一分钟能干什么。
20. 师: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师上网查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1. 师:有的人一分钟能跑200米,有的人一分钟能踢48个毽子,有的人一分钟能包30个大馄饨。
22. (三)组织幼儿玩“一分钟”穿珠子游戏,感受时间和生活节奏的关系。
23. 教师介绍玩法。
24. 师:接下来我们要来玩“一分钟”的穿珠子游戏了,请小朋友听到我说计时开始的时候,大家同时穿珠子。
25. 教师提出游戏要求:
26. 师:我来看看穿珠子时谁是又安静又快,听到老师说时间到的时候,大家要停下来,数一数自己穿了多少颗珠子,然后记在心里。
27. 师: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拿起椅子下面的托盘放在自己的大腿上,准备好了吗?计时开始。(播放背景音乐)
28. 幼儿穿珠子,教师观察指导。
29. 请个别幼儿来报数,并说一说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可以穿那么多的珠子,而有的小朋友却穿那么少?
30. 教师小结:同样一分钟的时间,做事情的结果却不一样。这是因为有的孩子很认真地在穿珠子,珠子就穿得多,有的孩子不够认真,会跟旁边的孩子聊天所以就穿得少,有的孩子的速度比较快,穿的'珠子就多,有的孩子的速度比较慢,穿的珠子比较少。
31. (四)引导幼儿在“一分钟”时间内进行分组活动,继续感受时间和生活节奏的关系。
32. 介绍材料及玩法。
33. 第一组:夹玻璃球。用筷子把托盘里的玻璃球夹到碗里。
34. 第二组:穿珠子。用绳子把珠子穿起来。
35. 第三组:套回形针。用回形针一个套一个。
36. 第四组:给花生拨壳,把拨好的花生仁放到小碗里,再把花生壳放到大碗里。
37.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38. 师:六个小朋友一组,过一会儿听到音乐的时候,小朋友的小手才可以开始工作,当音乐停的时候,小朋友就要停止工作,数一数一分钟自己穿了多少颗珠子、夹了多少颗玻璃球、套了多少个回形针、拨了多少个花生仁,然后把自己的号数写在记录单第二行的第一格,把数量多少写在第二格(教师有个大的记录单,边讲边记录),记录好之后,把你的记录单贴在旁边的小黑板上。最后看看谁完成的数量多。现在请小朋友不搬椅子,轻轻地走到你想去的那一组。
39.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0. 请个别幼儿把小黑板搬到台上,教师一一介绍。
41. 引导幼儿说一说为什么同样一分钟的时间,我们每一组的小朋友做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42. 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说了,也找到了一部分原因。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43. (五)游戏“一分钟”系鞋带。
44. 介绍游戏玩法。
45. 师:接下来我们要来玩好玩的“一分钟”系鞋带游戏了,等一下请大家同时把鞋带打开,听到老师说计时开始时大家同时系鞋带,现在先把鞋带打开,准备好了吗?开始。(播放背景音乐。)
46. 幼儿系鞋带,交流一分钟内完成任务的情况,教师帮助幼儿统计在一分钟内系好鞋带的人数。
47. 幼儿再次游戏,同样统计完成任务的人数,并对前后情况进行对比。
48. 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都说得很好,做事情要专心,要抓紧时间,不拖拉,这样就能更快了。
49. (六)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懂得珍惜时间。
50.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尝试了一分钟内可以系好鞋带,一分钟可以穿20颗珠子,一分钟可以夹10个玻璃球等等,知道了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拖拉,认真地完成,珍惜每一分钟。
51. 活动反思
52.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感受时间和生活节奏的关系。这次活动的内容选择符合本班幼儿的现有水平与需要,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贴近幼儿的生活,并能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活动的准备方面能准备充分,材料经济实用,都是一些平时常见的物品如弹珠、回形针、鞋子等。整个活动环节层次清晰,每一环节的目的明确,而且能层层推进。活动的形式多样,能注重个人、小组、集体的多种形式合理组织。教师能启发、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并能及时的小结,帮助幼儿梳理、提升经验。幼儿对本次活动非常的兴趣,能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并认真地操作。但是由于个别幼儿操作时拖拉的现象,导致整个活动所用的时间过长,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可以更紧凑一些。
53. 重温规章制度,拟定新学期打算。
54. 教学时间:
55. 一课时
56. 教学过程:
57. 一、常规教育
58. 重温《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59. 作息时间的安排:早上清洁时间、早读时间、午自习时间、放学时间、作业时间,并严格按照科学的作息时间(强调必须遵守)。
60. 集体活动: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61. 早读:书本教材、按学习进度读书、背诵。
62. 课前准备:按课程表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相关书籍齐全。
63. 上课听讲:坐姿端正、积极思考、发言大胆、不影响他人学习。
64. 下课活动:注意安全、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上下楼梯不拥挤,课间不得在过道、走廊上追逐打闹、高声喧哗,不玩危险游戏,不疯赶打闹,不爬栏杆、云梯,做有意义的课间活动。
65. 集合整队:快、静、齐。
66. 午读:课外阅读资料,成立图书角,完成有关阅读习题。
67. 放学要求:按时回家,不进"三室一厅",不结伴玩耍,注意交通安全,严格站路队回家。
68. 二、安全教育
69. 不要将危险物品带到学校,美术课需要的小刀,不要随便拿出来玩。使用时要小心,以免受伤。
70. 下课活动时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上下楼梯不拥挤,走右边,不要跑。不趴在走廊外的栏杆上。不玩危险游戏,不疯赶打闹,不爬栏杆、云梯,做有意义的课间活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71. 走出校园也要注意交通安全。(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饮食安全(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不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和油炸的食物: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同学们我们要将安全知识时时记,注意安全处处提。
72. 三、卫生习惯:
73. 教室里将桌椅摆放整齐,抽屉内无杂物。地面无纸屑,教室墙壁、桌面无乱贴乱画痕迹。值日生将黑板擦净,讲台上的物品摆放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