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1 20:17 14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校园垃圾分类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基于“2024校园垃圾分类活动总结合集”,探讨校园垃圾分类的实践与成效。
1. 一、经验与成效
2.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3. 从教育局到全市各乡镇办事处中心校、全市315所中小学学校幼儿园都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各单位都明确了一名班子成员专项校园生化垃圾分类工作,明确了一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做到到岗、到位、到人,不留死角。
4.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5. 教育系统各单位通过召开动员会、推进会、下发专题文件等形式扎实推进教育系统校园生活垃圾工作。通过广播、互联网、微信工作群、家长群、钉钉工作群、标语、电子屏、党务、校务公开栏、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每学期开展一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演讲比赛和校园生活好垃圾分类专题劳动教育活动等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师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以大力普及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推进校园生活好垃圾分类工作持久开展。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将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与健康教育、科学教育、德育工作相结合,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向全市各学校发放和张贴《郑州市居民垃圾分类指导书册》《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等材料,让学校以更生动直观、图文并茂的形式和更规范的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今年以来,各单位共发放生活垃圾分类宣传页15万页,宣传手册5685份,举办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演讲比赛300多场,手抄报8万多张,在全市校园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6. 加大投入,注重实效
7. 加大投入力度,积极落实垃圾分类经费保障。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共投入资金51.15万元,购置可移动式生活分类垃圾桶1226个,固定式生活垃圾分类果皮箱362个,生活垃圾港湾(小木屋)9个,设置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栏、文化版面391块,组建垃圾分类引导员187人。各学校都成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组织,出台了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全市园315所中小学、幼儿园8236名教职员工和90631名学生全员参与到校园圾分类工作,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已经实现了全覆盖。目前,全市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步入正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8. 建立制度,完善考核
9. 建立健全完善了月巡查、季汇报、学期总结评价的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以制度化推进校园生活好垃圾分类管理常态化。各学校幼儿园按要求将校园内所有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分类标志进行布置,设立垃圾集中归集点,建立、完善校内生活垃圾分类台账制度。对于易腐垃圾和厨余垃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到“日产日清”。采取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针对全市校园生活好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检查、督导、评比和表彰;出台文件,明确该项工作纳入到学校和教职员工达标评先、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年度考核项目;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生活好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使该项工作走向常态化、制度化,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能落实。
10. 二、存在问题
11. 一是校园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比较单一,其中果皮、塑料及废纸等生活垃圾占据的比例比较大,而土渣、布类等生活垃圾相对比较少,大多数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还比较欠缺。
12. 二是个别学生存在着“你不分我也不分”、“在学校分,在家不分”等错误观念,导致校园生活垃圾分类仅仅成为一句空话,而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13. 三是目前,无论是清洁工,还是学校的学生与教师均存在着生活垃圾分类不准确、不科学等问题,突出表现为由于垃圾分类知识匮乏而不分类或乱分类、垃圾分类不彻底、垃圾收运不规范等问题。四是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具有长期性,每年学校都会招收新生,如果无法及时做好宣传工作,新生不了解校园垃圾分类知识,不仅会污染校园环境,还会对师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学校现有的宣传途径与方式略显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宣传的效果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14. 三、下步打算与对策
15. 一是扎实推进实现校园生活垃圾分类进学校、进班级、进课堂。
