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2 16:17 5
1. 教学过程:采用直观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 课后调查市面上来自日本的产品。
3. 布置作业:
4. 论、交流的意义,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
5. 「活动一」:创设情境组织辩论:是“地球还是水球?”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讨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6. 结论:护坡林带使水土留在坡上,清水长流。
7. 了解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和环境意义;能在世界森林资源分布图上找出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了解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方法。
8. 设计意图:文字与图结合,分组抢答辨认。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并做到生生互动。
9.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能力,以课堂活动等形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0. 位置:
11.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12. 每年每公顷松林能滞留粉尘34吨。
13. 导入新课:
14. 提出问题:观点A:应该继续称我们居住的家园为“地球”;观点B:应该把地球改为“水球”更为准确?
15. 各组代表提问本组成员进行抢答: (
16. 选五组代表,分别演示将课件中的大洲和大洋名字,用鼠标拖动到相应的位置上。规定当某一组代表演示时,其他代表转身不看。看哪个组完成得好。
17. [提问]“除以上指认的四大岛屿之外,还有哪些属日本的岛屿或群岛?”
18. 三、森林的利用:
19. 讲授新课:播放有关森林的纪录片,提问:森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20. 显示多媒体动画示意图3(世界森林资源的分布):
21. 知识与技能
22. 日本具有(多山、多火山、多地震)特点。
23. 教师提问: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
24. (一)知识与技能
25. 森林的环境作用。
26. [看富士山图]指定学生朗读图旁的'说明,并帮助学生分析富士火山的景观特点及其成因。(富士山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圆锥形--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温泉--地下热能的表现,积雪--海拔高,山下植物繁茂--气候温湿、土壤肥沃。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象征,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27. 教学过程:
28. ③分别说出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亚洲、欧洲、非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29. 拼图游戏:用大洲轮廓图各组进行七大洲的位置排序。(评出最快的组奖励)
30. 展示《日本空白图》作背景,给出日本的人口数量、面积,计算日本平均人口密度。说明日本人口有什么特点?(人口稠密,平均密度为337人/平方千米,这说明日本具有地狭人稠特点)。
31. 全部砍伐,以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
32. 由学生表演小品:由学生事先排练,角色有森林法官,被告:人类,原告:森林,森林动物,森林其他植物,地球气候,表现在当今森林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带来的影响:每年都有大面积的森林被砍光,而植树更新的面积却很小,热带雨林正以每分钟50公顷的速度消失,热带雨林如果消失,不仅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全球气候也将受到影响,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将失去调节作用;许多野生动物丧失理想的栖息地,导致一些动物的灭绝。由于森林的破坏,环境污染和人类的滥捕,每天至少有一种生物灭绝。
33. 展示《日本》图,观察日本海岸线及主要海港分布,总结出日本(海岸曲折,多良港)特点。
34. 一、森林的作用(板书)
35. 重在培养学生认识一国的地理位置、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等地理内容的方法。
36. 板书设计:
37. 【教学难点】
38. 「活动四」:以“分组讨论”形式完成下列问题。
39. (拓展延伸)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的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是无数的科学家及像杨利伟这样的航天英雄拼搏奋斗和科学探究的结果,地球还有很多未被人类认识的领域,需要你们不断努力学习,为将来去发现和探究打下基础。
40. 通过小品,使学生认识到:森林慷慨地向人类贡献着它的一切。但它却得不到人类应有的保护和抚育。当前森林资源面临的严峻问题,以及森林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其保护森林资源的自觉性。
41.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地图掌握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
42. [提问]“你掌握了认识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了吗?”
43. ②分别说出太平洲、北冰洋沿岸各有哪些大洲?
44. 显示多媒体动画示意图1:(护田林带防风动画示意图)注:图中沙尘应该和风画在一起,为表示清楚而画在上面,线的疏密表示风的强弱。沙尘的多少受风力大小的制约。
45. 通过上述的填图,使学生知道:森林具有调节大气成份,净化空气,增加空气湿度;因而,它被称为“环境的肺脏”。
46. 学生看世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讨论后各组代表订正答案,并选出优秀小组)
47. [教师讲授]日本是多震国家,在防震减灾方面,日本作了大量工作,如日本民居与现代建筑都强调抗震功能。在预报上,日本在可能发生大地震的地区安装地震速报器;在思想上,日本不断进行地震教育宣传与演习,并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全国防灾日。
48. 教学难点:
49. 「活动二」:采用“分组抢答”的形式,理解有关概念。
50. 指导学生利用比例尺,在东亚的政区图上量算北京至东京的直线距离。使学生在了解日本的位置范围的基础上,了解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
51. 城市、人口、面积
52.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3. 读世界地形图,找一找,想一想,不同的大洲一般以什么作为分界线?
54. [提问]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山,而且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指导学生分析"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日本所在的位置--亚洲东部边缘,正处在亚欧和太平洋二大板块的交界处。由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隆起成山,而且地壳很不稳定,使日本多火山地震。据测量日本正在向我国沿海靠近。)
55. 新课
56. 学生回答:被森林阻滞后,泥沙逐步沉积在坡上。
57. 「活动五」:组织全体学生动手参与,用“简单几何图形”在一张白纸上进行“一笔画世界”的绘图比赛。(可选几幅画的较好的让学生传阅,给予鼓励)教师巡视查阅后,并引导学生对照找出自己图中的问题进行校正。
58. 森林的环境作用,森林破坏情况及产生的严重生态问题。
59.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6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开始注意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各国制定有关政策,鼓励人们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发展替代林和速生林,并用遥感技术监控森林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