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2 03:22 5
天地有序,道法自然。万物共生,秩序至上。在这宇宙的洪流中,道法自然,秩序永恒。让我们共同探索天地间的奥秘,探寻那道法自然的真理。
1.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2.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章
3. 或许除了《道德经》之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威尔杜兰
4.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道德经》
5.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6.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8.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9.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0.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
12.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3.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14.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5.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6. 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辩若讷,大美若臭,大善若恶,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贤若痴。
17.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挫折而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只要精神不倒,敢于放手一搏,就有胜利的希望。西点军校前校长伊.L.班尼迪克
18.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9.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20.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1.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22. 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23.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24. 海尔的每年都是一个马拉松长跑,每天都是一个百米冲刺。如何做事有一个老师孔子的《论语》如何做人有一个老师老子的《道德经》如何参与经营进入市场,还有一个老师孙武的《孙子兵法》。
25.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6. 离校数载,师恩永记心。教书似严父,育人胜母亲,扎我知识根,传我道德经。迈上人生路,登上成功门,饮水应思源,做人不忘本。敬祝恩师年年行好运!
27.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8.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9.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章
30.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1.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32.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33.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4.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5.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6.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37.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8.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39.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⒃。我愚人之心也哉⒄!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镦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40.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41.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42.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ile/我只有在工作得很久而还不停歇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的精神轻快,也觉得自己找到了活着的理由。契诃夫
44.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45.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46.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4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48.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9.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50.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51.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52.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53.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颡;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质真芳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54.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55.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56.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57.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58.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9.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60.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61.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62. 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63.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
64. 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65.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66.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7.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68.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老子.道德经》
69.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