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小学生年味日记绘画精选6篇

面书号 2025-02-20 08:16 7


——探寻童年的五彩斑斓

1. 在我家,父母带着孩子先是去外祖父母家的。一路上,倒也是处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晚上虽还未到,调皮而心急的孩子们往往拿着炮出门放放,先过过瘾。所以走在街上,这儿“啪”的一声,那儿“哄”的一响,虽令人有些始料未及,却也增添了好些许年味儿。临街的店铺,也纷纷关门,准备回家过年;店老板在这一天,也不管是赚着还是没赚着钱的,个个脸上也都乐呵呵的。大街上,仍红火的生意,怕便是那卖春卷皮儿的了;人们排着很长的队,也就是图个不知为啥的讲究了。

2. 农历20月是杭州吴山每年举行一次巫山庙会的日子。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聚集在这里,为美丽的新年祝福。巫山庙会自古就有,四季繁多。从腊月二十到正月十八,人们来这里辞旧迎新,祈福一年。早期庙会,除了烧香拜佛、算命测字等传统活动外,还有卖画、演庙会剧的人。琳琅满目的小吃是庙会永恒的风景。这里,西北烧烤,台湾省冰点,老北京糖葫芦,新疆蜜饯。很多食客一路吃饭,就是为了“把好吃的都钓上来”。

3. 夏商周:夏历正月在孟春,商历正月在冬十二月,周历正月在冬十一月。(阴历)

4. 今天是元宵节,我要和妈妈一起包汤圆。听说吃汤圆的寓意是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5. 贴完,回家洗个澡,换上新年衣裳;若是巧了,遇上本命年了,还得穿件红色的。之后,便去父母双方的老人家拜个早年。走之前,若是晚上天黑前不回家的,就得把每个房间的灯开了。此时的灯,又可讲做“全堂红”,家里说法是,在新年里好让财神上门。

6. 于是,我快速地跑进电脑房先发制人,抢先坐到了电脑椅上,连忙打开电脑。可是,谁知妹妹从后面偷袭,一下子把我撞到了一边,我气势汹汹的走了过来,提着她的衣领儿把她扔在了一边,她强忍着泪水,坚强的爬了起来。看她的表情,似乎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为和平起见,我很不情愿地把椅子让给了她。

7. 外婆家的菜园景色可美啦!一走进菜园,你就会闻到一股清香,听到小鸟在枝头唱歌。

8. 说起安庆的春节,与别地也没有什么在不同之处,不过想起,也确是饶有些趣味的。

9. 门上贴喜庆的春联。和又大又红的福字。新衣服穿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个个眉开眼笑。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起得早早的。去绐长辈拜年。长辈还呵呵地给我们压岁钱。我们别提有多开心了!一下子就成了家里最富有的人了!晚上,我们开心得又蹦又跳。

10. 大年初六是爷爷的生日,那天早上,我打开妈妈的微信,只见满天纷飞的红包一个个地落下。上面标注着:“祝老太爷生日快乐”“祝爷爷生日快乐”……但是,那些亲戚都沉浸在领红包的喜悦中,他们可曾想过,爷爷这个年老体弱的老寿星,该如何去领“红包”,又该如何去效仿那些青年人,学着与电子产品形影不离呢?

11. 老妈瞪了我爸一眼;“时间不早了,我们回家吧!”爸爸催促道。“哦!”我懒洋洋地说。 于是我们依依不舍地的离开了。

12. 我有许多可爱的玩具,其中一个是我最喜欢的。那就是可爱的布娃娃,她的头大大的,就像大头儿子的头一样,眼睛亮亮的,鼻子像蚂蚁一样大,嘴巴笑得大门牙都笑出来了。

13. 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今天我来到了杭州古文化的发源地——吴山广场。吴山寺虽已不复存在,但仍有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如苏东坡的牡丹诗和明代吴东升写的“韩遂白松”几个字,字迹至今清晰可辨。三毛关旧址附近有一块岩石,上面刻着“五山第一峰”五个大字。

14. 我爸还说:一个人利落不利落看脸和衣服干净不干净。一家人过不过日子,看院子干净不干净。爸爸是个虚荣要面子的人。自到家那天起,每天督促我扫两三遍院子。我家院子是二十年前用红砖铺的地,我发现砖面没有浮土,砖缝之间都是小沟。这都是爸爸让我扫院子导致的。

