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1 17:12 7
春风轻拂,喜庆团圆。烟花绽放,笑语欢歌,共享美好佳节。
1. 玩着玩着,我突然问妈妈: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呢?“妈妈回答道:”那是古人为了吓跑年。“”年又是什么东西呀?“”年是一个怪物,他既吃飞禽走兽,还吃大活人,它总是在每年12月份的最后一天出现,而年却害怕红色,怕光,怕响声。于是人们为了吓跑年,就想到了放鞭炮。“啊,原来如此呀!
2. 除夕后,小孩忙的不亦乐乎——红包来了!人们开始休息,买鱼,渐渐恢复以往的样子。
3. 在新年的那一天里,我早早的起床,走在街上,早已被这热闹的景象所感染,我真是闻到了一股浓浓的“年味儿”,大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展现眼前:红对联,红灯笼,鞭炮……数不胜数,目不暇接。家家户户都贴上对联,红灯笼。做好了准备迎接着新的一年。过年最开心的当然要数我们小孩子了,女孩子过年当然要穿漂亮的裙子,红靴子。一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像个“娇美公主”,但是我还是觉得最有年味的还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包饺子。
4. “吃水饺了”哥哥一声“尖叫”把我从热闹的烟花中拽了过来。
5. 我沉默了,过了好久,我才艰难地、慢慢地说出了几个字:“行,我同意!”
6. 春节的习俗可真多呀,有吃饺子、放鞭炮、贴对联,还有吃年饭。
7. 领完红包,热闹的春节还在继续我们就开始挨家挨户的拜访。到了一家,互相新年问好,祝福他人,还可以让小朋友拿几颗糖。这与亲戚间拜访不一样,这里过两三分钟就可以去另一家了。大街小巷随时可以遇到欢声笑语的人们,他们互道祝福,有说有笑热热闹闹。就这样热热闹闹的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新的一年就在眼前了。
8. 烟花可真多呀!有五彩转盘,有音乐喷泉,有钻地鼠等等,看的我和哥哥眼睛都花了不知道该买哪一个。最后我买了一个音乐喷泉,一个钻地鼠,还有一个花炮大王。音乐喷泉刚点燃随着美秒的音乐五彩的火焰从炮筒里喷出,就像一朵盛开的菊花,又像是喷出的水珠,真漂亮!接着是钻地鼠,一只机灵的小老鼠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一转眼就溜不见了。最后上场的是花炮大王,彩球从花筒里冲出在天空绽放出一朵美丽的菊花好没呀!
9. 这个年比以往年过的都开心,我喜欢过年!
10. 汪颖16岁,一个正值青春的花季少女,就读浙江经济贸专修大学,2014年被宁波李惠利医院诊断出是“淋巴结细胞白血病”,这对汪颖家庭可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汪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妈妈在舒家上班,爸爸是农民,汪颖生病,妈妈辞掉工作在医院照顾,爸爸到处向亲戚借钱,医药费已经花了6万多,下一步医疗费还没有着落。
11. 我和老爸去了奶奶家,奶奶家的门前已经贴上了对联,该放鞭炮了,我们点燃了鞭炮,只听见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奶奶也在厨房里忙活了起来。包饺子,奶奶最拿手了,奶奶熟练的和起面来, 她又把和好的面分成了许许多多的小面团,把小面团压成小面饼,再在小面饼上放上肉馅,饺子就包好了。老爸大声喊到:“吃年饭了!吃年饭了!”我飞快地跑进屋子里,拿起筷子,夹起饺子就往嘴 里放,哇!好香啊!热乎乎的饺子流出来一点香香的肉汁,送来一阵阵年的味道。
12.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所以过的分外热闹。一大早,人们就早早的起来,在门窗上贴上红红的对联和年画。街道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有卖灯笼的,卖春联的,还有买各种烟花爆竹的。街道成了大卖场。许多店铺都关门了,只有少数几家还在营业。中午,人们开始准备晚饭,好在晚上做出一桌满汉全席。从下午开始,你的耳边就会不断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直到凌晨左右,从不间断。晚上,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喝酒谈笑,鞭炮声、谈笑声汇聚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动听的交响乐。
13. 吃完饭后,爸爸送走了他们。望着他们,我仿佛看到了进入“一中”的希望!
