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0 23:25 8
第一课教学实录心得:开学首课教学反思》
1. 通过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2. 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感受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 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4. 课前准备
5. 学生搜集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6. 学生搜集惜时的古代诗词、名言、警句。
7. 《匆匆》课文重点句子的课件。
8. 教学过程
9. 一、问题导入
10. 师: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这样一首好歌,它具有蓬勃的生命力的,朴实无华的歌词却直达人心底,一时间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大家都在感慨时间的流逝。
11. 播放《时间都去哪了》
12. 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歌?歌中触及到了一个问题,人们都熟悉,谁都说不明白的问题。那就是时间?问题:时间都去哪了?
13. 二、揭示课题
14.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默算着自己二十四年八千多天日子的行踪,追索着生命的价值。—————朱自清。出示课题:《匆匆》(指导写字:勿加一点。千万不要因为急急忙忙把这个点给忘记了。)
15. 我们可以说什么匆匆?生:脚步匆匆、时间匆匆、工作匆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行色匆匆,这么多的匆匆用在时间上,有表示什么意思呢?
16. 《匆匆》写于1922年3月。阳春三月,百花争艳,莺歌燕舞,看着这样的景,88年前,朱自清目睹这样的景,却对匆匆而过的时间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88年前的春天。
17. 出示句子课文第三段:“于是──洗手的时候,这又算溜走了一日。”①学生举手自荐或齐读段落。
18. 这是一组非常有特点的句子,我们一起看看,跟老师来②老师先读前半句,学生们跟读后半句。
19. 平平常常的小时就像我们说话一样,我们再来,(老师与单独学生分读。)你们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句式)生:排比句
20. 就在这样一次一次的直白当中,就在这样一次一次的不经意当中,日子匆匆而过,你们是不是就在这样的文字当中,看到了时间的身影呢?③让我们再来品一品这诗意盎然的句子吧。(男女同学分读)
21. 这是朱自清的24年啊,想象你们自己,你们的日子有时怎样的匆匆而过呢?
22. 教师引导提问:(例句:写字的时候日子看电视,玩耍)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
23. 出示句式1、句式2。学生可运用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夸张等修辞。教师引导学生并造句。(进入音乐)
24. 朱自清的时间步履匆匆,在洗手、吃饭的时候过去了。那么,同学们,你们的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一点一滴溜走的呢?请大家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也抓住自己身边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让我们感觉到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流逝的?看谁写的最有朱先生的风格。下面有请你们仿照这样的句子把你们匆匆而逝的日子用你的心,用你的笔,记录在课文纸上。
25. 三、深入课题
26. 教师小结:
27. 师:好,写好了,来看一看,你的日子是怎样匆匆而逝的?(学生读自己的句子。)
28. 师:只有无奈,只有叹息,看来你的心是和朱自清是相通的,朱自清想伸手去遮挽,他拦得住吗?(学生答。)
29. 齐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
30. 看来朱自清站在窗前,一遍一遍的想一遍一遍的问,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啊,时间就这样像水一般匆匆流去呀,从他身边,轻轻悄悄的'挪移了。
31. 时间去哪了?再次品读“但不能平的,不能白白的走这一遭啊。”教师范读
32. 四、小结:
33. 上课时,日子从老师的粉笔尖上过去,
34. 讲课时,日子从孩子们聚精会神的眼眸中闪过,
35. 短短的30分钟,那么你们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准备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已经逝去的日子匆匆,如流水无声无息;正在流走的日子匆匆,如星辰不会回旋;将要来临的日子匆匆,如烟雾没有痕迹。
36. 不用回答,让我们每一个人在匆匆而逝的日子当中思考吧。
37.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
38. 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文中多处运用比喻,使时间变得可以感觉,形象而又真实。
39. 设计理念
40. 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是读,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自己获取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蕴。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内容,也不仅是引起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41. 素质教育目标
42.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住含义深刻的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43.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读自悟中懂得时间的来去匆匆。
44.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体会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45. 学法引导
46. (一)教师教法:谈话法,导读法。
47. (二)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
48.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49. (一)重点
50. 理解作者具体描写“日子匆匆过去”的句子。
51. (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