15. 今年冬天下了几场雪,爸爸说他们到家时,雪在院子里没化,而且都冻成了冰,很硬的铺了一院子。爸爸费了好大劲才把雪弄光。

16. 如果时光真的可以倒流的话,我多么愿意回到过去有滋有味的年,那份焦急的期盼,那种兴奋的投入,喜气洋洋的忙碌中酝酿着味道——快乐而温暖。

17. 在市里,贴春联很简单,就是入户门门口贴一幅。而在农村,大大小小的门口、高高低低的窗子、人住的房动物住的窝都要贴春联、挂钱。贴春联是个很费力的活,一干都得半天。家里有人去世三年内不能贴春联挂钱,所以,不管住不住人的院落,过年时都贴上春联亮堂亮堂,否则路人经过就会口中念念有词:哦,这家死人了。农村老破的房子在冬天没有了红花绿叶的遮挡显得十分破旧,春联挂钱一贴,就添了一份喜气,多了几许美。一般来说,春联要在过年的头一天贴。我觉得,贴春联纯是一种祝愿一种祈祷。我家房子已经五六年没人常住了。鸡窝多年没鸡,猪圈多年没猪,并且由于铁矿打竖井采矿石,地下水过度开采,井也没啥水了,但鸡窝依然要贴金鸡满架,猪圈门口贴肥猪满圈,井边贴井泉水旺。而大小门口等处对联横批都是祈盼祝愿之类的话。

18. 有啊!我毫不犹豫的回答:“我想有一只小狗,每天带它去散步,我想回次姥姥家,把我学到的知识教教妹妹,她也上小学了,可有一半的时间,她生病在家,可能跟不上了。我还想有一个礼物”

19. 远看,树上这儿一朵,那儿一朵,仿佛是一颗颗调皮的小星星。近看,腊梅花有五片花瓣,片片晶莹透亮,宛如一块块温润的玉片。这边一棵花的颜色是蜡黄蜡黄的,花蕊是淡**的,很亮眼。那边一棵的花是淡**的,花蕊也是淡**的,但是里面有一圈紫色,很奇特,显得特别素雅。它们把我家的小院打扮得可亮啦!

20. 妹妹坐在电脑前玩的眉飞色舞,一会化妆游戏,一会捉精灵游戏,看得我心里直痒痒,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急、烦躁。过了一阵子,我实在忍不住了,便央求着对妹妹说:“让我玩一会可以吗?”她犹豫了一下,勉强的点了点头,但她说只能玩五分钟,我想五分钟就五分钟吧,总比玩不着强,这毕竟是她的电脑嘛,再说,电脑玩得时间长对眼睛也不好。于是我迅速地点开我的“赛尔号”,开心地玩了起来。

21. 经过一段漫长的路程,我们终于抵达夫子庙了,这里可真是人流如潮啊!各个街道堵满了人,挤得水泄不通,去报到,一共有五千多个交警去夫子庙维持交通,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呀!但是,维持交通的方法只有一种,就是单行道,我们在里面绕来绕去,绕了老半天,腿麻了、脚疼了还是没到,左边一个单行道,右边一个单行道,我们走呀走呀走,走遍了整个夫子庙,终于找到了灯展的入口,于是,我们赶紧走了进去。

22. 大年初一,穿上心仪的衣服,高高兴兴地去奶奶家拜年,昨天的乌云也一扫而光。可是到了客厅我的心就好似被冷水浇了一般,满心的喜悦在一瞬间化为乌有。眼前的这一幕,就好像是将前一天的场景还原了一样,令人不堪入目。只见那些青年人握着手机,姿态各异:坐着的,趴着的,躺着的……打着所谓的团战“5V5”。此时此刻,房间里充斥着手机辐射的臭味……

23. 在出发前,周小瑜一家还没到,我爸妈就在纠结一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去夫子庙?过了一会儿,周小瑜一家来了,有家了一个人讨论,最终决定,坐192路公交车到地铁站,再坐地铁到三山街去。

24. 正巧这时,几个高手哥哥姐姐见我们这么笨拙的滑着,说:小弟弟小妹妹看我们怎么滑吧。于是,我学着他们的样子,身子略向前倾,右脚在后轮的位置使劲扭动,左脚在前轮位置上扭动掌握方向。起初,这样还不太习惯,慢慢的,就习惯了,滑行的距离也远些了。我忽然感觉滑板是那么的好玩,忽然明白为什么要用万向轮了,我喜欢滑滑板!我以后会继续练习,争取滑的更好。

25. 中国民间有“开门炮仗”一说。即在新年到来的第一天,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26. 再看看周围的花花草草们,它们都已经枯萎,只有腊梅还在开放。天越冷,它开得越精神,它在隆冬笑迎着雪花,仿佛在迎接一年一度前来相会的姐妹。看着它们,我不由地想起了《腊梅》这首古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诗赞扬了腊梅不折不饶,坚强不屈的品格。难道不是吗?

