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9 19:36 7
在浩瀚的宇宙中,数学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道路。它不仅是科学的语言,更是美的化身。让我们一起走进,感受数学之美,寓教于乐。
1. 几年以后,华罗庚爷爷被保送的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可是他不愿意读博士,只求做访问学者。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最终他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在英国两年内,写了20篇论文。论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其中一篇”塔内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位”华氏定理“。
2. 我也崇拜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力学家、天文学家,与牛顿、高斯并称为世界三大数学家。阿基米德在罗马士兵攻打自己的国家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急着逃跑,因为他还在桌子上聚精会神地解一道数学题。一个罗马士兵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命令他到马塞勒斯去,遭到了阿基米德的严词拒绝,他表示除非解答出问题,并给出证明,否则是不会去的。这句话把罗马士兵激怒了,就这样,阿基米德丧生在罗马士兵的刀剑之下。
3. 22×10=
4. 当我读到阿基米德的故事时,我仿佛看到了阿基米德正在聚精会神的思考要解决的问题,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的图,丝毫没有注意到,城池已经被罗马人攻破了,虽然有这么大的动静,可是阿基米德太过沉迷于自己的问题,丝毫没有察觉,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他的专研精神令我佩服!
5. 《非洲历险记》中有一个故事我觉得十分有趣:独眼雄狮要霸占狮王梅森的领地,结果酷酷猴用聪明才智帮梅森出谋划策,领导梅森的部下建立了一座城墙,用仅有的12只狮子(圆圈代表狮子)让独眼雄狮认为有12只(如图1)、16只(如图2)、20只(如图3)。独眼雄狮又用秃鹫、鼹鼠、乌鸦、鬣狗对梅森进行上、中、下联合袭击。最后鬣狗过不去,秃鹫和乌鸦被俘,鼹鼠更惨,被踩成了“鼠饼”独眼雄狮又想了一个办法:我亲自去找梅森,他还中着毒呢!却不知梅森毒性已解,结果又被打败了。一场战争结束了。这本书的故事也结束了。随着故事的结束,我明白了:
6. 徐老先生为什么能成为数学家?为什么能做出这样大的贡献?原因之一,就是他小时候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文章里写道:“他在读书时常把伯父给他的午饭钱省下来,用来买书和买练习本,为了节省用纸,他常用手指在睡觉的凉席上练字,夜深人静,同学们早已进入甜蜜的梦乡,徐利治却来到走廊,在灯光下认真地学习。白天,他泡在图书馆里用馒头、白开水充饥……”可以看出,徐老先生小时候学习条件很不好,连买书、买练习本的钱都缺乏,只好节省午饭钱,然而,他勤奋学习,并不因学习条件差而气馁。
7. 读了这个故事,对我有很大的感受,是我内心真正的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也应该学好数学,只有学好数学,才能发展科学,才能创造我们美好未来。
8.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9. 看了这个故事,我深深地被祖冲之这种精神所感动,要是没有熟练的技巧和坚强的毅力,他怎能完成这上百次繁难复杂的运算?在想想自己平时做数学题的时候,遇上复杂的题目几次做不出来就想放弃,缺少了祖冲之这种刻苦专研的精神。遇到简单的题目时,就自以为自己都会了,没有好好计算,结果出现了不该有的错误。如果祖冲之像我们这样马虎,那他圆周率的精确度该差多远啊!
