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9 14:42 8
——探寻幼儿快乐成长的足迹
1. 中班的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在户外活动器械制作方面,尽量选择环保的、不尖锐锋利的、没有危险性的材料。抛抛乐这一活动主要是采用了布质材料——长方形的彩色布块和用布缝制的沙包,非常适合中班的幼儿玩。而且,这个游戏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抛掷能力和接物的准确性,更主要的是能很好的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为以后的合作活动打下基础。
2. 【活动目标】
3. 锻炼幼儿的体能;
4. 锻炼幼儿的`抛掷能力和接物的准确性;
5. 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6. 【重点难点】
7. 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
8. 【活动准备】
9. 长方形彩色布块若干,沙包若干,平整的活动场地。
10. 【活动过程】
11. 整队带入活动场地,做好活动前准备。
12. 展示活动器械
13. (1)长方形彩色布块:引导幼儿数一数一共几块布,说一说每一块布的形状和颜色,数一数每块布有几个角等等。
14. (2)沙包:引导幼儿数一数一共几个沙包,并比较沙包的大小。
15. 演示玩法
16. (1)讲解玩法:两名幼儿抓住布块的四个角,另外一名幼儿负责喊口令,并及时捡起掉在地上的沙包。
17. (2)注意事项:抓住布块的两名幼儿注意听到口令后再向上抛沙包,沙包抛出后要用布块去接,如果接不住,另外的一名幼儿要及时捡起掉在地上的沙包(整个过程都要注意安全)。
18. (3)演示:请两位老师帮忙演示一遍,然后请两名幼儿跟老师一起演示,最后请三名幼儿演示一遍。
19. 游戏开始:幼儿三人一组,自由组合,发给每一组一个沙包和一块长方形彩色布块,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进行角色转换。老师要给每一组的幼儿加油,并及时鼓励表扬表现好的幼儿。也可以比一比哪一组的沙包接的准,哪一组的幼儿合作的最好。
20.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小组的活动,找出缺点。
21. 【活动延伸】
22. 鼓励幼儿回家后跟家长玩一玩这个游戏活动,注意改进活动中出现的缺点。
23. 进一步了解巩固几种常见的水果并能够根据其基本特征进行辨别;能够说出不同水果的颜色及其形状;体验游戏时的快乐情感。
24. 活动准备:
25. 自制的大树二棵,自制的水果图片若干
26. 活动过程:
27. 一、出示水果树,激发幼儿兴趣宝宝们
28. 你们看一看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谁啊?哦,你们看到了很多的水果宝宝和大树妈妈!你们知道吗,大树妈妈啊开了一个幼儿园,所以啊有这么多的水果宝宝来上幼儿园了!你们看看大树幼儿园里都来了哪些水果宝宝啊?
29. 二、故事欣赏并讨论
30. 教师操作演示教具并讲述故事
31. (1)水果宝宝在幼儿园学本领
32. (2)苹果宝宝经过香蕉,橘子和生梨宝宝的家
33. (3)苹果宝宝找到自己的家师问:
34. (4)苹果宝宝找到自己的'家了吗?
35. (5)苹果宝宝的家是什么颜色的啊?
36. (6)苹果宝宝还看到了谁的家?
37. 讨论:苹果宝宝到家了可是还有香蕉,生梨和橘子宝宝没找到家呢!我们等一下一起帮他们找好不好?不过啊在找之前我们要先看看他们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长得什么样子看好了才能帮他们找不然会帮他们找错家的对不对?
