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过年作文精选十篇,春节主题作文推荐

面书号 2025-02-20 08:11 27


岁月如歌,文采飞扬。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让我们共同品味十篇精选佳作,感受文字的魅力,领略春天的韵味。

1. 最热闹的莫过于元宵节了。这一天,家家户户吃汤圆。汤圆有各种馅儿:芝麻馅儿、核桃馅儿、豆沙馅儿。口味丰富多彩、不一而足。这一天,还要猜灯谜。猜灯谜从宋代起源,一直流传至今。每年县城都会举行猜灯谜活动,无论男女老少均可参加。举办活动时,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的谈论声、广播声汇成了一股声音的流,这股流为春节增添了几分别样的色彩。晚上,人们还会在空旷的场地燃放孔明灯,当一盏盏寄托着美好心愿的孔明灯飞上天空时,每个人的心愿仿佛都得到了满足。

2. 除夕过后,就是初一了。初一这一天,大多数人都会走亲访友,去亲戚朋友家拜年。

3. 安全隐患,是我们平时最关心的问题,放爆竹,也藏着许多安全隐患。比如:2月7日下午3点,成都市天府新区会龙路附近一小区传来一声巨响,一个石质窨井盖飞起10多米高。据目击者称:当时8岁小孩龙龙蹲在井盖旁放爆竹,爆竹引燃沼气,发生爆炸,将龙龙炸成重伤。看,放爆竹是有多么大的安全隐患。

4. 迎来送往十几天,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人们纷纷走上街头,点花灯、放烟火、玩龙灯、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打腰鼓,尽情宣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6. 人们杀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7. 下午,我成了二位主厨-----外婆、爸爸的小助手。我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帮外婆一起包春卷!别小看这春卷不过就是一张皮和一些陷,做起来还真不简单!首先把圆圆的皮平铺在桌上,然后在中间晒上一些馅料,轻轻一卷,一个漂亮的春卷就眼看着在外婆灵巧的手中完成了。我跃跃欲试,自己手忙脚乱地学着外婆的样子塞了陷放在中间,一卷,不好!皮破了。我赶紧“贴”了一张春卷皮上去,可好景不长,我又不小心挤了一下,陷又漏了出来,我又连忙“贴”了一张上去,就这样,我足足用了四张春卷皮包了一个“超级无敌大春卷”。可等我抬起头希望听到外婆赞扬声的时候,却看到外婆非常气愤说:“小祖宗呀,你可知道这些皮可是我排了三个多小时的队才买了的,可经不起你这么折腾呀!”随后,我仔仔细细看着外婆的'动作,总算是包了几个像样的春卷,我的内心充满了骄傲。

8. 新春的钟声还没敲响,烟花就迫不急待从地上“轰,轰,轰”地腾起,向人们报告新春的来临。它真美啊,有的象弯弯的垂柳,有的象天上落下的流星雨,有的象天上绽放的锦花,更让所有人都惊叹不已的是这发烟花在天空中绽放出一张张圆圆的可爱的笑脸。

9. 新的一年已经来到了,过去就让它过去吧。我尝试着感动的流泪,可是已经全然无效,新春的欣喜早已充满了我的心头,不是吗?

10.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11. 两顿饺子,两挂鞭炮,吃出了风俗,吃出了过年的乐趣。

12. 放鞭炮

13. ——后记

14. 除夕夜,我们吃完年夜饭之后,我们一家人一起在门前的一块空地上开始放烟花。爸爸先点燃了第一种烟花。这家伙可好玩了,又货真价实,绝对不负这个名字——“满地珍珠” !“珍珠”慢慢地冒了出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直到2米多才缓缓落下。我们直呼不过瘾,爸爸说:“别急,后面还有更好玩的呢!” 接着,爸爸又点燃了一个叫“彩色旋风”的烟花,这个烟花连我家的“老古董”爷爷都拍手叫好呢!“旋风”来前,红光先闪,然后是绿光,接着是蓝光。“旋风”来啦,一边自己原地旋转,一边白花开,红光闪,绿光亮。那样子真是漂亮极了!我点燃了“彩明珠”,等待了一会之后,它“嗖”一声放了出来,我们都吓了一跳,我拿着“彩明珠”的手都擅抖了一下。

