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探寻边陲魅力,感悟生命真谛

面书号 2025-02-19 04:23 12


在晨曦微露的静谧中,我翻开了一本旧书——。书页轻柔地翻动,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传说。我探寻着那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边缘之力,试图感悟生命的真谛与生命的奇幻魅力。

1. 最后,节选一些段落,我希望未来自己无论是处于人间的角落还是都市的中心,我的心都一样游牧在广袤而孤寂的荒野上,能够去享受那清辉月光落在身上的美丽,能够抓住那些难以捉摸的细微感受。

2. “比起死去的东西,这种将死未死的才更可怕,总觉得就在这样的时刻,它的灵魂最强烈、最怨恨似的。”

3. 好吧,写到这里,我只能说这其实根本不是一篇读后感。

4. 读这本书的时候,妈妈换掉了用了十多年的手机号,我知道的时候其实挺不是滋味的。在我的感受中,那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手机号,而是一段时间的记忆,是我青少年时代的一个符号。它远比妈妈以为的对我重要的多。

5. 那西域之景,在游人的眼中自是壮丽无比:冰河开裂的咔嚓声中,春天掀开她的面纱;斑斓而又清澈的天空之间,云雾来回缭绕;穿梭在云隙间的阳光,把一束明亮投射到大地上……而在牧民的眼中,这一片土地,是一片绝大部分才刚刚开始承载人的活动的广袤大地,在这里,泥土不熟悉粮食,道路不熟悉脚印,水不熟悉井,火不熟悉煤。

6. “可能每个村子都会有这样的一帮小伙子,还没熬到可以死心塌地种地的年龄,但又没勇气出去闯荡一番。”

7. “我从来也不曾做过什么——真是又安慰,又罪过。只好想道:那是死在愤怒中的事物,是有强烈的灵魂的。这灵魂附在植物上,植物便盛放花朵;附在河流中,河便改道,拐出美丽的河弯……自然总是公平的,总会平息一切突兀的情感。至于那些生来就对周遭万物进行着损害的,快乐而虚妄的灵魂,因为始终不能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何不妥,也会坦然轻松地过完一生,又因为毫无遗憾而永远消失。让世界波澜不起。但愿如此。”

8. 难以忘记小时候养过的一只小狗,和它相处了不过一个礼拜,我就爱上了它杏仁一样圆圆的眼睛,泛金色的软绒毛。有这只狗的时候爸爸出差去了,等他回来的那天,妈妈把小狗放在了冰箱顶上藏了起来,想给他一个惊喜。结果,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小狗自己跌了下来,一声软叫之后,没熬几天就死了。

9. “外面多好啊,在外面吃一颗糖,都会吃出比平时更充分的香甜。剥下来的糖纸也会觉得分外地美丽。”

10. 美丽的湖泊可可苏,对当地人来说只是一个出鱼的地方。它处于一棵树也没有的荒野中,作者就被这么一片纯粹美好的水域深深地打动了。她说,“所有的植物全生长在湖中央……那是一团一团的芦苇,整齐俊美,随风荡漾。音乐一般分布在湖中心,底端连着音乐一般的倒影。没有风的时候,芦苇同它们的倒影都是清扬的少女小合唱;而有风的时候,芦苇们是主旋律,倒影成了和弦。 作者在这毫无浪漫可言的丘陵和荒山之中,她感受到的是这湖泊的宁静,脆弱和诗情画意。

11. 记得小时候的音乐课音乐老师也会教这种乐理知识。当时感觉没什么,现在觉得小学音乐更应该学习鉴赏音乐,而不是死板的音乐知识。

12. “在那时,当地人都还没见过真正的金鱼,只见过画片和电视上的。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最不可思议的梦一样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妙曼地晃动、闪烁,透明的尾翼和双鳍像是透明的几抹色彩,缓缓晕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而窗外风沙正厉,黄浪滚滚,天地间满是强硬和烦躁……”

13. “从此,我们天天都可以看见她的小孩吃力地抱着那只壶在自家毡房门口的草地上浇水,浇完一壶后,再歪歪扭扭跑到河边,很努力地灌满一壶,再捧回家继续津津有味地洒。”

14. “我家电灯开关的拉绳有一段时间有了问题,连续拉扯五六下灯才亮,他过来修了一下,修得它只拉三四次就能亮了。”

15. 伴随着李娟的文字,一幅美丽的画卷映入我们眼中:四面茫茫荒野,天地洁白——阴天里,世界的白是纯厚自然的白;晴天,则成了泛着莹莹蓝光的白。走在这个美丽的`地方,这么大,也这么小,就是一个世界。

