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2 15:22 11
——开启地理教学新篇章
1. 学生活动澳大利亚的半球位置是东半球和南半球;纬度位置是热带和南温带;海陆位置是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请一位学生回答)
2. 指导学生读图:澳大利亚地形图上找出墨累河──澳大利亚最大河流,北艾尔湖──地势最低,澳大利亚盆地──大自流盆地。
3.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4.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5. 分析莱茵河、多瑙河
6. 特点:
7. 出示东非大裂谷的PPT,指出东非大裂谷是世界最大的裂谷。被称为地球的伤疤。处于板块交接处(撕裂状态,以后会形成新的海洋)
8. 引导学生分析农牧业与地形的关系。(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积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天敌,可以四季放牧。地形不同,放牧的方式和发展农业与牧业也不同。)
9. 指导学生按照以前所学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河流特征、气候特征。
10. 展示汇报通过探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地图知识的必要性。
11.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12. 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非高原。
13. 师:多媒体回放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牧场、工矿业、城市等景观图。
14. 讲解比例尺与表示范围以及地理事物内容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难点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15. 第四节澳大利亚213
16. 1图上距离1厘米,实际距离500米,比例尺是多少
17. 师生活动:进入梁子博客日志非洲动人的歌舞风情,介绍非洲古老的文化,能歌善舞,尤其擅长击鼓,非洲鼓被称为会说话的鼓。 这里是现有的7亿人口中90%以上是黑种人,被称为黑非洲。
18.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的人民充分利用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并且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也很高。下面看一段录像,了了解一下自动剪毛、机械化耕作的农场情景,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9. 分析1:澳大利亚很早与其他大陆分离,大约在6500万年前,长期孤立,海洋阻隔了生物的传播,致使大陆上没有其他动物与它们进行生存竞争,动物缺少天敌;澳大利亚形成后没有发生过大的褶皱运动,地壳一直比较稳定,自然条件比较单一,故动物进化缓慢。
20. 西班牙——阳光灿烂的海滩、精彩的斗牛表演
21. A、北非 B、北美 C、欧洲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22.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3. 出示气候图: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及适于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24. 观看影片欣赏动物,感悟澳大利亚生物的古老性和原始性,萌生探究澳大利亚生物原始性的欲望。
25.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6.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27. (四)总结:
28. 承转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的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
29.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30.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千年古都”罗马、庞贝古城、狂欢节
31. 教师总结澳大利亚人剪羊毛基本都是用机器协助去操作,效率大大提高,因此体现了机械化程度高,耗用劳动力少的特点。这些羊毛修剪出来以后一些用于出口,一些用于深度加工,形成一定的产业链,因此也体现了澳大利亚养羊业的产业化程度也高。
32.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33. 通过七年级上半年地理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
34.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35. 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36.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37. 分析2:南极大陆由于自然条件太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没有留下大量的特有生物。
38. 学生从书中找出该区的海陆位置(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太平洋、西濒大西洋。)
39. 乙图中,台湾岛地图的比例尺的表达方式为 式,转化为数字式为 ,用文字式表达为 。
40. 能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应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实地距离,明确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熟悉常用的图例;
41. 二、课时安排:第1课时
42. 向____(方向)迁移。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师引导点拨:图例是对地图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1尝试对照课件或课本自学本部内容
44. 1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的位置与领土组成,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原因,以及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情况。
45. 2教学难点:澳大利亚适合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46. 长达数百年的殖民统治,使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成为少数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许多国家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形成单一商品经济,这对本区经济发展十分不利。
47. 教师总结这些动植物是一直以来就存在于澳大利亚大陆上,体现了古老性和原始性;并且这些动植物在其他大陆上也没有,所以体现了特有性。
48. 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建立在丰富的矿产资源之上的,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由于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有人称澳大利亚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49. 教师总结桉树被称为硬木之王,金合欢也是澳大利亚国徽上的植物。
50. 板书设计:
51. 四、重点、难点:
52. 教师提问大家看到了哪些动物澳大利亚国徽上的两种动物是什么
53. 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54. 学生活动此时学生会七嘴八舌的讨论需要带的东西,厚的衣服、地图、钱、护照等。
55. 教师提问牧羊带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主要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56. 欧洲西部的各个国家所具有的自然地理特征简单易记,但是欧洲西部在世界上最突出的地位还在于欧洲西部的经济和旅游业。
57. 教师讲解:根据区域学习的一般方法,要了解一个区域,首先要明确它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中部以南的非洲部分。
58. 教师小结:过分依赖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出口,形成单一商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59. (设计理念:通过国旗、国徽,尤其是国徽上的两个动物,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60. 期末复习418-19
61. 期末考试20
62. 4了解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环境(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
63. 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上来为我们讲述。
64. 初中七年级地理《地图的阅读》教案设计相关 文章 :
65. 承转:下面我们继续走进梁子的博客,看一下梁子笔下黑非洲的风土文化和经济发展状况。
66. ②同样是输往西欧各国,航线A和航线B的差异何在为什么不是所有的油轮都选择最短航线 (小结) (点拨)虽然航线A比航线B近,但苏伊士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河道,通航能力有限。
67. 承转: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热带草原地区,农作物的生长主要靠湿季丰沛的降水。正常年份,风调雨顺,农业能获得好收成,而有些年份,湿季缩短或持续干旱,导致粮食减产甚至绝产,出现灾荒。有人称非洲为饥饿的大陆,这与它的气候是密切相关的。
68. 三大人种,什么人种最多黑种人占多少(85%)黑种人是三大人种中最少的人种,以我们的眼光来看,是长得比较难看的人种。人类的生存要适应自然,而非美丑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