16. 首先,应当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进行贯彻落实,并积极开展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使师生能够共同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当中。另外,还应当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针对“垃圾分类”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可以通过校园宣传栏、广播、黑板报等媒介,也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小品等多种形式,对垃圾分类知识进行宣传与普及,实现校园生活垃圾分类进学校、进班级、进课堂,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还能促进其形成良好的生活垃圾分类习惯,以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
17. 二是增加垃圾回收设施。学校要适当增加垃圾回收设施的使用数量,并对其进行合理布局。每个教学楼与宿舍楼上都设立垃圾分类投放设备,以确保从源头上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另外,还应当在公寓中设置专门的电子垃圾回收点,以分离普通垃圾及有毒有害垃圾。除此之外,还应当设置一个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投放点,为清洁工投放垃圾及其分类处理提供一定的便利。
18. 三是建立健全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模式。
19. 尽可能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科学的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模式,使学校与生活垃圾处理单位之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寄宿制学校,学校要为宿舍配置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监管宿舍,并集中宿舍分类的干湿垃圾,再由垃圾处理单位定期负责对其进行清运。
20. 一、活动制定
21. 由学校大队部负责撰写“垃圾分类我先行”教育实践活动。整合学校开展的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公民意识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将垃圾分类系列活动纳入美丽学校创建工作中。
22. 组织开展晨会,以“垃圾分类在我身边”为主题在周一晨会时间,一小品加解说的形式为全体学生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开启了垃圾分类活动的大门。
23. 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主题班会。各中队辅导员组织三至的队员以“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我先行”为主题开展少先队活动,会中主要以垃圾分类知识介绍,进行垃圾分类,及相关系列活动为主,以促进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同时要求队员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家人或周边人一起行动起来。
24. 通过活动,队员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且也能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
25. 组织少先队员以雏鹰假日小队的形式开展活动。活动主要在队员家中开展,要求队员与家人一起做好每天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工作,并对每天的垃圾产量及垃圾减量小妙招进行记录。活动中,队员们积极参与,纷纷记录下自己的垃圾减量小妙招,并利用课余时间在队员之间互相介绍,互相学习,完善自身的垃圾减量小妙招。
26. 除此之外,队员们还走上街头,走进小区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向路人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行动中。通过活动,队员们对于环保的意识也越来越强,校园也变得更加整洁。
27. 垃圾分类设施进校园。为了更好地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学校为每个班级、每个专用教室、每个楼层均配备了垃圾分类专用垃圾桶,并且在垃圾房设置了垃圾分类介绍展板,让我们的学生时刻都有垃圾分类的意识,知道自身的责任。
28. 做好“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我先行”系列活动宣传报道工作。注重活动过程性材料积累,动员全体师生利用身边的各种丰富的媒体渠道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这也让更多的家长成为我们的宣传者,让活动开展更加扎实有效。
29. 二、工作反思
30. “垃圾分类”是很有意义也很必要的,但由于长久以来观念的影响,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忽略其意义。因此,在学校大力开展此活动是有利于学生正确观念形成的,并且能够同学队员的行动去影响身边周围的其它人。
31. 在活动中,相信无论是学生、老师、家长甚至是一些看见学生宣传的成人有所认识,有所收获。我们会继续为更好的环境而努力。
32. 一、垃圾分类宣传教育落实情况
33. 利用班队课对垃圾分类进行宣传,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34. (1)知道分为四类垃圾:可回收垃圾(蓝色垃圾桶)、有害垃圾(红色垃圾桶)、厨余垃圾(绿色的垃圾桶)、其他垃圾(灰色垃圾桶)
35. (2)并了解我们日常生活的垃圾,应该怎么分类
36. (3)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
37. (4)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营造优美校园环境。
38. 同学们绘制手抄报、黑板报。
39. 利用学生集会进行垃圾分类知识问答。
40. 把下去收集的垃圾依次进行投放,把知识学以致用。
41. 垃圾分类贯穿于日常生活中。
42. 二、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落实情况
43. 学校购买了5个垃圾分类的垃圾桶。
44. 在校园环境中,有相应的环保绿色标志。
45. 设置了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
46. 三、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