27. 昨天晚上,外面下着鹅毛般的大雪。早上,树、阳台、马路、小花和小草都变白色的了。我们的阳台积了好厚的一层雪。我就叫外婆让我去阳台玩雪,但是外婆说:“外面很冷不能出去玩。”慢慢的太阳出来了,发出光芒来把雪都给融化了。树、阳台、马路、小花和小草上面的雪也没了。雪到底到哪里去了呢?原来雪碰到阳光就会融化水。好久没有下过这么大的雪了,新年下雪好兆头,新年希望学习更上一层楼。

28. 路上的行人都穿着新衣服,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微笑着,手里拿着大礼包和水果篮,我想他们一定是去亲戚家拜年的吧!

29. 妈妈说:“凡事都要自己亲手劳动,才能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对你成长有好处。”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元宵节!

30. 我们把饺子圈包好了,奶奶把我们做好的饺子拿去煮,过了一会儿,饺子煮好了,奶奶就盛给我们吃,我们觉得真好吃啊!

31. 在志愿者中,我看到了真情,体会到了温暖,感受到了放弃时间去服务他人的奉献和伟大。在那里,我学会了为别人服务是一种乐趣。

32. 元宵节前一天,我们一家再带上周小瑜一家来夫子庙看灯展。

33. 走过了大桥,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的是一个个红灯笼!我想,那里应该就是猜灯谜的地方吧!

34. 今天是蛇年的第一天,妈妈带着我一起去捕捉春节的气息。

35. 相传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干长度有三千里的距离,叉枝一直延伸向东北方的鬼门,鬼门下山洞里住的鬼怪每天都由此门进出。树下有两位神将:神荼、郁垒把守。这两位神将只要发现害人的恶,就用芒苇编成的网子去捆住他们,并丢去喂一只老虎。周朝起,每逢年节,百姓就用两块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将的图像或题上他们的名字,悬挂在大门或卧房门的两侧,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这就是桃符。而且古代人还会在自家的第二道门.上画上那只专门吃鬼的老虎,旁边还有一条芒苇绳,被人们用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现在的门神就是桃符演变成的产物。

36. 当新年钟声敲响之际,“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震耳欲聋,一首激昂的迎春曲就这样奏响了。随后,一朵朵灿烂的烟花在空中绽放。一朵、两朵、三朵……夜空顿时成了花的海洋,姹紫嫣红,绚丽多彩,如诗如画。大地也被烟花装点得像仙境一样美丽迷人。第

37. 首先,我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其次,我坚持锻炼,我参加了空手道、蹓冰、游泳、跑步、滑雪和健身运动。总计锻炼时间大约三十个小时。令我最开心的是,我晋升了空手道黄带。最后,我在Dunlace学校学习了近一个月,学校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提高了我的英语水平,还认识了很多新同学。2月14日那天,我收到了好多卡片。

38. 妈妈又说了,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时间,难道你只做这一件事吗?

39. 2013年,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小学生了!其实我想回到幼儿园,妈妈说,幼儿园不再收我了。看来我只能长大!

40.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杀鱼,原来鱼的生命力是如此的强悍!

41. 我径直向那走去,首先看到的第一个谜语是:坐也是卧,立也是卧,行也是卧,卧也是卧。我想了一会就知道了,答案是:蛇!我们有才了几个谜语就走了。之后,我又看了几个灯就回家了!

42. 能站稳了,我就不用扶墙了,我先上去左脚,右脚蹬地,就向前滑行了一点点,后来我能双脚上去,扭几下,滑行一点点距离了。

43. 不到一个月的寒假生活结束了,我明天将和爸爸乘飞机返回上海。我超额完成了寒假计划,寒假生活过得既充实又愉快。

44. 有一天,我从梦中醒来,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赶紧跑到院子里一看,啊!原来是我家的腊梅花开了。我顿时心花怒放。

45. 如今之“年”,其“味”何在?

