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9 14:57 8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效测试、品质保障和助力产品优化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本文将围绕这些核心议题展开,探讨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和科学管理,助力企业打造高品质、高性能的产品,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1. 软件测试的实习报告篇120xx年11月28日,我怀着提高并实现自我价值的心态,跨进E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大门,开始了自己第一份实习工作。这是一家国内知名的专业软件外包企业,在深圳华南地区位居行业前列。易软自开始从事软件外包业务以来,服务合作模式从人力资源外包发展到项目外包、离岸开发和OEM产品合作等模式。业务领域包括电信业,金融业,制造业等。特别在电信行业有多年积累,在电信业务领域涉及固网,智能网、移动通信、光网络,电信增值服务等业务领域。易软公司总部设在深圳,在上海、南京、北京,广州,重庆,苏州,武汉,大连等地建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就近为客户提供外包服务。
2. 转眼间,三个月实习时间就过去了。回想起这段时间的工作过程,我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到一个为社会服务的软件测试人员,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一个刚刚步入企业的年轻人来说,什么都不懂,没有任何实践经验,不过在各位同事的帮助下,我很快的融入到了这个新环境,还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感觉受益匪浅。
3. 要想成为好的测试人员,首先得了解自己要测试的软件的相关知识。要了解软件产品的架构是什么样的。要了解软件的市场需求,在接触软件之初要可以多看看用户的反馈信息,这些才是用户最关心的,也是在测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满足客户是最大的需要。但是了解软件需求之后要学会要多读些软件系统的技术文档,软件设计文档,这些文档可以帮助了解产品如何工作。还有多看看公司Bug库中的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自己了解软件产品那些地方存在缺陷,软件系统那些地方会出现错误。软件是运行在一个大环境中,如果对系统不熟悉,那么有些问题你不能从一个更广阔的层面考虑,学习操作系统的知识,有助于你发现缺陷,定位问题更加准确。比如软件运行在Windows或者Linux,如果不懂操作系统,你就无法建立测试环境,有些时候时候软件的组件发生问题,就是自己系统配置造成的,对系统不熟悉,会把外在原因归结为软件本身。所以要学习关于和软件系统相关的知识,比如编程,网络,数据库等。不一定要学习到多好的程度,只是通过这些扩展的知识面,可以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不会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
4. 和一切相关的人员交流,不同的交流渠道,获取消息是不同的,角度也不同。和客户交流,会在测试中从客户的角度发现问题;和开发人员交流,会了解开发人员怎么实现软件功能的;和项目管理人员交流,会知道开发进度以及遇到的困难。
5. 在这实习期间,我就参与了一个项目,这对我在软件测试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6. 在滕邦国际的项目中,我主要负责的是wap网站、Symbian客户端和后台管理系统,对有关用户界面的测试和测试执行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会了对bug管理工具Bugzilla的使用。
7. 一、有关用户界面的测试
8. 图形测试
9. 图形包括图片、动画、边框、颜色、字体、背景、按钮等。
10. (
11. 要确保图形有明确的用途,应用系统的图片尺寸要合理,并且要能清楚的说明某件事情,一般都链接到某个具体的页面。如在滕邦项目中,wap网站跟客户端的标志图形就不一样,酒店模块、机票模块和旅游模块的图片也是不同的。
12. 验证所有页面字体的风格是否一致。
13. 背景颜色与字体颜色和背景色相搭配。如本项目以该企业颜色为主。
14. 内容测试
15. 内容测试用来检验应用系统提供信息的正确性、准确性和相关性。信息的正确性是指信息是可靠的还是误传的。信息的相关性是指是否在当前页面可以找到与当前浏览信息相关的信息列表或入口,也就是一般Web站点中的所谓”相关文章列表”。
16. 如在滕邦项目中,在查询机票的时候出现一个不应存在奥林匹克航空,查询机票深圳—北京时,出现美国联合航空UA,属于国际票务,也是不应该查询到的。
17. 整体界面测试
18. 整体界面是指整个应用系统的页面结构设计,是给用户的一个整体感。例如:当用户浏览应用系统时是否感到舒适,是否凭直觉就知道要找的信息在什么地方?
19. 整个应用系统的设计风格是否一致?