15. 春节——这是我们喜庆的节日。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期间,无论乡村城市,无论大街小巷,满眼都可以看到一个个红红的福字,一盏盏红红的灯笼,一串串红红的爆竹,一幅幅红红的春联,春节使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中国红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红红的色彩,寓意生活的喜庆、红火、和谐、康宁……

16.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日。比较讲究的人家,每逢这天早上会吃“腊八粥”,泡“腊八蒜”,以示欢庆丰收,预祝来年五谷丰登。

17. 夜晚是寂寞的,但并非是静谧的,周围的爆竹声依然很杂。我独自站在窗前,耳边回荡着熟悉的歌词:“邀明月/让回忆皎洁……”。唉,只可惜,今晚并无明月相伴,只有几颗懒散的星点缀在苍穹之上,孤独的同时也就多了几分感慨:

18. 放鞭炮是我们过春节时的一个习俗。在古代,人们是为驱赶一种叫“年”的怪物。当腊月三十晚上十二点时,新年的钟声敲响,整个九州华夏上空,爆竹声回荡在苍穹之中,为新年添加了祥和的气氛。所以,爆竹——这个喜庆的物品,深受人们喜爱。

19. 去年春节,我和奶奶、**姐、二姐姐、大姐姐、二姑、二姑夫、三姑、三姑夫、叔叔、婶婶、爸爸、妈妈我们全家一起去了西安。我们开了三辆车,在路上,我看到树伯伯围上了围巾,一排一排的向后移;大山仿佛就在我们面前堵住我们去路;到了山脚下我们穿过山洞来到了另一边;我和**姐在车上一路玩游戏,看风景,走到每一处我们都要猜地名及当地特产。如:榆林的豆腐、洛川的苹果、安塞的腰鼓等,我们玩的好高兴啊。

20.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

21.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22.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23. 春节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它蕴含了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习俗。我爱家乡的春节,更爱我美丽富饶的家乡!

24. 纯阳观内有忠孝两亭,孝亭内有泥塑二十四孝,但它远远没有灯饰中的孝子灯吸引人,再配上色、声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中有一组灯是根据新津民间传说《望娘滩》做的。灯饰中,有一条龙,那条龙欲飞而又未飞,只是一个劲的点头,仿佛又在听娘的倾诉,它有一只脚还是人脚,那是因为娘抓住它的一只脚而未变成龙脚的。这组灯饰有色、有声,将古老的传说以独特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很具有艺术魅力。

25. 春节期间,固然有着别样的风俗而这些风俗也往往伴随着一些神奇的传说或故事。

26. 过年时放鞭炮,绝对算的上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一个活动,尽管现在不能放,但还是无法减少中国人民对它的热爱。以前每次过年时,窗外都会响起鞭炮声。好像我们激动的心。至于它的传说,想必你们也都知道了吧,我就不多说了。

27. 参观了纯阳观的灯会以后,我受到了艺术的熏陶,也使我感到人民的生活改善了,精神生活也上了个新台阶。

28. 春节——这是我们传统的节日。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那时人们在年头岁尾庆祝丰收,祭天祈年,它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春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儿女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生活在变化,不变的是我们对春节的盼望,对春天的热爱。

29. 这个春节真快乐,不知下一个春节就是什么样的。

30. 盼啊!盼啊,终于盼来了春节。瞧,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新衣,有的买春联,有的在办年货……街上热闹非凡。

31. 等到小烟花放完后,大家伙来了——高空烟花。爸爸点燃了导火线,只见一串串烟花奔向天空,炸出了美丽的形状。有太阳型的,有花朵状的,有伞状的,还有圆形的。数不胜数。那响声把狗惊醒了,把嬉戏的鸟儿吸引了。原本漆黑的天空亮起来了。邻居家的烟花也纷纷响起,给春节增添了光彩。

