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传承民俗,共庆佳节

面书号 2025-02-19 08:01 9


在繁华的都市中,有一种特殊的节日,它承载着民间习俗,传递着美好的祝愿。这就是——端午节。

1. 20xx年6月16日

2. 男: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多相同的。

3. 提问:无论是原文,还是刚才同学们的角色介绍,都用到了许多共同的动词,试想这一场面描写中如果没有这些动词,比赛的激烈紧张能表现出来吗?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4. 品棕乐

5. 亲子活动结束,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分享美味的粽子。此时,老师可编辑园所动态,记录活动过程,分享给全体家长和幼儿。

6. 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7. 男:那就请上来念给大家听一听(鼓掌)

8. 学生写作,交流,学生或老师点评,多加肯定和鼓励。

9. 女: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龙日”、“夏节”、“五月节”、“诗人节”“女儿节”、“小儿节”等等。

10. 女: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可见我国的粽子南北风味有别。

11. 男:原来菖蒲、艾草还有这样的功能啊。过端午的时候,我一定要让妈妈买一些挂在家门口。

12. 参赛者以四人为一组,蒙好双眼,待主持人宣布“开始”后,各参赛选手在原地转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速度解开包装吃完粽子,当完全咽下后举手示意,由小组长检查无误后示意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为完成游戏时间最短的获胜选手鼓掌。

13. 提问:作者在写到比赛进入_时还想到了什么情景?

14. (2)让学生了解本地端午节风俗,并结合自己每年过情景。讨论交流。

15. 二、整体感知课文:

16. 女: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嘛。

17. 通过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常识,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18.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因此围绕“走进端午”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19. 主持人: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我们欢庆端午、缅怀屈原的主题队会即将结束了。这生动的一课教育我们少先队员,要成为一个爱国爱校爱家的人。下面请班主任总结。

20. 刚才有同学说端午节吃粽子,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一下端午节吧!(板书:二、端午节习俗研究)

21. 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集体共度端午节的乐趣。

22. 全班齐: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佳节,一颗颗粽子,裹满陈年往事,温暖我的记忆。

23. 活动对象:

24. 全体学生

25. 女: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下面就请大家听听故事大王赵员卉讲讲端午节的故事。

26. 延伸:无论是湘西人民的习俗还是我们这里的习俗,都是我们的祖先在久远的古代流传下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洋节日涌入了我们的生活,而且不断受到年青人的青睐和追捧,他们乐此不疲,甚至说传统节日太土了,我们只要洋节日,对此你认为我们是应当继承民族传统节日,还是应当摒弃呢?

27. ①谁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间?(农历五月初五)今年的端午节是公历的什么时间?(六月六日)

28. ㈣南北名粽:观看课件,教师配乐讲解各地粽子的特点。

29. (三)端午习俗

30.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31. 女:等等,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来了。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32. 了解作者沈从文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和作品特色。

33. xxx: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虽然名称不同,但是很多诗人因为屈原的诗词成为诗歌的顶峰,各地诗人经常用诗歌来纪念这个节日,下面请听配乐诗朗诵《粽子》(xxx、邢茹甫)

34. 悬艾叶、菖蒲

35. 教学难点:

36. ③噢!同学们收集了这么多丰富的资料呀!那就随老师一起共同整理一下我们收集的资料吧!

37. 我们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她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拥有灿烂的文化,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各具鲜明特色的传统节日,它们犹如颗颗夺目的宝石,镶嵌在一年四季中,时刻散发着迷人的光彩,成为无数中华儿女心中的牵挂。

38. 让学生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各种传说。

39. 端午节在那一天?(农历五月初五)

40. 教学准备:

41. 女: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42. 活动准备:

43. 课时安排:

44. 提问:龙舟赛既然是如此的紧张激烈,那获胜者的奖品一定是非常丰厚的啦,是不是?所谓的“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那获胜的船手们的奖励是什么?

45. 20xx年xx月xx日

46. ㈢粽子沿革:

47. (全班同学齐回答:端午节)

48. 他到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

49. 《赛龙舟》

50.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51. 女、男(齐说):话说“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52. 课前预习:

53. 班主任:端午背后,有我们那么多的传说、诗词、风俗,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现在有些人的注意力被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等吸引了过去,被我们注意到的传统节日反而越来越少。马上就要怎样过端午节了,你打算怎样过这个节日?有些什么好办法能增加端午的吸引力,让大家都更加关注这个节日?看,这里是端午最明确的见证,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的肺腑之言。一张大的白纸,上面写:端午,我们的文化遗产。

54. 活动过程:

55. 活动结束:

56. 男、女:(齐说)话说“端午”主题班会到此结束,感谢爸爸妈妈参与我们的活动!(鼓掌)恭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57. (四)端午知识竞赛

58. 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59. 三、分析赛龙舟的场面描写:

60. 竞渡歌(唐)张建封

61. xxx:虽然说,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种,但是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所以影响最广最深,他留给我们的著名诗辞有《离骚》、《天问》、《九歌》等,而当代文人也写了许多诗词来纪念屈原。下面请听诗朗诵《端午节的情思》。

62. (唐)殷尧藩

63. 开场白

64. 女:为什么比赛的船要刻成龙的形状呢?

65. 玩法:幼儿提着小桶,走过独木桥,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来,将粽子放回到队伍前的篮子里,把小桶传给下一位幼儿,继续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看哪组运的粽子多为优胜。

66.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西北)

67. xxx:嘿嘿,不告诉你哦,究竟是怎么样的故事,我们请王欣芃和施琦来为我们讲讲吧。

68. 亲子游戏:

69. 端午诗会

70. 生: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撮五彩线、喝雄黄酒、悬艾叶菖蒲等

71. 奖励欣赏:《赛龙舟》片段

72. 男:别急,今天就让你过把瘾。下面我们玩个游戏叫“赛龙舟”。

73. 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74. 赛龙舟

75. 玩法:幼儿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脚勾住家长的腰。家长双手各握一个粽子,教师发令后,家长抱幼儿向前跑,双手不能碰幼儿,绕过椅子,返回,将粽子交给第二对家庭,继续游戏,最先完成的一组即为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