20. 在滕邦国际项目中,除了wap网站外,还有Symbian、Android、WinMobile三个客户端,所以在事先没有标准的情况下,各个平台的导航不统一,各关键字段也不一致。
21. 二、bug管理
22. 在进行测试前,首先必须理解业务和需求。需求和业务理解了,才知道客户想要系统实现什么。然后按照需求来进行测试,不满足需求要求的都可以认为是BUG。
23. 和开发人员沟通。这里说的沟通并不仅仅指通过沟通试图让开发人员修改每个BUG,这个当然需要沟通,但是并不是指所有的BUG都需要修改,这中间涉及到成本、技术,还有别的问题。除此之外,通过和开发人员搞好关系,对于BUG我们可以问他发生该BUG的原因,修改的大致方法,甚至不修改的原因等等,这有助于以后测试中多注意、多发现这样的问题,甚至提出修改建议。
24. 如在Symbian客户端测试中,会出现“内存不足,请关闭一些应用程序后再试”的警告,是属于正常现象。
25. 决定BUG严重性的时候,可以根据该被测对象在整个系统中充当的角色,实现的功能来判定如果该对象出现错误会对整个系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产生的.影响打分,从而定义BUG的严重程度;决定BUG优先级的时候,可以先假设不修复该BUG,出现的这些问题会产生哪些影响,然后判定这些影响的严重性来判定BUG的优先性。
26. 如在项目中,旅游模块页面中,时自动退出系统,本是属于High单,而我提的是Medium单。
27. 容易产生BUG的情况:虽然在开发过程中,软件需求通常都会发生改动,所以如果某一部分的软件需求频繁发生变动,那么就会导致和这部分相关的编码和设计会相应的频繁变动,那么在测试中,这部分编码设计实现的部分出现BUG的可能性就很大。
28. 如果在开发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了第三方的组件,或者从别的软件中移植了大量的代码,那么和这些第三方的组件和代码相关部分出现BUG的可能性就很大。
29. 软件测试的实习报告篇2从入职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三个星期了,从刚开始看理论知识到接触系统,从完全摸不着头脑到稍稍入门,从几乎不知如何下手到开始有了学习的目标,我确实有很多需要总结的东西,或许零零散散,但都是真实感受。
30. 年前呆的那三四天几乎全看有关测试的理论知识了,感觉跟平时在学校里看课件差不多,就是熟悉测试的流程、测试常见的方法,测试都包括哪些内容等基本知识。年后的第一天学习到的第一点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有的软件账号密码都已经告诉过我,再次来却忘的一干二净,每次问的时候都要麻烦陈芳宾翻笔记,我发现她记得很全很细,大家都有随时记笔记的好习惯,于是第二天我就认真地带了笔记本和笔。(事实证明这个真的很重要)!
31. 接下来的一周我都在看电力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重温公司的测试流程和BUG流程。那些电力名词我几乎都没听过,什么输电网配电网,分压分区,理论线损,看的很是吃力,我只好用最笨的方法,看到不会的就在网上查一下记下来,虽然比较慢,但现在多多少少熟悉了一点,接下来看系统的时候也好很多。
32. 第二周我开始看系统,按照主管的指导,我先看控制中心,我把系统帮助管理生成Word文档,用了三天的时间按照步骤说明对控制中心下的每个功能点都完全过一遍,学着建立自己的单位,画接线图、配线图、台区图,当然都是对着文档比葫芦画瓢。看的不细致就很容易出问题,比如我最初建单位不知道分配数据权限意味着什么就没管,导致在组织机构建的单位电网树那边显示不出来,也不知道添加的角色用户只能注销不能彻底删除,结果随手添加的那一堆用户都删不掉了,每次查询的时候看到那么多乱七八糟命名的用户都被自己蠢哭了(学校里课程设计做的系统都是物理删除);还有绘图的时候从工具栏拖输电线路、跨接线、馈线的时候总是一拖就停不下来,跑的其他元件都找不到了,鼠标也挪不开,只能粗暴地关掉绘图窗口,后来才知道双击左键就停止了;还有就是增加的元件被我删掉了,过后又增加了以同样名字命名的同样的元件,结果恢复之后看到两个一模一样的元件就傻眼了,还以为是系统有BUG,结果指导老师告诉我这是允许的,还教我用sql语句查询看它们之间的区别......