10. 这个小故事主要讲的是:苏步青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11. 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认真”和“仔细”四个字。所以,我们对待每件事都要有像祖冲之算圆周率那样的认真态度,只有这样,才会有让你愉快的好结果。
12. 另一个意义是西方数学极强的社会性。只有社会生活才会涉及到用统
13. 这本书的作者叫孙健,也是一个厉害的特级教师。他在《数学家的故事》这本书里讲了阿基米德用数学战胜罗马战舰,牛顿在干农活时沉迷于数学问题,欧拉巧思妙想帮爸爸扩大羊圈,高斯10岁时就能应用等差数列求和……这本《数学家的故事》带领我们在数学故事的长廊中,让我们爱上数学,也让我对数学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14. 在我们这时代,家庭生活比较富裕,很多家只有一个孩子,零花钱比较多,这些钱我们不是去打电子游戏,就是去买好吃的。平时,也很浪费,一张纸不是写几个字就扔了,就是折纸飞机玩,一点也不知道节省。
15. 前两个问题用西方数学按部就班去解题比较费力,用东方数学变通的思想就会很容易解出来,而第三题,如果不亲自列个方程,是很难看清其中玄机的。这就是东西方数学思想的鲜明对比。
16. 圆周率就是指圆的周长和直径的长度比,这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各位数字的变化又没有规律,计算它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祖冲之从圆的'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先算内接正十二边形的边长,再算内接正二十四边形边长……边数一倍又一倍地增加,一共要翻十一翻,直到算出了内接正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八边形的边长,才能得到这样精密的圆周率,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17. 华罗庚因病左腿残疾,所以,他平时走路都需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伐,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在逆境中,他顽强的与命运抗争。增发过誓言,说:“我要用健全的头脑,来代替我这不健全的腿!”凭着这种顽强的`精神与毅力,他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青年成长为一代数学大师。华罗庚一生硕实累累,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导函数论等方面的研究者和创始人。其着作《对垒素数论》,更成为20世纪数学论着的经典。华罗庚因为有了这种对生活的坚持不懈以及充满希望的精神,所以,他在逆境中登上数学的最高峰。
18. 《数学的故事》是BBC出品的纪录片,介绍了数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缘起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在观影过程中,本人获得了很多启发,具体内容见以下四点。
19. 假钱交易问题(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了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成本 是18元,标价是21元结果是这个年 轻人掏出100元要买这件礼物,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 人79元但是街坊后来发现那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还了街坊 100元 )
20. 1930年在熊庆来教授的帮助下,华罗庚到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当一名图书管理员,他一人干几个人的事,却还在继续自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华罗庚终于成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21. 在《数学家的故事》中,我认识了欧几里得、笛卡尔、费马等多个伟大的数学家,更是发现了牛顿的万有引力有多么的奇妙。在以前,有人说没有万有引力,他们只认为地球是正方形,是空气让物体自然坠落,如果没有牛顿,可能我们几百年后都发现不了万有引力。而牛顿由于对科学有着严谨的态度,又有着求实的好习惯,经过不断的仔细研究,发现了牛顿三定律。让我们的科技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话说数学是科技之母,所以大家要像这些伟大的数学家学习,将来科技才会越变越发达!
22.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对祖冲之坚贞不屈的精神非常敬佩。正因为他有这样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是啊,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离不开“坚持”两个字。不由地,我想到了许多人,有文化名人、爱国将士,和我身边的同学。记得,妈妈告诉我,她经常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工作到深夜,不顾身体的疲劳,坚持着把事情做好,然后才会安心入睡。
23. 东方数学长于灵活快速,弊在复杂计算上不够精确,西方数学严谨精确,因此难免迟缓繁琐。前者适合探索和突破,后者适合保持和积累。