32. 春节——承载着我们热切的期盼。春节过后,我们就要翘首企盼那杨柳依依,微风习习,细雨丝丝的春天了。节后不久,麦苗返青,杨柳发芽,土地不再那般坚实,开始有小草冒尖,却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小动物们也要活跃起来了。渐渐地,杏花开了,桃花开了,梨花开了,群芳争艳,处处花红柳绿。我们告别了寒冷肃杀的冬季,迎来生机盎然的春天。春节就是春天苏醒的时节。

33. 帝王灯汇集了中国历史上政绩卓越的历代帝王,将一部中国的历史活生生的展现在人们眼前,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34. 可是近几年来,爆竹的危害也在逐年增加,各种影响随处可见。就拿我们最常见的——雾霾开始讲。有新闻报道,20xx新春之夜,雾霾的魔爪伸向了全国大大小小将近130个城市。

35. 不知过了多久,天渐渐的发白了,爆竹声也稀疏了许多。我知道,这一夜的感激之后,迎接我们的是新一年的曙光。

36. 我们到时,天还没黑,没有开灯,于是我决定先总览全貌,了解灯的布置情况,找到好的灯饰,开灯后再尽情欣赏,因为今年是兔年所以不少地方都有兔子的灯饰,还有许多小巧而又能反映中国历史和传统的灯,如:孝子灯、旁王灯等等。

37. 压岁钱

38.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39. 哦,哭泣,哦,空洞,哦,坠落,哦,虚度,这些都有什么用。

40. 除夕,我们就去了姥姥家。到了晚上,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端了上来;“好吃不过饺子”大家也都饿了,正想吃,姥爷突然发话了:“按照传统,应该先放鞭炮。”因为他是老一辈,所以,我们就听他的,按照风俗放了炮。只听噼里啪啦的一阵响声,放完了炮,我们迫不及待地跑到了饭桌前,开始吃起饺子。姥爷又发话了:“大年初一、三十儿、初五吃饭前要放炮;初一、初五在早上,三十儿在晚上,所以,要按风俗。”

41. 腊八是一年计算赢亏的日子也是还钱的日子。古人为了避开算字,便换成了蒜。但街上从来不会卖腊八蒜,就是为了不让那些欠债的人听见吆喝烦心。

42.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43. 老妈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挂起红灯笼,贴上春联,家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为了准备年夜饭,长辈们早就忙开了,杀鸡宰鸭,洗菜、做菜、忙的不亦乐乎。厨房里不时传来叮叮咚咚的锅、碗、瓢、盆的碰撞声,这响声交织成了一支美妙的乐曲。不一会儿,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这里面有绿油油的蔬菜,香喷喷的荤菜,各类营养汤,还有各色甜点。我看到满桌子的色香味俱全的菜,我等不及了,夹起一块红烧肉就放到了嘴里,真是美味啊!我又吃了一块,感觉越吃越有味。夹起了一块鸡翅,咬了一口,香嫩可口!真是欲罢不能。等爸爸老妈他们就坐时,我和表弟他们已经消灭了很多菜了。我们几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大家有说有笑的,频频举杯欢庆……

44. 时钟指向八点了,一家人聚集在大客厅看《春节联欢晚会》,“哈哈哈”一阵阵欢乐的笑声不时地荡漾在客厅里。

45. 到了初一早上,我起了床,看到妈妈在收拾东西,就知道又该去别的地方了:“妈妈,今天要去哪,还回来吗?”妈妈便收拾东西边说:“今天按风俗应该去大伯家了,明天是初二,去姥姥家,也就是明天回来,今天在这吃早饭”“早饭是什么呀?”我问道。“饺子”妈妈回答道,我想:怎么又是饺子?这是我的肚子已经叫了,我突然想到姥爷说的话;我也是家里的一个小男子汉,当然要放鞭炮,我飞快的穿上了衣服和大人放了一挂鞭炮,又拜过神和祖宗后,领到了压岁钱,开始吃饺子了。

46. 那五彩缤纷的烟花映红了大地,映红了天空,这绚丽的色彩,不正象征着我们祖国的锦绣前程吗?

