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1 19:56 8
开启音乐之旅,探索创新教学方案!
1. 知识目标:
2.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丝竹乐的基础知识、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爱好。
3.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之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它们之音乐风格的原因。
4.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5. 能力目标:
6. (1)、让学生在民间丝竹乐欣赏中感受丝竹乐的艺术美,提高对民间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
7.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在课外自觉的去查阅、收集有关丝竹的资料,懂得民乐的同学,能够自己组成一个民乐队来演奏,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8. 情感目标:
9.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10. 教学重点:
11. 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之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它们之音乐风格的原因。
12. 教学难点:
13. 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辨别。
14. 教学方法:
15. 聆听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
16. 教学工具:
17. 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18. 教学过程:
19. 一、组织教学:
20. 上课礼仪
21. 请几位懂得民乐的同学上台表演一段民乐合奏。
22. 二、导入:
23. 同学们刚才看到了这几位同学的表演,精不精彩?(生:……)。那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几位同学在表演中分别使用了哪些乐器吗?(生:……)。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有二胡、笛子。
24. 中华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乐器种类众多,刚才同学们看到几位同学表演中使用的乐器只是我们众多民族乐器中的一小部分。同学们那么还知道中国的哪些民族乐器呢?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乐器的种类及划分吗?(学生讨论回答,老师做补充)。
25. 民族乐器的种类及划分:
26. 吹:指吹管乐器有笛子、萧、唢呐、管子等等。
27. 拉:指拉弦乐器有二胡、板胡、中胡、高胡、京胡等等。
28. 弹:指弹拨乐器有琵琶、筝、古琴、三弦等等。
29. 打:指打击乐器有大鼓、小鼓、大锣、小锣、钹、碰铃、木鱼等等。
30. (通过观看投影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这些乐器的印象。用屏幕上显示的乐器图片以及相应的乐器音色文件作对照,重点对比二胡与高胡的音色)。
31.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我们都知道民乐演奏有独奏和合奏,那你们知道民乐合奏有哪几中形式呢?(学生讨论回答,老师做补充)。
32. 民乐合奏的基本形式:
33. 清锣鼓乐:打击乐器合奏。
34. 吹打乐: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
35. 弦索乐: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合奏。
36. 丝竹乐:拉弦乐器和吹管乐器合奏。
37. (通过观看投影,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民乐合奏的形式)。
38. 刚才几位同学用二胡和笛子表演了一段非常精彩的民乐合奏,那么同学们能告诉我这是属于民乐合奏的哪种形式呢?(生:……)。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是属于丝竹乐。因为它是由拉弦乐器和吹管乐器一起合奏的。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吹打乐和清锣鼓乐这两种民乐合奏的形式,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种民乐合奏的形式——丝竹乐。播放投影,引出课题:《丝竹相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9. 三、授课:
40. 课本里选用了丝竹乐的两个乐种,一首是江南丝竹《中花六板》,一首是广东音乐《娱乐升平》。今天我们通过这两首乐曲的学习来了解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联系及区别。
41. 江南丝竹
42. 江南丝竹流行于上海市以及江苏南部,浙江西部的民间器乐乐种。其乐队有“丝竹板”和“清客串”两种。前者是专业性的后者是爱好自娱性的。江南丝竹所用的乐器以民族乐器为主,辅之以轻型打击乐器。如二胡、琵琶、扬琴、三弦、笛、萧、板、鼓、铃、木鱼等。江南丝竹的乐队编制可大可小,大者十数十人,小者一二人、一丝(二胡)一竹(笛子)即可。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大多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为主有时也表现得较为粗犷。其乐曲内容表现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欢快性格,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江南山清水绣的美丽风貌。花(加花)、细(纤细)、轻(轻盈)、小(小型)、灵(灵活)江南丝竹典型的风格特征。
43. 有一首古诗赞扬丝竹乐:“一曲丝竹心已醉,梦听余音夜不寐,内中奥妙谁得知?仙乐霓裳人间回。”从诗中可以看出,江南丝竹早已为人们喜闻乐见。
44. 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首非常优美的.江南丝竹《中花六板》。
45. (1)、播放《中花六板》并且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以下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