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1 12:05 6
——探寻体育教育的新思路
1. 竹竿舞
2. 在做好充分准备之后我的教学过程共分为4个部分。
3. 基于对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分析,结合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基本特点,在本次课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4. 知道羽毛球挑球的动作方法。
5. 八年级学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对体育与健康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善于表现自我,参与意识较强,能够坚持锻炼,持之以恒地意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认识他人。从而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力与自尊心的养成,从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6. 六、说设计理念
7. 该游戏可以帮助提高学生打水的能力,通过球等辅助器材丰富练习的形式,增加活动的乐趣,以接力形式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学生只能用头向前顶球并以自由泳打水前进,到达后,将球传给下一名同学。
8. 【教学意图】通过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递进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本课内容。
9. (
10. 三)、恢复身心
11. 在教学的导入里,先采用了民族的舞蹈,激发兴趣
12.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质。
13. 比较和正手挑球的不同。
14. 组织教学:四路纵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15. 教师给予指导
16. 师生再见、宣布下课。
17. 人工呼吸后立即对溺水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双手掌根同向重叠,十指相扣,掌根至于其胸骨下段(胸部正中两乳连接处),按压深度达到5厘米,按照100~120次1分的节奏按压30次。
18. 本次课是教学计划安排中第x次课,是一次复习旧内容与教授新动作相结合的综合课。在前面的三次课中,学生系统学习了羽毛球的正手握拍法与站位,反复进行了发球、击球的挥拍练习,初步学习了正手发高远球的动作技术,在此基础上,本次课安排了三项教学内容:复习正手发高远球、学习正手击高远球和身体素质练习。这既是改善与巩固羽毛球正手发高远球技术的必然要求,又是教授学生学习和掌握正手击高远球技术要领的新开端,两者有机地安排在一次课中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接球意识和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19. 队列、队形练习(向左、向右转)。
20. 本次课是以学习新动作为主的综合课,所以把初步掌握正手击高远球的技术要领作为本次课的教学重点。以较高的弧线将来球击到对方场区底线附近叫击高远球,其特点是球的弧线高、滞空时间长,因此,对击球点与击球高度的有效把握是合理完成正手击打高球技术的基本环节,也是提高实践应用效果的必然要求,由于初级班学生对高球的时空判断能力普遍不强,因此,本次课的教学难点是对正手击打高球的击球点与击球高度的有效把握。
21. 情感目标:利用游戏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与团结一致、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的精神,学会尊重同学、热爱集体,增进友谊交往。
22. 学生回答:左腿先过栏。栏间用了三步。
23. 讲解发球的动作要领;
24. 九、场地器材
25. 二、教学过程
26. 学生:不是 “贴膏药”吧(小声地说)。
27. ①初步确定起动标记后,反复进行练习,并根据传接棒同伴的具体情况、技术特点,做适当的调整;
28. 集体徒手练习3—4次。
29. 边讲解边示范,示范时,既做正面示落,也做侧面示范。
30. 总结练习、比赛情况
31.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学生在羽毛球场地两端分别依次进行正手发高远球与正手击高球练习;
32. 教学内容: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4. 难点:
35. 本课教材选择的是根据新课改以来,新课程理念结合健康教育专题及高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而设计的一堂研究课。
36. 足球运动是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中选项学习的组织部分,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学习内容之一,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一运动”。通过足球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学习,足球文化导入,创造文化氛围使学生对足球文化有较全面的认识。将隐含于足球运动中关于体育精神、思想作风、良好人格的内容开发出来,使学生都能体验到足球运动的乐趣和价值。同时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奥运那种勇于竞争,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精神,让奥运精神在我国体育事业发扬光大。
37. 二、说教学目标
38. (四)结束部分
39. 通过教学95%以上同学掌握地震相关的基本常识及地震发生时的救护技巧,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平等融洽,基本达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40. 踢球的重难点
41. 起跨腿蹬、展、拉。摆动腿,抬、伸、压
42. 检验—跨栏跑接力
43. 八、预计课的效果:
44. 思考讨论:游泳锻炼对心肺功能有什么影响?