47. 腊八蒜

48. 春节——寄托着我们美好的祝愿。我们在品尝美味可口的年夜饭的同时,企盼来年家庭甜蜜和睦,家人幸福安康;给长辈和亲朋拜年,祝愿他们身体健康,生活美满;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春联和福字是人们对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和对幸福的向往追求;在劈劈啪啪的爆竹声中辞旧迎新寓意驱走灾祸,带来欢愉和吉利……

49. 垃圾,也是放爆竹后产生的废物。近一段时间,一张在网上疯传:两位环卫工人举着一块“心愿卡”,上面写着“年轻人,少放点鞭炮!让我老伴回家过年!谢谢体谅!”可见环卫工人为保持我们城市的整洁是多么辛苦。可是环卫工人在春节当天还是清扫出了一车又一车的垃圾。

50. 大约七点左右,天已黑了下来,灯也亮了,五彩缤纷,照得人眼花缭乱,先前那些活泼可爱的兔子都动了起来,我只觉得自己仿佛到了月宫,正在看玉兔捣药呢。

51. 吃过年夜饭,爷爷说:“放烟花去喽!”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和爷爷把许多烟花都搬到了门口。爷爷搬了一个最大的烟花,拿出打火机点着了引线,只听见“兹兹兹”的声音,还冒出了红红的火花,吓得我连忙跑到了大门口,爷爷说我跑得比兔子还快。我刚刚跑到门口,就听见烟花发出了“嘭嘭嘭”的声音。烟花如同一束束绚烂的鲜花抛向天空,把乌黑的夜空点缀得五光十色,十分美丽。

52. 为了我们的环境,为了我们自己的人身安全,让我们向全世界呼吁:少燃放炮竹爆竹,多一份美好生活。

53. 一走进腊月,家乡的年味更浓了。旧时的过年就是从八月初八开始,到按历年正月十五才结束,现在,亦是如此。

54. 我们又往前面走,突然看见一只“大老虎”正朝着我叫,它的背上是黄黑相见的条纹,额上有个“王”字,两只眼睛睁得圆圆的,说真的,要不是在灯会上看见,还以为是只真老虎呢!

55. 喝完了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吃完了泡得发绿的“腊八蒜”,在孩子们的期盼中,我们迎来了腊月二十三——小年,在这一天晚上,各家各户都在灶王神像勉强摆上糖瓜,山楂,柿饼,红枣,花生等,求灶君“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俗称“辞灶”。过了这一天,在外经商、打工、求学的游子心怀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开始陆续返家,一路上无数次想象见到亲人的激动场面。家中的亲人也怀着丰收的喜悦,开始陆续购买鸡鸭鱼肉、酒菜、香火、鞭炮等,称为“办年货”;蒸馒头、打米糕、出豆腐,称为“办年饭”,这些年饭可以一直吃到二月二。

56.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烧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拜个年,一年一年保平安”,这首歌谣从古唱到今,传承着我们家乡的习俗和文化。

57. 不知不觉来到了西安,我看到家家户户挂上了红灯笼,我们绕了一大圈才找到了一家如家宾馆,我们住了下来已经很晚了,我们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

58. 我们个个脸上都绽放出开心的笑容,这些美丽的烟花给新春佳节增添了许多节日的气氛。

59. 家家户户门前都张灯结彩,刮起了红灯笼,贴上了新春联,真是“新年新气象”。夜晚那个红灯笼崩提多红艳,它的表皮外散着微微亮光。远远望去,一排排红灯笼,在这年景中,可谓是“独秀一方”啊!当然,在这新的一年里,怎么能少得了春联呢?春联以横批上联及下联组成,春联有不同的>祝福语,寓意这一年过的如祝福语说的一样美好。

