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9 11:26 11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消化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本文将围绕“消化学科工作总结:优化诊疗,提升患者满意度”这一主题,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技术手段,提高诊疗水平,增强患者就医体验。
1. 一、加强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2. 全面响应“内练硬功,外塑形象”,打造护士美好专业形象的“天使形象塑造工程”,进一步规范了全科护士的语言、服务、行为、举止。
3. 进一步规范了“无缝护理”:细化了护理服务内容,提升了主动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了连续的、全程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4. 进一步完善了“限时护理服务”,通过晨会的学习和培训,工作的高效率及病人的满意度有了大幅提升,因此投诉率大幅降低。
5. 二、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6. 我们以核心制度为指引,保障了护理安全,组织护士定期学习《护士管理条例》,增强护士法律法规意识。
7. 坚持查对制度:要求主班,服药班每日查对2次,每日护士长参加查对1次,详细核对病危,病重一级护理,测血压,各项护理,药物与治疗,并记录签字。
8. 对科室重点用药、高危用药进行定期检查,严格交接,规范管理。
9. 对病人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及时签订了安全协议书,对有安全隐患的病人进行及时评估,制定护理措施,并悬挂了警示标牌。
10. 及时填写并上报了护理工作中的缺陷、安全隐患、不良事件并组织讨论,提出了改进措施。
11. 定期开大会3次,加强了医护沟通,及时纠正提醒医生工作中的失误及不足,并且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及时改正。
12. 三、护士长带头建立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大家学习加强护士在职继续教育,灵活运用了品管圈技能,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学习、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3. 四、实行了弹性排班制度及责任护士分层负责制,合理的使用了人力资源,保质保量的为病人提供了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14. 五、健康教育做到了规范化、普及化
15. 每位护士与各自所负责的病人加强了语言沟通,认真的完成了宣教工作。
16. 科室充分利用起了宣传栏的作用、使健康教育知识上墙,以此来加强健康教育。
17. 六、加强了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认真做好晨晚间护理,危重和长期卧床病人的交接班带病例,跌到、压疮发生率降为零。
18. 七、建立了绩效考核机制,拉开了奖金差距,最大限度的激发了每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19. 八、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坚持了每月定期对病区治疗室的空气培养。也坚持每日对治疗室、病区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并做好记录。一次性用品使用后能及时毁形,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病区治疗室均能坚持84消毒液拖地每日二次,病房内定期用84消毒液拖地,出院病人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清理床头柜,并用消毒液擦拭),降低了医院感染率。
20. 总之,我们继续坚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理念融入到了更多实际具体的工作细节中,加强了优质护理服务,在业务上注重知识更新,重点加强专科建设,积极吸纳多科知识。以后我们会更加努力,提高了科室的整体素质,打造最强科室。
21. 临床实习对医护专业来说都很重要,它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强,也是上岗前的培训,为此,在校期间我曾利用假期进入济南一医院消化内科实习,做护士的实习经历加深了我对护理专业的认识,也培养锻炼了我的护理操作技能。
22. 实习开始,我被安排到消化内一科实习。虽然有基本护理知识,但刚进入病房还是有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那些平时见惯的.护理工具似乎也变得陌生起来。好在带领我们的护师非常有耐心,她告诉我们自己也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只要静下心来学,很快就会适应病房环境。
23. 熟悉环境之后,护理工作开始表现出它的繁重。实习之前就知道医护工作很辛苦,要面对不同的病人,也做了准备心理,但进入临床实习后才知道这其中的辛苦。带我的老师负责三个病房九个床位病人的护理工作,九位病人好几种职业,素质也不同。一位七十多岁的患者每天都要输液,但血管很脆,不易扎上针,扎上了也容易滑针,出现渗漏等现象。我第一次给这位病人扎针时由于紧张,扎偏了,第二次又没扎上,结果被病人斥责一顿,被要求换老师给扎。当时感觉特别委屈。后来老师告诉我们,这种情况经常遇到,要对病人持理解的态度,病人本身就有身体上的不适,扎针这种事虽小,但也易引起他们的烦躁。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做好。听了老师的话,我们也只能暗下决心做好护理工作。护士除了按规定做好日常护理,还要随时回应病人的要求,不断穿梭于病床前,有时并不能回答病人的疑问,但很多时候护士来到床前病人心理上就会有安慰。这也是护士的工作量大工作繁重的原因之一,但护士并不能因解决不了就拒绝病人的要求。
24. 护理能力的提高一是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另一方面就是老师的言传身教。为了做好护理工作,开始时都是跟站老师学,像插导尿管胃管等,看着老师做,学习老师的动作要领,慢慢地有机会自己也动手操作,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锻炼了操作能力的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了病人的痛苦。病人配合时,我们会感到欣慰,也会小心翼翼。病人不配合时,像插胃管,本身是件很痛苦的事,我们会尽可能动作即快又轻,同时安慰病人,病人的呕吐物弄到身上也要忍着,这样做大多数时候会获得病人理解。老师的带教固然重要,善于学习也很重要。每一个病人都有自身的特点,具体到哪种病人采用哪种护理方法,这都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护理工作不但要勤学,还要积极动脑动眼,临床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最好的办法是能做临床护理笔记。护理工作是个熟悉熟练的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极大的丰富了病理知识,也掌握了自动洗胃法、静脉输液、各种灌肠法等各种基础护理操作,感觉到了学习的乐趣,开始喜欢上这项目工作。
25. 护理工作很辛苦,但做久了就会感觉这份辛苦值得。医生从病源上减轻病人痛苦,护理却能通过优质护理减轻病人的痛苦,这同样让我们感到安慰。实习时间虽短,却让我受益匪浅,这种受益不只来自于护理知识的丰富,更源于学会理解关怀病人。
26. 护士工作很普通,却也很重要,优秀的护士需要通过在病人身上实践才能成就,为此,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篇简短的护士实习总结理解支持护士工作。
27. 在医学院的学习生涯中,临床实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我有幸在消化内科进行了为期数月的实习,旨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深化对消化内科疾病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
28.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
29. 理论知识回顾:在实习初期,我重新回顾了消化内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病理以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通过查阅教材和医学文献,我对消化内科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0. 临床实践: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患者的诊疗过程。从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到辅助检查的分析,我逐步熟悉了消化内科疾病的诊疗流程。同时,我也参与了患者的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如药物治疗、内镜治疗等。
31. 病例讨论与总结:每周,我们都会进行病例讨论会。在会上,我会分享我负责的患者的.诊疗过程和遇到的问题,与导师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解决方案。这种讨论不仅锻炼了我的临床思维能力,也提高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
32.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
3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34. 临床思维能力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如何从复杂的临床表现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形成正确的诊断思路。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5. 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在病例讨论会上,我学会了与导师和同学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通过分享经验和交流心得,我们共同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
36. 对患者的关爱与责任:在实习期间,我接触到了许多患者。他们的病痛让我深感同情和关切。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有一颗关爱患者的心和承担责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