33. 自己点系统的时候有点盲目,对执行的’操作不理解,指导老师讲一会抵得上我看半天,比如指导老师教我用正向有功示值减去正向有功期初示值计算电量,以及分别设置电量优先和底度优先时的区别,还有换表时怎么算,以及对追补电量的审核等。还有对用sl/sql查询时要怎么用数据库表,哪些东西是一类的,哪几个比较特殊,每个元件的属性有很多,哪些比较重要,哪些是唯一标识等等,十分认真。可能有些我目前理解的还不够透彻,但比我自己看要好太多了,也知道自己该往哪方面学习。
34. 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每天都很充实,每当学会了一个新的内容就特别兴奋。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很多不足,比如用pl/sql的时候,虽然之前也学习过mysql,但都是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的很少,真正用起来还是觉得吃力,所以决定一定要抽时间好好补补sql语句。还有就是对系统的理解还很不够,被我误当成BUG的地方一问才知道系统本身就是那样设计的。接下来我的目标就是照着用例设计多多熟悉系统,多多实践练习sql语句,慢慢尝试着执行简单的测试。我知道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也许是我目前没意识到的,所以接下来的日子我要更加认真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争取能早点像其他同事们一样测试系统,执行任务,继续努力吧!
35. 我在学校里学的是电气自动化,程序基础仅限于c基础课程的一些知识,后来由vb、html转向asp,在asp上花费了不少时间,对asp比较熟悉,后来由于公司业务需要,将开发平台转向asp。net,开始对asp。net不是很感冒,以为就是asp的一点扩展,后来招来几个北大青鸟的过来终于意识到asp。net的强大之处,经过个人的努力已经逐步掌握了asp。net,现在层次上只能讲个人觉得是入门而已,原因是多方面的',待会儿会讲到。
36. 相信从面向过程转向面向对象的同学都有一种感觉:面向对象开始真的有点别扭,涉及到属性,尤其是类之间的各种关系,那时老想用面向过程传递参数多方面啊。于是老在想对象这种东西,从概念中跳中来,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才逐渐体会到页面对象的精华来,分层次展现、分级别访问、封装对象之间各种关系逐渐真正理解了,尤其是对象之间的关系,如对象a与对象b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些需要完全公开,有些需要隐藏,有些需要通过第三方传递,有些需要给自己的下级可见,有些需要让下级去完成具体操作――这不是现实的实际模型吗?应该这么理解,面向对象来源于现实,它不是一种凭空空想出来的理论,这些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其还原为父子、夫妻、领导下属、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规章制度,这期间除了公司主要的工作规章制度外其他的日常工作纪律、日常管理等规章制度都是我本人制订,然后征求大家意见最后去贯彻执行。中间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开始我们内部是允许使用qq的,后来员工用qq闲聊的时间增多,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最后决心禁止,开始阻力较大,最后多次开会,逐个谈话,阐明道理,形势逐渐好转。
37. 项目分工上针对技术水平明确分工,制订项目开发计划,由于开始技术都不是很成熟,不少时间我这边强势要求,使用野蛮方法,完不成加班――我陪着加班,这段时间能感觉到员工对我稍有怨言但总体还是认可的。
38. 这期间公司新招人员,人员的增多更使我意识到团队管理的重要性,这期间版本控制、编码规范、文档管理、bug管理等诸多问题都得到一一解决,技术水平上主要是我个人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新知识充电,然后展开各种培训,主要是photoshop、css、js、sql等方面,培训一方面提升了员工的技术水平,一方面我本人在学习培训的过程中得到的最多,因为这个时候个人要求去思考的会更多,加上我本人对技术兴趣比较深厚,所以后期工作慢慢踏入良性循环。
39. 待遇低、条件艰苦、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是团队中最大的难题,这方面公司在某些方面决策层有着严重的错误思想,造成技术人员对公司埋怨增多,在这方面我本人只能以劝架婆的身价去安慰身边的兄弟,因为我明白现在公司的问题与当前中国软件行业的通病一样,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求质量,但求速度,整个社会风气造成软件行业良莠不齐发展,整个中国三四个人的开发团队组成的公司数不胜数,整个程序员阶层生存状况可想而知,疯狂加班、代码质量低下、维护成本大、稳定性差、用户体验差……当然我们本身不能去逃避这个现状,对于个人来讲任何假大空的口号都是没有意义的,程序员作为技术人员最重要的是心态,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各种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主要是解决问题。