14. 最热闹的莫过于元宵节了。这一天,家家户户吃汤圆。汤圆有各种馅儿:芝麻馅儿、核桃馅儿、豆沙馅儿。口味丰富多彩、不一而足。这一天,还要猜灯谜。猜灯谜从宋代起源,一直流传至今。每年县城都会举行猜灯谜活动,无论男女老少均可参加。举办活动时,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的谈论声、广播声汇成了一股声音的流,这股流为春节增添了几分别样的色彩。晚上,人们还会在空旷的场地燃放孔明灯,当一盏盏寄托着美好心愿的孔明灯飞上天空时,每个人的心愿仿佛都得到了满足。
15. 除夕过后,就是初一了。初一这一天,大多数人都会走亲访友,去亲戚朋友家拜年。
16. 这个春节,我吃着自己参与蒸的糕,觉得年的气氛格外浓烈了。
17. 春节真热闹呀,我真想天天过春节。
18. 过春节真开心,天天可以放烟花。
19. 晚饭时,我爸爸得知我姑父是一名优秀教师后。立即请“谢老师”辅导我的语文。我听了,一双眼睛瞪着老爸。可他装做没看见。一个劲地问“谢老师”关于作文的问题。还让我拜“谢老师”为师,我听了这话心里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但转念又一想:如果他真的`可以帮助我提高语文成绩,那不是更好!于是我同意了爸爸的话。可事情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谢老师”要求我每天写一篇作文。
20. 春节是大人的节日,更是小朋友们的节日,不仅能穿新衣、新鞋,还是能放鞭炮。儿童玩具、鞭炮摊上更是异常热闹,孩子们来了一拨又一拨,买走喜欢的玩具、中意的花炮,留下一片欢声笑语。
21. 每一年春节前几天,人们都要忙得不亦乐乎呢!写对联,贴对联;包饺子,吃饺子;在屋外放一连串的鞭炮。到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的热闹景象。盼呀盼,终于,把春节盼到了。
22. 春节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它蕴含了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习俗。我爱家乡的春节,更爱我美丽富饶的家乡!
23. 奉化牵手志愿者联合慧慧烘焙发动对西坞白血病女孩汪颖义卖义捐活动。
24. 春节,如此热闹,不愧是中国传统节日之首!
25. 春节真是别样的热闹!春节真是我最留恋的节日!
26. 我不禁也想献出一份爱心,从包里拿出平时剩余的零花钱,看看妈妈,说:“妈妈,可以吗?”妈妈笑着,点点头:“当然可以啊,你奉献了你的爱心,为汪颖传递了正能量,何乐而不为呢?”我笑着拿着钱,走到捐募箱钱,双手握着钱,小心翼翼地把钱放进捐募箱,把我的爱心投入到正能量中,加入到他们的志愿军团。
27. 我吃饱喝足了,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做梦都梦到过年的情景。
28. 两个小时内善款达15760元,这不仅仅是一种爱心,而是一种奉献的正能量。
29. 饺子上桌了,我夹了个“畸形”饺子,慢慢品尝起来,喏!浓浓的鸡汁儿直喷入我的口中,香甜的味道在我的口中回味着,我真感受到了一股暖流诵入到我的心头,这就是我品尝到的“年味儿”!
30. 我们天天称呼这个节日为过年,那么,“年”是什么呢?在古人眼中,年可不是什么“快乐,美好的事物”,而是一个可怕,邪恶的化身。它就是怪物“年”。它象征着霉运,厄运,会为人带来灾厄。而一年之末,同时也是一年之首,人们也要赶走这个“倒霉蛋”了。
31. 广场上的人可真多啊!他们有的在放鞭炮,有的在放礼花,还有的在放箱子炮?,那些礼花可美啦!它们有的像火红的桃花,有的像紫色的丁香花,还有的像雪白的雪花,伴随着刺耳的呼啸声在空中绽放飞舞??