38. 三、游戏"送水果"
39. 送没回家的送水果宝宝回家
40. 游戏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果宝宝把他从幼儿园里接出来然后把它送到自己家里去游戏开始后,幼儿与家长一起往前走,到达果树后家长抱起幼儿摘下一个水果,两人一起手拉手往回跑,以先回到起点为胜。
41. 幼儿扮演水果宝宝再次游戏添置大纸桶,调换水果房子的位置;自选头饰;师讲解玩法
42. (1)钻纸箱太阳下山了,水果宝宝要回家了,要钻过一个黑黑的山洞
43. (2)找到自己的水果房子
44. 教师小结宝宝们都很能干把果宝宝都送到了家而且也很勇敢,不怕黑黑的山洞能很快的就找到自己的家了!(简单的个别点评表扬)
45. 四、活动结束:
46. 品尝水果树妈妈啊觉得我们宝宝很聪明,她为了感谢你们把果宝宝都安全的送到家准备送给你们一样礼物。眼睛闭起来(老师在每人面前放一水果)
47. 理解儿歌内容,喜欢和老师一起朗诵儿歌,并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初步创编儿歌。
48. 能认真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9. 感受游戏的乐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50. 活动准备
51. 泡泡瓶若干。
52. 活动过程
53. 一、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观察并大胆讲述
54. 师(神秘的口吻):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样很有趣的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教师吹泡泡,让教室里充满泡泡。)小朋友睁开眼睛,快看是什么呀?
55. 师:你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用各种词语来描述看到的泡泡)我们一起捉一个大泡泡吧,再来捉一个小泡泡。
56. 师:快来看看,我们的泡泡上还有颜色呢!都有什么颜色?(幼儿边观察边回答。随着幼儿回答丰富词汇:五颜六色。)
57. 师:小朋友去追一个泡泡,看看能不能用手捉到它。你们捉到泡泡了吗?泡泡哪去了?
58. 二、师生边小结边学儿歌
59.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个大泡泡,吹出一个小泡泡(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边说边表演)
60. 师:泡泡的颜色是怎样的?(五颜六色)教师小结:五颜六色真漂亮。
61. 师:泡泡、泡泡飞呀飞,飞到手心上就怎样了?(泡泡不见了)教师小结:泡泡、泡泡飞呀飞,飞到手心上,咦?泡泡不见了!
62. 三、再次感受并理解儿歌内容
63. 师:老师把刚才我们和小泡泡做游戏的事情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请小朋友听一听。(教师有表情地示范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64. 教师用手势、动作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65. 四、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进行创编
66.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吹泡泡的游戏吧,我们全班小朋友手拉手,变成一个大泡泡;再向圆心走变成一个小泡泡。(教师与幼儿一起,一边朗诵儿歌,一边表演。)
67. 师:我们的泡泡还能飞到哪里去?(将“飞到手心上”这一句进行内容替换。如:泡泡、泡泡飞呀飞,飞到头发上。咦?泡泡不见了!泡泡、泡泡飞呀飞,飞到滑梯上。咦?泡泡不见了!)
68. 师:小朋友说飞到哪里,就将它编到儿歌里去。(依次请幼儿回答,然后边做游戏边朗诵创编的儿歌。)
69. 五、总结活动
70. 师:老师今天还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泡泡液,我们一起到院子里吹一吹、看一看,泡泡又飞到哪里去了,我们再把它编到儿歌里去,好吗?
71. 活动反思
72. 本次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孩子们看泡泡、捉泡泡、说泡泡,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发现后表达,在表达后提升,很快就掌握了儿歌内容,而且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特别是在创编环节中,由于有了前面游戏的铺垫,孩子们创编思路开阔,创编内容生动,整个活动淡化了“课”的痕迹。
73. 附儿歌
74. 吹泡泡
75. 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个大泡泡,吹出一个小泡泡,五颜六色真漂亮。
76. 泡泡、泡泡飞呀飞,飞到手心上,咦?泡泡不见了!
77. 通过创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使幼儿了解球的多种玩法。
78. 培养幼儿对球产生浓厚兴趣和体验一起玩球的快乐。
79.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80. 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81. 《快乐转转转》、《健康歌》磁带、塑料球(每人一个)。
82. 筐子4个、小棍子2个、绳子1个、呼啦圈4个、手巾、报纸、塑料袋、纸杯、易拉罐(若干份)。
83. 一盆水、不同种类的球。
84. 活动重难点:
85. 主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并且使幼儿知道球有多种玩法。
86. 主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并且使幼儿能体验到一起玩球的乐趣。
87. 一、开始部分:老师放《快乐转转转》歌曲,小朋友们来和老师一起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