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0 11:20 6
在这五彩斑斓的生活画卷中,分类先行,环保行动,我们携手共绘绿色未来。
1. 三、活动准备:
2. 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3. 哦,原来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织物类是可回收垃圾(把分类图片贴过来);厨余类、有毒有害类是不可回收垃圾。(贴图)(配课老师收走记录表和笔)
4. 已带领幼儿在园内捡拾过垃圾,垃圾筐若干,垃圾标记若干。
5. 一次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是其他教育活动的引子。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更多地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生存的环境,这是本次教育的潜在效应。活动的延伸在于激励幼儿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做一个环保宣传员,如何做好这些留给幼儿非常大的创造空间,从而也生成了许多其他环保教育活动,体现了活动的可持续性。
6. 师:(以标记的角色讲述)我今,请保天是来找我的朋友的',我朋友的样子和我长得一样,请小朋友找到后放在我后面的箩筐里,好吗?
7. 活动过程:
8. 知道垃圾与生活的关系及回收垃圾的作用。
9. ⑤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回收利用这些物品,就能净化环境,保护资源。
10. 这次活动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垃圾分类操作时最好让幼儿带上一次性手套,还有在讲解垃圾回收可循环利用的过程时,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能更加深孩子的感性认识,效果会好一些。
11. 二、了解不同垃圾的腐化及再利用。
12. 乐于参与数操作活动,锻炼动手能力。
13. 已做过垃圾填埋和废电池养花实验
14. 教学难点:独立制作出陀螺
15. 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个。毛巾架一个、毛巾若干。
16. 幼儿尝试操作。
17. 剪好的废纸盒若干;彩笔、铅笔每人一支;ppt、挂图
18. 再次观看ppt课件。
19. 一、引出课题提问:什么是垃圾?环卫工人为什么要每天清扫垃圾呢?今天我们捡来的垃圾该怎样处理呢?为什么?
20. 如今生活垃圾越来越多,不仅影响自然环境,更是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在幼儿周围的环境中也会产生很多垃圾,但在幼儿眼里却太过平常并不以为然,因为他们对垃圾的危害及如何处理缺乏了解,因此需要加以引导。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认识垃圾分类标志,并通过分类操作,从而使幼儿进一步感知哪些垃圾是可以循环再利用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从小培养幼儿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并能带动家庭、带动身边的人为创建良好生活环境做出贡献。
21. 师利用声音引起幼儿兴趣:
22. 随着社会上分类垃圾桶的出现,媒体对环保的宣传,幼儿对这一事物产生了兴趣。针对环保是当今一大热点问题,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满足幼儿对环保知识的好奇,进行垃圾分类的学习。使幼儿通过主动讨论、操作,知道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所以根据幼儿的.需要开展了活动《垃圾分类》。
23. 我将垃圾分类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将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24. 教学重点:知道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
25. 请幼儿将垃圾分类放入三个桶内。
26. 课件:有关垃圾的ppt课件,垃圾分类标志卡片。
27. 幼儿自由想象、猜测。
28. 布置干净的白色玩具区域和脏乱的兰色玩具区域。
29. 布置两个区域:“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
30. ①看录像二,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并与菜叶的变化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塑料袋不会腐烂,只会越积越多污染环境,造成白色污染,动物不小心吃了会有危险,我们把这些垃圾叫有害垃圾,所以要尽量不用或少用这些东西,保护环境。
31. 将分类后的垃圾捡到教师自制的四个垃圾桶内。(贴可回收、有害、厨余、其他垃圾的标志)
32.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让幼儿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zwB5.COM 小学作文网)
33. 事先准备收集一些废旧品材料(各类实物垃圾,如旧报纸、果皮、废纸盒、矿泉水瓶、清洁精瓶、衣拉罐、废电池等。)
34. 师发放废纸盒等材料,和幼儿一起做陀螺。师示范做陀螺后巡回指导,重点照顾动手能力差的幼儿。
35. 三、变废为宝,制作陀螺
36. 要说这次活动让我收获到了什么,那就是:
37. ②讲解"回收利用"标志含义,请幼儿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38. 《垃圾分类》
39. 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坏灯泡和杀虫剂、指甲油、摩丝瓶等。
40. ①提问:菜叶等垃圾腐烂后会有什么用?(学习词:有机垃圾)还有哪些也是有机垃圾?
41. 师打开垃圾箱在哭的图片提问:小朋友猜猜它为什么哭?
42. 延伸活动:师幼一起去户外玩陀螺。
43. 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满足幼儿对环保知识的好奇,进行垃圾分类的学习。使幼儿通过主动讨论、操作,知道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让幼儿将环保行为在自律的基础上用各种有效方法去监督。
44. 延伸:介绍垃圾分类的图片,让幼儿在课外连线。
45. 教师出示“垃圾分类标志”卡片,幼儿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里见到过这些标志。
46. (2)出示贴有标志的5只垃圾分类装桶,请个别幼儿将垃圾按标志分类。
47. 活动准备
48. 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49. 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50. 尝试给垃圾分类。
51. 组织幼儿参观垃圾收购站。
52. 延伸活动:带领幼儿到居民小区捡拾垃圾并按类摆放。
53. 教师小结:贺村满地垃圾,又脏又臭,大家都不喜欢。而江山整洁有序,受人欢迎。你们想知道这个城市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录像。
54. 师:如果我们随地扔垃圾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指名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55.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小熊家和小兔家,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比较两个小动物家的不同。激发幼儿收拾垃圾的欲望。
56. 喜欢并能动手制作陀螺。
57. 一次性手套若干。
58. 经验准备
59. 做纸浆工具、实物垃圾和三个垃圾桶、录像机、纸和水彩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