46. 这是一个温暖的下午,我正在妹妹家无聊的坐着。这时妹妹走向电脑房,我眼睛一亮,心想:可以玩电脑呀!

47. 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公历纪年(属阳历的一种,又称格里高利历)。后来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鉴于夏历一月一日恰在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廿四个特定节令之一的“立春”节气前后,因此便把夏历(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

48. 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时节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黄赤交角其附近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了人们判断时节变化的依据。“斗柄回寅”大地回春,万象更新,新岁开启。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岁首(新年)在日期上亦不同。

49. 最后我走进商店里,一进门就听见滚动播放着的《恭贺新禧》的音乐,还到处张贴悬挂着节日祝福。店里更是人流如潮,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50. 开始,我站也站不稳,一上去就往下摔,那时候我讨厌妈妈给我买的是2个万向轮的滑板。妈妈见我们站不稳没法滑,就叫我们扶着墙壁或栏杆,慢慢挪动滑行,找找感觉。我们就这样自己练习者突然听见哥哥喊我:菲菲,我能站在上面跳舞了,你也试一试吧!果然,我也能站稳了。

51. 这就是我捕捉的春节气息。看着如此热闹的景象,我也感到非常快乐!

52. 经历代发展,后人在早期历法基础上逐渐完善为当今使用的夏历。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直至今。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阴阳合历)。

53. 妈妈又问我,新的一年里,你最想做些什么事?

54. 围着大人开心地放烟花。鞭炮,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漂亮极了!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又长大了一岁。我们度过了一个美好又快乐的吉祥年。

55. 通过这件事,我悟出了一些道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56. 晚饭过后,所有孩子又聚在一起,在这火红的地区载歌载舞。邻居阿姨家的妹妹不知从哪里学到长辈晨练的舞,早早窜到前面,领着我们跳着。拍拍手,踢踢腿,扭扭身。所有人做的各不相同,却十分起劲,惹的爸妈们直笑。灯笼们也有了激情,更亮了,配合着我们。几次热身后,我们的舞步也开始整齐划一了,在灯笼的映射下,心中的火热从未灭息。

57. 走进商店,里头的衣服令我目不暇接,突然,有一样东西令我眼前一亮——这竟然有金鱼!于是,我一米秒行1千万的速度冲了过去,坐下来逗金鱼;而爸爸妈妈却在一旁试衣服。忽然,我的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瑾瑜,快来!!!”“哦!来了!”我喊道,接着顺着声音跑了过去,哦!原来是爸爸试了一件衣服,叫我来看好不好,我还是那句老话:“你自己觉得满意吗?” “满意!” “那么,”我说,“我也觉得好看。” “可你妈说不好看。” “那随便你了。”我耸了耸肩,摆出了一副无奈的样子。

58. 如今的灯笼早已不在是亲手制作了,“大奖”也不在吸引我了,在楼下唱歌跳舞的节目早已删去,那份快乐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我默默地想,又看到灯笼下的舞蹈,又听到灯笼下的笑声

59. 从小到大饺子一直都是我喜欢吃的食物,今天,我和弟弟还有奶奶在家里自己包饺子吃。

60. 今天是寒假中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早上吃完了汤圆就开始盼望着晚上的灯会了!

61. 今天的巫山庙会为你提供了一个购物娱乐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庙会的内容如此丰富,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细节,让我感受到了过去杭城的市场风格。

62. 汉朝以后,曾有几名皇帝进行过改历改岁首。王莽篡汉后,规定十二月朔日为岁首,是为殷正。魏明帝曹叡也一度改为殷正。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采用周正。此后历代又改用夏正,以一月朔日为岁首。(注:武则天登基时间为690年九月初九,当年,竟然出现了两次“正月初一”:690年的2月15日、690年的12月6日。)

63. 我和外婆摘了满满一蓝子的蔬菜回家,晚饭时吃着自己亲手摘的菜,真是太香了!

64. 1913年7月(民国二年),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就由以往的“过年”改成了“春节”。

65. 逛商场 前几天,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新街口逛商场。 刚一进商场,处处年味儿浓浓,好不热闹!买衣物的生意兴隆,卖珠宝的财源滚滚。“哇!”我喊道,“今天这人真多!我要喘不过气来了!” “得了!别婆婆妈妈的了!”爸爸说,“咱们去那看看。” “好!”我和妈妈异口同声。

66.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成一派。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中国的家庭过年前要购买大量的“年货”,春联,福字,新衣服,过年期间的食品(过年市场多不开门)。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