24. 东方数学思想在意义上与西方大不相同。东方思想视数学为神秘的甚至是神圣的事物,数学本身就是目的和对象,而不是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所以,在东方数学中,会出现中国人推崇的吉祥“8”、归一“9”,也会出现印度人发明的“0”、“负数”这样具有哲学意义的概念。
25. 华罗庚(1910年——1985年)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小时候是个调皮、贪玩的孩子,可是对数学却很感兴趣。他在读完中学后,因为家里贫穷,交不起学费,从此华罗庚失学了,他回到家后只能依靠卖点小东西生活。
26. 从今以后,我要用徐老先生的学习精神来鞭策自己,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27. 从这个小小的故事里,我明白了自己在思考问题方面,不应该太拘泥于一些表面的见解,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数据,要从各个方位深层次地去解破,分析,找出规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吧。
28. 所以最终还是要发挥两者的长处,将其结合起来运用,才能获得更丰富、更有趣也更准确的发现。
29. 读完这本《数学家的故事》,我感觉自己全身充满力量。有一次奥数小考试,我被三道难题给难住了,我怎么想都提不出解题方法。这时脑海中似乎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潘晨熙,你一定要用尽全部力量,来选取咱们应遵循的道路啊!”哦!原来是笛卡尔爷爷呀!好的,我会尽心尽力做完它们的。“你一定要冷静!”他又说。“我一定会的。”我说。我继续认真审题,啊,我做完了!我要感谢数学家给我的启示,我长大了一定会成为数学家的。
30. 李教授将枯燥难懂的数学知识,写成有趣的童话。我以后写童话要增加童话的趣味性,努力使其立意更深远。
31. 对于西方世界而言,数学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它的作用对象是具体问题,因此其发展是自下而上的,即从笨拙、刻板、繁琐的计算开始,待到这些计算成为常识之后步入推理演绎阶段。
32. 读完这个故事我是即捧腹大笑又佩服至极,阿凡提真是太聪明了。但是又转念一想,到底是如何种这些果树的呢?我找来笔,纸,认真地绘图起来,可是无论怎么摆弄这些果树也没有达到巴依老爷的要求,我去请教了爸爸。在爸爸细心地讲解下,我终于明白了阿凡提想出的办法。
33. 从初中没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爷爷走了一条自学成才,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34. 通识的标准解决资源分配和物质交换问题,因此,数学是人类集体的智慧结晶,也是用之于集体的智慧,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寻求人类发展方向的工具和成果。
35. 不能上学并没有阻挡华罗庚爱数学的势头,他从此以后便自己学,一年到头华罗庚几乎每天都要用十几个小时来学习,勤奋好学的他走进了数学王国。(
36. 1小狗跑步问题(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50千米。甲每小时走3千米,乙每小时走2千米,甲带着一只小狗,狗每小时跑5千米。这只小狗同时和甲一起出发,当它碰到乙后便回头跑向甲;碰到甲后又掉头跑向乙……如此下去,直到两人相遇。小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37. 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38. 我最崇拜的是约翰·伯努利,他1667年8月6日出生于巴塞尔。他不仅自己厉害,还成功教出了一大批出色的数学家,其中包括18世纪最著名的瑞士数学家欧拉、瑞士数学家克莱姆、法国数学家洛必达,以及他自己的儿子丹尼尔和侄子尼古拉二世。
39. 华罗庚爷爷192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华罗庚爷爷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当即表扬了他。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40. 读《数学家的故事》让我更加喜欢数学,更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41. 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像阿基米德一样的数学家,他们热爱数学,沉迷数学,才有了如今的辉煌。所以让我们好好学习数学,让这份辉煌,永远传承下去。
42. 华罗庚爷爷1950年依然放弃美国的优越环境,满腔热忱地回到祖国,回到清华园,被任命为数学系主任。他不仅培养出一大批数学人才,还为数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先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改进,至今仍是最佳记录。在代数方面,更有其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发明了嘉当-布饶尔-华定理,其专著《堆垒素数》被译俄、匈、日、德、英文出版,称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他出版的《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在中国多领域推广应用。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得重大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同样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也作出了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共发表了152篇重要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著作,11本数学科普著作。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43. 聪明来源于学习,所以我们为了使自己更聪明,必须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并学着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乃至一个王国的命运。