47. 经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学习,大多数老师和同学对垃圾分类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此次活动也获得圆满成功。但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
48. 同学们对于垃圾分类的'概念充分了解,但是在真正投放过程中仍然存在放错或乱放的情况。垃圾分类我们要让他养成一种意识,养成一种习惯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9. 在垃圾分类过程中,校园中多数是可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学生比较迷茫。针对这两部分垃圾,我们可以专门为这两种垃圾设置一个专门的大的垃圾桶。
50. 我校几乎是农村孩子,孩子们在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但是一回到家又被打回原形。所以,针对此情况我们要想让垃圾分类落到实处就必须从学校、家庭、社会进行普及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子垃圾分类问题才能有效得到解决。
51. 一、宣传工作
52. 在本次主题教育活动期间,xx小学首先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利用学校的校园网、宣传板、LED电子屏幕循环播放宣传标语进行宣教,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切实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53. 二、设立垃圾分类领导小组
54. 学校设立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有明确的分管领导、责任人、清洁员等,制定校园可回收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利用升旗仪式向全校师生发出垃圾分类的活动倡议,介绍校园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布置落实垃圾分类的具体活动安排。在校园、班级、办公室、食堂等地按要求严格设置分类垃圾桶,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可腐烂的厨余垃圾等,引导全体师生及家长抵制乱丢乱扔,并树立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
55.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活动
56. 在各班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活动。如:开展“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垃圾分类主题班会、举行绘画、手抄报设计比赛、利用废旧可回收的垃圾制作艺术作品等等。同时,各班实行垃圾分类回收积分制,学生定点定时回收废弃的可回收垃圾,每周统计上报。每周进行一次垃圾分类情况总结,对不进行垃圾分类的学生和现象进行批评指正,对垃圾分类到位的学生进行奖励。并且,鼓励每个队员争当小小记录员和监督员,准备一本记录册专门记录每位家庭成员的垃圾分类执行情况,互相监督,创造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57. 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做下去,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相信,xx小学全体师生和家长必将共同努力,提倡低碳环保,享受绿色生活,为创建文明城市、美丽家园作出更多的努力!
58. 加强了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学习从而更好地履行职责,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对工作的完成能够起到很大帮助,至少我便通过知识的学习来了解如何更好地将垃圾分类处理,从判断垃圾的类型以及打包等处理方式都需要自己去了解,对于废弃电池以及碎玻璃等垃圾都要做好相应的标注,将垃圾进行统一回收以后再来进行分类会浪费不少精力,毕竟分离混合在一起的垃圾是很耗费精力的事情,届时只能统一采取掩埋或者将其焚烧的做法,既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会对污染现有的环境,尽管能够在环境治理取得一定成果却也存在不少污染的现象,了解垃圾分类对治理环境的作用则很重要。
59. 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去从而保护了身边的环境,得益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导致校园各处都配置了垃圾分类的专用箱,再配合老师的教导让我们明白垃圾的种类以及不同的处理方式,因此我在丢弃生活垃圾之前都会先进行打包处理,而且在进行校园大扫除的时候也会做好卫生清理工作,将校园环境打扫得一尘不染从而展现良好的形象,每当此时也会让我对垃圾的分类处理的成果感到充实,毕竟这是通过自己与校内师生们的努力获得的成果,我也应当予以坚持从而通过这项工作的完成扩大影响力。
60. 努力宣传垃圾分类的现实意义从而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其实从很久以前我便明白环境治理问题仅凭少部分人的努力难以成功,其实通过各地多年来的宣传导致很多人都知道乱扔垃圾可耻的道理,可即便如此依旧有人知错犯错从而给环境治理造成很多困扰,这种现象的本质在于大家对垃圾处理的问题认识不够深刻,即心存侥幸地认为觉得偶尔乱扔不会造成严重影响,这便需要自己积极进行宣传从而让如何进行垃圾分类被更多人得知。
61. 垃圾分类是长期性的工作从而需要做到坚持不懈,所以我会继续做好这项工作并引领更多人参与其中,希望随着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能够让这项工作取得理想的成效。
62. 一、活动宣传
63. 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先开展了宣传期,由各班的班主任召开班会学习垃圾的分类,要保证每个同学都能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在校园中我们在宣传栏更新了垃圾分类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学习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同时我们还进行了新一轮的黑板报评比,让同学们能更加深刻的了解垃圾分类。
64. 在这个阶段,可以看出有不少的同学都是非常有兴趣的,毕竟现在垃圾分类将逐渐成为主流,对生活有关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在生活中已将逐渐开展了垃圾分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