32. 今年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祭了祖,然后和我姑父家一起吃晚饭。
33. 天还没亮,爸爸就叫我起床,我迷蒙的睁开眼,突然想起来,今天是春节,马上穿上衣服。这是爸爸跑过来说:“赶紧捂住耳朵,放鞭炮了!”
34. 我爱春节!
35. 今天一大早就起床了,赶紧刷牙、洗脸,然后蹦蹦跳跳跑下楼,看见爷爷就问:“爷爷,有没有准备好了?”爷爷笑着说:“瞧把你急得,还没有好呢!”“那要到什么时候才好呢?”我有点迫不及待。“马上好啦!”爷爷边回答边走进了厨房。只见爷爷双拿着一袋加工好的米粉,小心翼翼地倒入早已准备好的竹匾中,接着把“堆”成的山的米粉散开,然后倒入准备好的红糖水,红糖水就像调皮的孩子,在米粉上打着滚,不一会儿就被米粉吸收了,再也调皮不起来了。接着,爷爷挽起袖管,用手在米粉上来来回回地搓动,揉散的米粉就像雪花一样从爷爷的手指间落下来,可真有趣。我赶紧也卷起袖管,学着爷爷的样子揉搓起来,可是米粉到我手里就不听话了,不是一块块的,就是黏在我手上一动不动,任我急得满头大汗。爷爷笑着说:“玥玥,不能只拿潮湿的米粉,要把干的和潮的一起放在手里揉搓,这样才能使蒸糕粉和均匀呀。”我恍然大悟,赶忙抓上些干的米粉揉搓,果然不再黏在手上了。第一步完成之后,爷爷拿来一个筛子,把那些米粉过筛,再一看,竹匾里的蒸糕粉变得细小而均匀了。过了好久,爷爷的额头也冒出了细细密密的汗珠,才把蒸糕粉准备好。
36. 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春节要放鞭炮了。
37. 淡淡忧伤的音乐,真诚伤感的故事,另人们在心灵怦然一动。捐款开始了,路过的大人拿出口袋里的钱,为汪颖递上一份爱心;路过的老人掏出平时省吃省花的钱,为汪颖献上一份爱心;路过的小孩,找出自己的零花钱,为汪颖传递一份爱心。捐款箱的钱,慢慢地多了起来,从最初的空空如也,到现在的半箱现钞,这不仅仅是金钱的能力,而是传递爱心的力量。
38. 开始吃饺子了,我想起了去年的情景。我跟爸爸比赛吃饺子,看谁吃到的硬币多,就算谁赢,可是最后我输了,还把我撑个半死。但今年不一样,我早有防备武器,把硬币揣在衣兜里,至少带了0枚硬币(注意:我只吃0个饺子),我吃一个得一个硬币,最后我0枚>爸爸的枚,我赢了。可这该死的硬币早不掉晚不掉,非这时候掉出来,我羞愧地低下了头。但是我也实实在在地吃出了一枚硬币,这一枚就能证明我岁岁平安。
39. 现在,是重头戏了——除夕!大家可能会想:这重头戏就只有一天,岂不是虎头蛇尾吗?那你可大错特错,虽然除夕只有一天时间,但内容可丰富多彩了。光是“走流程”就多极了。早上,不管是谁,都要洗澡,换新衣。要干嘛呢?是的,“年”被“赶”走了。当然,也有地区开始办庙会了。到了晚上,也就是除夕夜,人们有的吃汤圆,有的吃饺子,还有的吃面。是的,这就是吃货的最爱了——年夜饭。并且晚上,烟花闪耀着,爆竹齐鸣,好不热闹!