45.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行走的姿势,行应做到什么呢?(板书:行如“风”)
46. 队列队形练习:进行行进间转法练习
47.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4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48. 【教学意图】在课堂学习的最后,为了使学生能够从激烈的比赛状态中过渡到相对稳定的状态,缓解疲劳,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放松操。
49. 二)、自主学与练
50. 要求学生随时要做好垫球前的准备姿势,并快速起动和移动,保持好合理的位置进行垫球。先可以是练习原地对垫球。再练习移动的对垫。
51. 由小组长带领分组慢跑。
52. 教师集体纠正错误动作,鼓励学生出来表演,学生来进行评价
53. 目的是促使学生提高观察动作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54. 进行一般体能训练时,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身体练习方法,改进学生身体形态,促进身体健康,提高身体机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55. 难点:身体与手臂的协调动作
56. 水中游戏和比赛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枯燥的技术动作之余能够享受水中活动的快乐,培养乐观开朗,善于交往与合作的品质。通过水中比赛,能够检验学生平时技术学习的情况,同时使学生学会遵守比赛规则,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不断挑战自我的体育精神,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胜不骄、败不馁,学会总结经验,积极面对下一次挑战。
57. 讲解
58. (三)基本部分
59. 左腿在前呈“跨栏坐”姿势练习。教师巡视,个别纠错。
60. 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61. 四、小结:
62. 【知识与技能】
63. 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和纠错。
64. 游泳是在水环境中进行的运动,呼吸方式与大多数陆地运动不一样,具有独特性;由于水的浮力和阻力作用,人在水中运动时与陆地上的方式完全不一样,需要重新适应和学习;游泳时身体各关节和肌肉几乎都要参与,是项全身性的运动;由于水的浮力和阻力作用,在水中运动时降低了对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冲击,能使运动伤害程度降到最低。
65. 五、教学重难点
66. 练习
67. 第三个环节,正手发高远球与正手击高球相结合的教学。此环节的教学步骤和方法是:
68. 基本部分的教学过程我注重师生平等互动,也注重师生和生生评价。模拟地震发生时“自救与救护”游戏,主要发展学生力量、速度及灵敏等身体素质,设立了救护“最佳组织奖”“最佳创意奖”和“抗震救灾勇士”称号,主要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和关爱他人的优良品质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69. 一、谈话导入
70. 手指操、游戏《大西瓜、小西瓜》
71. 游戏:“大西瓜、小西瓜”。
72. 栏侧练习,使栏架在摆动腿一侧,用小步跑至栏前,支撑腿蹬地,送髋向前,摆动腿屈膝高抬后,小腿前摆过栏后,以大腿用力下压落地,继续跑进至下一个栏。
73. 在以往的旧的体育教学观念影响下,教师填鸭式地教 ,学生被动地学,再加上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测试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负担,出现了随着年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特别是喜欢体育活动)的人数呈下降趋势的现象。其中高三女生特别突出,上体育课时出现无精打采,畏难情绪增大,借故请假的增多了等等情况。我认为体育课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很有兴趣的一门课,但是由于体育课的教学理念过于陈旧,内容单调重复,方法简单缺乏新意,学生渐渐对体育课的兴趣降低,最后还可能对体育课产生一种厌恶心理,尤其是高中女生。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在教学中尝试对于不同的身体条件用不同的体育游戏来促进体育教学,以此来提高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中女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74. 认识目标:通过排球垫球的练习,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75. 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76. 动作要点:摆动腿是大小腿折叠后前摆过栏准备着地的腿。起跨腿指支撑蹬地起跨的腿。跨栏步技术包括起跨攻栏和腾空过栏两个过程。起跨攻栏技术:起跨是指从起跨脚踏上起跨点到后蹬结束离地时止的整个支撑过程。起跨前应该保持较高的身体重心位置,起跨腿后蹬要迅速有力,蹬地结束瞬间起跨腿髋、膝、踝关节充分伸展,上体前倾,摆腿异侧臂也前伸。
77. 栏架若干个、田径跑道场地。
78. 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纠正错误法、探究与引导法
79. 知道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动作的基本要求。
80. 练习的时候注意击球的部位,注意强化提肩,抬臂、压手腕动作。
81. 教师讲解示范游戏方法、规则。
82. 本次课的教学过程分四个部分: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83. 教学重点:主动上前迎球,触球时要及时缓冲,要有“切割”动作。
84. 教学重点:支撑脚的位置(距离球侧方15公分左右);击球脚脚尖稍翘脚底与地面平行。
85. 体委整队集合、汇报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