60. 压岁钱在过年期间总是最令人期盼的,每次看着一张张鲜红的'100元纸币,每个人脸上都禁不住洋溢起笑容。而古时压岁钱。其实大有用处。古时,这叫压祟钱。它是古代的一个小妖,每到大年三十它便会起来作恶,专门祸害小孩。而它怕光,所以家家户户在那天便会点起灯不入睡,现在想想,也许大年三十不睡觉正是因为这样。而有一对老夫妇,生了一个小孩,老年得子,自然异常疼爱。有一次大年三十,老夫妇给了小孩八个硬币,小孩玩累了就睡了。半夜一阵阴风吹过,蜡烛被吹灭了。当他正要做恶时,突然那八个硬币发出一阵金光,祟被就吓跑了。从此,人们便经常在大年三十时把钱放在床头。后来又因“祟”与“岁”读音相同叫成了压岁钱。

61.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所以过的分外热闹。一大早,人们就早早的起来,在门窗上贴上红红的对联和年画。街道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有卖灯笼的,卖春联的,还有买各种烟花爆竹的。街道成了大卖场。许多店铺都关门了,只有少数几家还在营业。中午,人们开始准备晚饭,好在晚上做出一桌满汉全席。从下午开始,你的耳边就会不断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直到凌晨左右,从不间断。晚上,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喝酒谈笑,鞭炮声、谈笑声汇聚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动听的交响乐。

62. 就算我可以变成夜的天使,我也无法让我随便展开翅膀,得到的或许只是坠落;

63. 直到中午肚子饿地咕咕叫时才回家,一回家,我就看见一桌子的菜:红烧鱼、排骨……我拿起筷子就吃,刚要吃,妈妈就在不知不觉中拿走了筷子。我喊到:“妈妈,手下留情!”,“谁让你玩我?中饭不许吃!”妈妈严厉地说。只听我突然喊起:“娘啊,妈啊,我肚子饿死了。”,“你喊爸也没用!”妈妈说。我听了立刻抱住妈妈不放,直到妈妈一边指着我鼻子一边给我筷子才松手。然后奔向桌子像3天没吃饭一样狼吞虎咽。等家人上桌,那桌上的10盘菜加起来只有5盘菜了。

64. 除夕夜,放烟花是必不可少的。一朵朵艳丽的花儿在天空中绽放,单调的天空一下子变得缤纷多彩。烟花绽放的时间不长,很快就会消失,淡化二门都争奇斗艳,一朵绽放完了,下一多也不甘落后。一朵又一朵,一朵比一朵灿烂,让人应接不暇。

65. 看完了爷爷的烟花之后,我高兴地喊起来:“我也要放!我也要放!”我搬来了一个最小的米老鼠烟花,拿出爷爷的打火机,去点引线。我心里又兴奋又害怕,手不由得微微地抖着,点了好一会儿才点着了。引线烧完了,突然从洞口里冒出了无数银色的小星星。小星星越来越多,火花也越来越高,一边喷,一边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真是火树银花,好看极了。我一边围着烟花跳,一边叫:“好看极了!好看极了!”

66. 除夕夜不管在哪里,处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小孩子是因为嬉闹快乐而笑;老人是因为与亲人相聚而笑。在这笑的同时,我也希望他们也能笑,他们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常年苦苦等待父母的归来,他们就是缺乏爱的留守儿童们。希望他们也能和我们一样“笑”!

67. 就算我可以化做夜的神灵,我也无法让曾经的梦想实现,得到的或许只是空洞;

68. 就这样我们全家度过了一个愉快及难忘的春节。

69.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浙江省也才只有11个地级市,那就相当于,几乎有十个浙江省度过了一个阴暗的春节,你肯定不想在春节这么喜庆的日子里天空灰头土脸的吧。

70. 象征着幸福圆满的春节也许是那么的短暂,但会永远定格在我的心里!

71. 然后,“嘭”的一声在空中炸开了。火花有的'是红的,有的是绿的,但都是昙花一现,马上就消失了。

72. 我们接着走,我们看到有卖糖人的、有卖腰鼓的、有卖木偶人的、还有扭秧歌的,有唱戏的,好热闹啊!天慢慢的黑了下来,我们看到好多好多灯,有十二生肖灯、鲤鱼跳龙门灯、三个和尚挑水灯、还有各种各样说不出的'灯。好热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