40. 我在面试员工时反复提到的三点是:工作态度、发展潜力、工作能力,由前向后排序,心态最重要,大公司大家都想削尖脑袋往里挤,但名额有限,所以广大的程序员同志绝大多数都集中在二流三流四流的软件公司,这个时候更应该做好个人职业定位。以我个人的经验,新员工选择一家公司往往最看重工资待遇跟发展潜力,程序员是一种不可以混日子的职业,工作能力很重要,但不是最主要的,工作态度是最重要的,工作态度往往跟个人的`思想认识还有职业所在的环境有关,我个人的体会是绝不能太过于情绪化,情绪化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对个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就是说哪怕是明天你要辞职,你今天都要把今天要做的事情认真用心做好。
41. 对于工作责任心不够的员工是尤其值得关注的,他们往往自我意识过于强烈,追求以自我为中心,很多时候伴随着工作得不到认可、工作感觉不充实不开心,我会主动找他谈话,我认识:你管理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他不是一台任你摆布的机器,人会有情绪往往是有心结,找到原因,多加开导,用心去关心每个成员。对于实在不适合在本团队发展的员工要做好最坏打算。程序员这个职业与现在的大学生具有一致的特征,一个是从天之骄子沦为多余人,一个是从高智商人士成为今天中国通行的“it民工”。另一方面是程序员往往年龄集中在20—25之间的男性中,情绪化、失落感、心理不成熟等一系列问题都会出现。但这个阶段的人往往也最易沟通,可塑性也较强,适当的引导、合理的方式会比野蛮的管理效果强上百倍。
42. xx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应用软件开发,管理软件、信息技术咨询、软件服务外包和离岸软件外包的全方位信息技术服务供应商。本公司追求在信息技术领域持续不断的创新,并秉承细致周到的服务理念,以与客户共同成长为宗旨,以“灏瀚智慧,成就你我”为发展理念。
43. 本人于20xx年12月份就职于上海灏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现在的职责是开发组的一名开发成员,同时担任公司信息管理中心管理人员(技术支持)。
44. 开发组主要从事公司软件项目的开发,包括需求分析、模块设计、代码设计、代码完成以及相关文档的撰写。
45. 技术支持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公司网络的建设及维护,服务器的搭建及维护,以及公司员工的信息存档管理。
46. 二、实习内容及实习过程
47. 实习内容(按时间顺序):
48. 20xx.12-20xx.01
49. 熟悉公司的工作内容,收集资料,学习相关开发知识。
50. 20xx01-20xx.02
51. 参与公司以来的第一个项目开发。
52. 20xx.02-20xx.05
53. 转入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公司网络建设,服务器环境建设以及维护。
54. 20xx.05-20xx.06
55. 加入公司核心开发组,参与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框架的开发,并且协同完成公司网站的建设及维护。
56. 20xx.06至今
57. 核心开发以及信息管理中心管理人员。
58. 实习过程:
59. 去年11月份,学校举行校园招聘,一直学习网络的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陪同学来到招聘现场,这次招聘招的是Java开发工程师,由于当时给HR留下了好的印象,最终以Java开发工程师的职位进入上海灏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60. 直到12月份才正式开始实习,与学校的其他同学一起来到苏州(上海灏智的苏州研发部)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工作。由于提前几天去的苏州,还没正式上班,与公司的老板见过一次面,交谈过程中我了解到我当时还引以为豪的Java能力在其他人面前已经变得不值一提了,回来之后决定狠狠地给自己充电,当时的做法是在网上找了很多相关的书籍以及视频进行学习,通过别人的帮助我接触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技术。大概过了一个星期,正式上班了。
61. 起初的一个月主要是熟悉公司的环境,了解公司总体的工作模式,结合自己的特长及兴趣学习相关开发知识,以便在以后的实习工程中能够从容地面对。期间我主要则是继续学习,掌握的知识有Java的基础、HTML编写以及简单的JSP编写。
62. 从今年的1月份开始,公司开始给我们实习生接触项目,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接触,我们参与的项目内容有需求分析、业务分析、模块设计以及具体的代码实现,开始的时候我还是畏首畏尾,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在项目经理的帮助下,我真正地融入到了团队中。由于分工明确,所以这段时间针对性地学习了相关知识,这其中有数据库的设计和权限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