44. 有一天,马小跳和爸爸去看花博会,导游介绍一个最大的郁金香花园,长18米宽14米,马小跳对这个漂亮的花园产生了兴趣,想知道它的`面积,可马小跳没带纸和笔无从下手,爸爸一下就算出是252平方米,因为他用了速算的方法。爸爸告诉马小跳十几乘以十几的计算规律是:个位数相加,再加10;最后的和再乘以10;个位数相乘;把两个积相加。马小跳按照爸爸的方法来计算花园,18×14就是:8+4=
45. 32+220=252。
46. 数学是一个由粗放向精细发展的认知工具,也是一种以量化为主的认知思想,它诞生以来指导了包括天文学、建筑工程甚至艺术学等多学科的发展,并形成了被广泛认可的基础学科。然而,但凡工具总有不完美之处,数学的抽象也决定了它在某些时刻注定“不切实际”。只有在使用中扬其长避其短,才能不辜负数学之闪光点,不迷离数学之混沌处。
47. 12+10=
48. 我还崇拜牛顿呢!因为他曾经说过一段经典的话:“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在遥远的1643年1月4日,在英格兰林肯郡小镇沃尔索浦的一个自耕农家庭里,牛顿出生了。牛顿是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3磅重,接生婆担心牛顿是否能活下来,没想到这样弱小的一个小家伙会长成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
49. 数据分析是一个强应用性领域,通常面临的都是悬而未决的探索性问题,尤其是数据分析应用于认知人类自身的心灵和特征时,往往具有更多的未知性、不确定性和多样性,需要更灵活的思想、更巧妙的方式和更多样的尝试,这是东方数学思想的长处。另一方面,复杂的变量关系也需要更严谨、精准的测量模型,这是西方数学思想的精髓。西方数学还有一项绝技,就是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转换,对于数据分析而言,这是数据可视化的基础,也是东方数学很难一蹴而就的。
50. 数学——特别是西方数学——起源于非常实际的目的,从土地测量到灌溉系统再到推理演绎体系,数学至少在四个方面满足了人类的需求:
51. 4×8=
52. 酷酷猴不畏艰险,努力的领导狮子们保护自己的家园。我明白了不论发生什么都要勇于面对生活。
53. 同学们,你们想出了如何种这些果树了吗,快快动动脑筋吧?
54. 3计算生日问题(用你的出生日,乘以12,得到数x,再用你的出生月乘以31,得到数y,只需要告诉我x与y的和,我就知道你的生日了。)
55.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我们的数学华罗庚爷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我一定要向华罗庚爷爷学习,以他为榜样,将来长大了也要报效祖国,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56. 同学们,你们也可以试一试这个方法,真的很简单也很方便,你们学会了吗?
57.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对圆周率的计算得出了非常精确的结果。这篇文章讲的是祖冲之经过很长时间的编写,终于写成了《大明历》,他上书皇帝,请求颁布实行。皇帝命令主管天文历法的宠臣戴法兴进行审查。但是戴法兴思想保守,是个腐朽势力的卫道士,他极力反对新历法。面对戴法兴的刁难、攻击,祖冲之寸步不让,和他唇枪舌剑的辩论。最终,《大明历》没有通过,后来在祖冲之去世后10年,《大明历》才颁布实行。
58. 是啊,学数学少不了的是那种顽强的精神。我一定会向华罗庚,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学习决不放弃的毅力!
59. 我们的学习态度和徐老先生那种废寝忘食的学习精神相比,真有十万八千里的差距。
60. 读了《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我明白了,一个人不论干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那样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61. 在学习上,现在很多同学都不认真学习,学习目的不明确,我也是这样,做题稍微遇到一点困难就气馁了。
62. 东方数学的另一个意义是化繁为简。与西方数学发展起来的推理演绎不同,东方数学力求“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例如中国人轻巧的解方程方法。
63. 华罗庚爷爷上完初中一年级,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而不得不失学。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表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还聘任他为助教。
64. 除了苹果砸在头上发现了地心引力,牛顿还制造了磨坊的模型、小水钟等。他还发现微积分,对光的研究也有贡献,还构筑力学大厦呢!真是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