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20 03:08 12
——探寻道德规范的基石
1. 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道德建设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也是道德建设的直接受惠者。要以活动为载体,坚持在各种类型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人们在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2. 明礼诚信,是要求公民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应该文明礼貌,与人交往应该诚实守信,诚恳待人,信守承诺;
3. 如果你的舍友在出门前忘了关台灯或热水器,导致台灯或热水器开了整整一早上,你会怎么做?
4. 首先,什么是道德素质?
5. 7%的人认为在学校教育,还有26.4%的人认为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确实,道德素养既然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存在,在其养成的道路上必然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
6. 调查现状:
7. 文明礼貌
8.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在全镇营造了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广大群众的公民道德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9. 一. 大学生反思自我,从自身点滴做起。很多大学生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人立于世的根本。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做学问,才能成就我们各自的人生道路。
10. 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坚决批评各种不道德的行为和观念,帮助人们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
11. 自身及周围人群道德素养水平
12.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根据调查数据,如对于“
13. 那么大学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14.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15. 8%的同学表示介意,
16. 在19个村和1个社区的醒目地方张贴了公民道德宣传标语500多张,在村务公开栏办公民道德建设黑报1期。引导教育群众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讲文明礼仪,促人际和谐。
17. 7%的人认为是道德修养,有德才是最基本的;
18. 5%的同学选择了一般,还有12.3%认为差。这样的数据不免让人疑惑而心有微凉之意。我们从小所以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所以为的德才兼备,所以为的要读书,先做人,难道到了大学,到了更远的社会就淡化甚至是遗忘了?
19. 4%的人认为只要是能得到好处而且相对轻松,那么就会参加;
20. 9月16日(星期二)学校将利用班会课时间进行新学年的“文明礼仪伴我成长”启动仪式。学校再一次在学生中进行了《松熹中学学生一日常规》、日常礼仪知识、公共场所文明行为等方面的社会公德教育,培育和倡导爱护家园、关爱他人、文明礼让、不迷网络等优良品德,同时将在9月23日组织一场《松熹中学学生一日常规》现场测试比赛。
21. 整个宣传在党委的领导下,由党政办牵头,组织各单位、各部门共同参与,各单位召开职工大会和师生大会,各村、社召开群众大会,进行了一次公民道德教育宣传,在此次宣传月活动中,各单位、部门负责人认真负责落实,把宣传月的'整体活动开展的好坏作为评选镇级、县级文明单位的重要标准。
22. 仅有29.2%的人会坚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了再通行;
23. 根据合江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关于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要求,镇党委召开了专题会议,充分认识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宣传的重要性,专题研究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活动开展方案。整个宣传活动由党政办牵头,进行具体安排,党政办组织召开了综治办、社事办、计生办、各学校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会议,对开展宣传月活动作了细致的安排部署,明确了各自职责,使本次宣传月活动形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整个宣传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24. 1%的人会与其沟通,希望对方下次注意;
25.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26. 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小手牵大手,共做文明人”活动,通过“小手牵大手”, 深入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文明餐桌” 、文明出行、文明旅游等主题活动,促进全社会人人讲社会公德,个个做文明使者。
27. 而另一方面,即在道德对公民制约作用的问题上,
28. COM]
29. 大力加强基层的公民道德教育,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个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道德教育,使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成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行为规范。
30. 9%的受调查者认为是一种道德修养,
31. 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病残,
32. 在对当今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的认识上,认为非常好和好的总共仅占20.1%,
33. 同文化宣传中心干部和派出所干部一起到镇上开设的1家网吧和1家电子游戏室进行检查,净化文化场所。
34.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生活秩序可能会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用纪律与法规来维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和法规。正如我们的调查,大家对于“在公共场所插队行为的态度”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表示会马上制止,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会在心里抱怨,仅有5%左右的同学会在心里谩骂和15%的同学对此视而不见;又如,对于“在公共场合搂抱等不得体行为”仅有30%左右的同学表示反对。由此表明我们的大学生在遵纪守法着方面的状况并不理想。大学生对自己的纪律要求比较低;在遵纪守法方面还有待提高。
35. 三、活动形式多样,收到效果明显。
36. 相信通过学生道德意识的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更有效的开展落实,国家对道德工作和谐社会的大力关注。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37. 2%的同学表示什么活动都愿意参加,而还有10.3%的人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确实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学分相挂钩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似乎不再那么纯粹。有的学生加入青年志愿者,只是为了取得相应学分,不是为志愿而志愿,只是为学分而志愿。但是试想,如果志愿者活动没有相应的学分奖励,当代大学生又有多少能发自内心不求回报去做这一份事业?这是值得人们反思的问题。
38. 9月20日前后学校通过宣传橱窗、宣传栏、展牌、挂图、广播、网站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以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活动图片宣传。
39. 本次调查报告由温州大学学生处信息调研队发起,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调查的主要对象为温州大学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从道德素质基本认识及看法、自身道德素质水平两个方面展开。通过反馈回来的调查表统计总结得出温州大学在校生在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40. 遵纪守法
41. 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42.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就如何解决网络问题提出三点建议:
43. 7%的同学认为是一种道德情操,认为是一种文化素质的占71.3%,还有59.7%的同学将之认可为一种心理素质。本题既然为多选题,并且每个选项都有半数以上人选择,可以看出道德素质是多方面综合性的。它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也必会受到心理文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随后通过一定的外化,将这种内在的抽象的素养反应在日常生活中。
44. 以“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为主题,19个村和1个社区组织党员、团员自愿投工投劳,维修村级公路、村石板大路20多公里,慰问困难群众20多人。镇中学组织团员帮助社区困难老爷爷、老奶奶8人打扫卫生,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小学组织学生进行了绿化美化校园的“义务植树”活动,共种花、植树1000余棵。
45.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在助人为乐方面,对于如“
46.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7. 团结友善,是要求公民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助友爱,与人为善;
48. 2%的人选择随波逐流,
49. 1%的同学认为能快点走最好,而35.3%则会视情况而定。不论人走我走,还是视情况而定,其实都是人侥幸心理的体现,以为车少,以为自己速度快,而就此酿成大祸的又何尝少,真正到了那时就追悔莫及了。
50. 二、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51. 1%表示不介意,另有8.8%和5.3%的人表示无所谓和习惯了。在遇到不道德的事情时,
52. 6%的同学会选择保持沉默,但是心里会就此留下疙瘩;另有11.3%的人持无所谓态度。随手关灯关热水器是一个需要养成的好习惯,生活中确实会出现由于一时马虎而忘记关灯关水一类的事,这个时候,作为寝室成员,就应该互相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帮助来养成这种习惯。
53. 我们大学生应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为细节,这些细节极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它一旦被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所忽视,往往就可能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因此,社会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其实,践行社会公德并不难,提升敬人礼让的境界同样不难,比如,在公共场合主动排队是讲社会公德;乘坐公交车主动为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是讲社会公德;最后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是讲社会公德;在马路上看到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箱是讲社会公德,等等。社会公德的境界,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一举手一投足间慢慢升华的。
54.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26份。
55. 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作为一名当今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我们更应争当道德模范。
56. 4%的人表示会随大流,别人走我就走;
57.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根本上说保护环境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大学生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