40. 在春节的时候,家中也不同平日的布置,门上要贴“福”字,吃饭要放鞭炮,晚上要放焰火,还要看春节晚会。吃饭的人也比平日多了,爸爸妈妈、叔叔们、爷爷奶奶都聚在一起。桌上的菜也比平时丰盛。吃好了饭,大家在一起谈天说地,聊聊天,喝喝茶,说说话。
41. 有一年春节,我和爸爸一起去买鞭炮。晚上我们一起去放鞭炮。首先我们放了一个像生日帽一样的鞭炮。我用打火机把引线点燃,只听“嘶嘶”然后那个生日帽得顶上就喷出了五彩缤纷的火花,有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 ……接着我们玩起了“小飞碟”,只见小飞碟快速旋转起来,不一会儿就飞到天上去了。
42. “哇,好香啊!”我边走向厨房边说。走到厨房,一瞧,原来是奶奶她们煮的水饺。奶奶看见我,对我说:“快点过来吃一碗”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过年要吃水饺?”奶奶回答说:“这个水饺,饺谐音“交”,意味着团团圆圆,能讨个吉利的说法”我想着想着点了点头。吃完水饺就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领红包。这时爷爷的心里美滋滋的。
43. 终于要开始蒸糕了,我对爷爷说:“快点教教我怎么蒸糕吧!”爷爷对我说:“不要急,我来慢慢教你。”爷爷往大锅里加上水,让我把水烧开,然后用碗把米粉一碗一碗地倒在蒸笼里面,之后把蒸笼放在烧开的水上架起,最后把盖子盖上。大概再等二十分钟左右,蒸笼里随着冒出的水蒸气,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清香。爷爷揭开锅,用筷子戳个小眼,我很疑惑地看着爷爷。爷爷似乎会读心术,举着筷子说:“筷子上不黏上米粉就说明糕熟了呀。”哦,蒸糕的学问真不少啊!第一块糕终于蒸好了,看着色泽诱人的糕,号称“小馋猫”的我早就忍不住了,一个劲地咽口水。等爷爷把糕切给我一小块后,我赶紧开吃了!“哇!太好吃啦!啊,烫烫……”爷爷,奶奶笑得合不拢嘴。接着,爷爷又做了各种糕,有蜜枣的,红豆的,还有加上了“红绿丝”的,看得我眼花缭乱。真希望自己有九个胃,可以把美味的糕点都尝个遍。
44. 霎时,屋外远的、近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个不停,这方刚停,那方又起。我赶紧捂住耳朵,跑到平顶屋上,放眼远望,各种绚丽的烟花此起彼伏。瞧,远处橙黄色的烟花好似美丽的流星雨划破天际;突然旁边一个烟花像一只钻天猴,摇着尾巴腾空升起,也来凑热闹和我们一起闹春节。这时邻居家突然升起了五颜六色的大火球,在天空中每个不同颜色的火球重重叠叠、五彩斑斓、闪闪发光把天空照亮,把我的影子拉长。过了一会大火球慢慢变小,变成了颗颗宝石镶嵌在夜幕中,慢慢的像星光瀑布坠落大地。“嘭”的一声,一道优美的弧线划破天际。哥哥在放烟花了,顿时我脚下的庭院热闹起来。“嘭、嘭、嘭……”连续不断的烟花钻向天空,他们个个争先恐后好像再比谁的本领大,谁飞得更高,谁更漂亮。他们在空中徘徊,有的像金黄的秋菊欣然怒放;有的像天女散花点缀夜空;有的像美丽的降落伞从天而降。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热闹非凡。
45. 今天是开心的一天,过年真好!
46. 春节一开始,人们对霉运的驱赶就开始了。孩子已经开始吃糖,买东西了,而大人们也开始买好,准备好除夕夜的一切了。这还不是重点呢!这只是一个序曲而已。大多数地区的春节,都是从腊月开始,在正月十五时结束。而且大多分为这几个部分,以除夕为分界线,有除夕前,除夕和除夕后。
47. 到了晚上夜幕降临,无数颗繁星洒在了黑黑的天空上,妈妈和爸爸和好了馅儿,我们仨开始包饺子,开始分配任务:妈妈擀饺子皮,爸爸和我一起包饺子。我的心里真是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我第1次包饺子,紧张的是我怕饺子露馅儿,爸爸一边教我包饺子一边说:“包饺子有三个特点:一是把饺子皮放在手心里,不要太平放,二是放馅儿放在正中间,好为下一步做铺垫,三是包饺子,先捏中间,后面两边。”我边听边学着包,结果却提成了个“四不像”,爸爸说:“不要灰心,努力就可以,要加油!”爸爸又顺手捏了捏我包饺子说,旁边捏的太松了,要不然煮会成了一锅粥。唉!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不过,最终凭我自己的努力终于把饺子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