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1 14:57 6
1. 魔术引入课题──探究奥斯特实验──介绍奥斯特实验,对学生进行物理史教育──由现象设疑,如何增强通电导体的磁场──学生探究活动:缠绕螺线管──学生探究活动:检验螺线管通电后产生磁场──学生探究活动:探究螺线管的磁场分布──学生探究活动:探究改变螺线管磁场的方法──师生探讨得出安培定则──学生课堂练习──知识回顾──布置作业。
2. 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 B、0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
3. (1)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4. (
5. ③巩固小结过程应设计好适当的方法和问题,带领学生作最后的“冲刺”,冲上知识的“顶点”,便于学生居高临下地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系统地理解物理知识。因此小结中设问的问题,为使学生将所学新知识与旧知识挂上钩或为后续学习设下伏笔所需点拔的关键词语等,都应在教案中有所体现。
6. 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 .
7. A、看量程和分度值。
8. 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9. 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并教会学生安培定则歌: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顺着电流转,拇指指向N极端。出示投影,让学生熟记安培定则歌。
10. 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对理论性较强、新概念、新名词较多的内容,应写明复习提纲,以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系统;对相似概念、规律易混淆的,应在教案上设计好具体的对照比较表格,以利于学生对比记忆
11. 我们都整理成集,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12. 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13. 那么,你能为自制温度计标上刻度吗?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讨论
14. 计时工具
15. 实验体会:
16. 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教学方法设计:(
17. 说说教室中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
18. 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方法?
19. 教师给予适当提示:如果我们自己沿着电流方向走,北极在哪一边?你能用右手来概括通电螺线管的北极与电流方向的规律吗?
20. 视频中的小磁针偏转的角度那么大,而我们实验的时候却那么小,可能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21. 搞任何工作都应有高度的计划性,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只有按照计划进行,才能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教学工作中的课时计划;即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它关系到一节课的具体安排和教学质量。因此,如何编写好教案则应是每一位教师都十分重视的问题。
22. 如初中物理课的教案,在组织教材、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不能任意提高教学要求,要避免由于过分追求叙述的严谨而影响学生对基本内容的理解,形成教学难点。如“浮力”的计算,现行教材要求并不高,计算也不复杂。但“浮力”问题的类型较多,解决方法灵活多变,在分析能力的要求上有相当的难度,比前几章是一次较大的飞跃。因而写教案时教学要求一定要得当。“在这里最好不要让学生去做那些人为的难度大、综合程度高的题”这是编者的意图。新教师尤其应当注意深广度问题,否则不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3. ①日晷:在太阳照射下垂直于日晷圆盘上的杆在圆盘上形成影,随太阳升降运动,不同时刻在日晷上影子的位置不同,在日晷上对应位置标上对应的时刻,就可以用来计时了;②沙漏:沙漏上方容器的沙子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向下方的容器漏下相同数量的沙子,根据漏下的沙量计时。)
24. (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25. 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查明原因,及时对症下药,都是可以突破的在教案中对于本课的难点是什么及其消除的措施和方法应明确写出,如针对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需列举哪些实例、何时做什么演示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什么;针对学生生活经验与物理知识发生矛盾的内容,需要借用哪些问题的具体分析、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认识物理规律、分析物理过程实质等等,都应有书面提纲
26. 【教学流程图】
27. 硬币面值 ;硬币直径 。
28. 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29. 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30. 怎么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写出你需要的辅助器材,画出你的测量方法。
31. 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32.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空气中铁块拉弹簧测力计的力大?而同一个铁块浸入水中时拉弹簧测力计的力却小了?
33. 学具准备:铁钉、铅笔(或木筷)、铁屑一小包、小磁针四个、长直导线一段、干电池三节(带电池座)、塑料圆筒一个、导线若干。(分12个学习小组)
34. (3)结构
35. 活动一:拿出自制温度计,先放到热水中,观察现象
36. 点评学生的受力分析情况并适时给予鼓励。
37. 教师提问:看了这个实验后,大家觉得与我们刚才做的实验相比,有哪些不同吗?
38. (3)多媒体课件
39.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40. 教师:很好,大部分同学都非常成功地绕好了螺线管,下面请每个小组给螺线管通电,然后去吸引铁屑,看哪一个螺线管吸引的铁屑最多。
41. 教学流程(可以手写)
42. 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
43. 创设学习物理的情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例如,通过回顾学生已有的对长度和时间的认识,让学生来说应选择怎样的测量工具,应怎样测量,通过解决在“知识应用”和“课堂检测”教学环节中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感受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44. 教材
45. 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46. 通过演示实验一、二达成目标1.
47.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48. 长度的单位
49.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50. 物理学科的内容和方法这里要特别注意对知识进行方法论因素的分析,确定新概念与前概念直接与间接的联系
51. 中学生的身高1700 ;(
52. 为切实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分析、解答物理习题时,应设置一系列的循序渐进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科学思维。因此在编写教案时,除了写明例题及其分析、求解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写清分析、求解本例题的几个关键环节(如物理过程的特点分析、各物理状态的特征等)和所需提出的问题及提问的时机,以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及时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53. 3)温度计
54. 学生制作螺线管教师巡查,学生展示。(对展示的予以肯定和鼓励)
55.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56.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57. 3)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如何读数
58.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
59. 学生:自制温度
60. 物理学科的内容和方法。这里要特别注意对知识进行方法论因素的分析,确定新概念与前概念直接与间接的联系。
61. A、 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62. 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它,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知识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写教案时,主要考虑这样几类知识常常是学习的难点:①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②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③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阐述的知识。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⑥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难的知识。
63. 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64. 要求环节完整、结构合理、思路清晰、繁简得当、时间分配科学,使教案能对课堂教学活动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65. 学生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宽度。
66. 通过观察、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
67. 应做到: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8. C、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69. (1)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70.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
71. 教师:我们知道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判定的方法呢?(出示投影),下面请大家看画面中蚂蚁和猴子是怎么说的,我们能否受到某种启示呢?
72. 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来组织教材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教材的组织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但不论是那一种结构都必须围绕中心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贯穿重点,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同时,在选择教法上,还必须充分重视考虑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73. 写清在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学生操作仪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各种非系统因素(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对本实验可能产生的影响等及其相应的处理办法,都应在教案中清楚写明,便于学生实验时出现问题及时处理,以确保实验成功
74. 教案的编写要从教育教学目的、任务着眼,从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出发具体说:
75. 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76. 二、时间的测量
77. 一、长度的测量
78.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新的体会。
79. 巡回指导。
80. 编写教案是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过程。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通过合理的方式把以教材为主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如何做到合理地传授是编写教案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不断地认真探究物理学本身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业水平及其认知规律,优选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因此,认真编写好教案,对于教师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81.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82. 某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某种教材、某些学生特别有效,而对另一些内容或学生可能效果不佳。因而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明确教学方法的职能。Ю·К·巴班斯基对各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的时机进行了归纳。(
83. (2)知识拓展:研究你家或附近住宅楼的电动门是如何工作的,主要靠什么控制门锁。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通电螺线管在生活中的应用。
84. 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