16. 现在几块的糖吃过,几十块的也吃过,然而我对糖果最深的记忆是小时候奶奶买给我的小酸酸——反光的塑料糖纸,微微带有一点颜色的透明的硬糖,微酸的口感,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糖。

17. “我们刚下山时,只有货架没有柜台,一点也没个商店的样子。如果请木匠订做两节柜台的话一定很贵的。况且这种鬼地方哪来的木匠?但是我妈因为自己会敲个钉子,就感到本领足够了,想要自己做柜台,真是可怕。”

18. 印象深刻的是那个拉面的男人,而李娟当时拉面又不太成功,而那个男人只是那样看着,看着笑,李娟当时就想把这个面团扔那个男的脸上去,可爱极了,也孤独极了。在这本书里,阿勒泰的各个角落的人似乎都是孤独的,有在李娟家的杂货铺里看几个小时却也什么都不买的,有在荒凉无尽的桥头安了一个体面的家的,有喝酒度日的男人们,还有她的在自然里孜孜不倦的探寻的妈妈,以及那些她们一家养的动物们,似乎都是孤独的。真孤独啊,她在文章里也写到过。(工作汇报网 WWW.gsI8.COM)

19. 我妈也爱折腾。以前家里没装修时碗柜是钉在墙上突出来的那种木头柜子,每年过年老妈就要买新贴纸让我帮她贴起来。那时的碗柜正好在砖砌的大约一米高的柜台上方,要贴墙纸就要爬上柜台,蹲着贴完全程。而且家里的大案板还在柜台上面,每次还要先费老鼻子劲把案板搬下来。更别说还要给完整的壁纸裁孔开缝,老妈又是个强迫症,只要有一点贴的不正不服帖就要扯下来重贴。我总是懒得弄,但每次老妈总是兴致勃勃。柜台不那么大,妈妈个子小,又灵活,说要爬的话音还没落,人就已经上了柜台风风火火过地干起来了。我要是不乐意,或者不经心,她还会把我臭骂一顿。或许正如《小王子》里说的:仪式能让我觉得某一天某一刻与众不同。

20. 面对苦难,作者并非视其为珍宝,只是乐观,只是坦然,不论如何,都一直笑着面对遇到的不幸,因此便没有什么可以算的上是真正的绝境了。所遇都只当它清风拂山冈,这份在逆境中的欢乐,就如那戈壁中的玛瑙一般闪烁。

21. “车在一个又一个村子之间蜿蜒着,几乎每一个路口都有人在等待。有的是坐车,有的则为了嘱咐一句:“明天四队的哈布都拉要去县城,路过时别忘了拉上他。他家房子在河边东面第二家。”

22.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妈妈下班买菜回家,我给她开了门后转身就走,被她抓住狠狠骂了一通:“我辛辛苦苦一天回来,还要给你做饭,你看见我手里提了这么多菜也不知道接一下放进厨房……&¥%……#(——()——)+”

23. 看得我想流泪……小时候爸爸妈妈也是这样给我掖被角的。虽然我每次都睡得像猪一样,但是偶尔半夜醒来被子总是很服帖。妈妈爸爸也说过偶尔起夜看我,会给我盖被子……虽然这是只出现在我小学刚和他们分床睡的时候。

24. 北方人似乎对面都是专家,每种面食要的面完全不一样,区别不好用语言来说,但家里大人伸手一摸,就知道这面是用来干嘛的。

25. 正是因为很久没有读到这么优秀的书籍,所以才会激动。看书的好处就是在作者的叙事中结合自己的想象形成自己脑海中那独一无二的那个胶片集。读了几遍,每次都能带给我新的感动。每当我想写下一些感想时,总是在想下一次我是否又能从书中感受到新的世界。我现在写是不是还是太早了些。最终,我写出来的仍然只能是我在读这本书的一些小小感受,对于这本书,任何的评价可能都是多余的。不敢写,也写不来。只能读书的人自己去体会。

26. “虽然再也不会有那么一辆高大的白卡车,车斗上醒目地、独一无二地高高插着铁锨,在清晰的月光下满携喜悦向我驶来。”

27. “还有一类酗酒的人,占了喀吾图酒鬼中的大多数。这类人则总是以一种非常可怕的,简直可称之为“精神”的态度酗酒。”

28. 那天之后,无论什么时候,面对谁,如果有余力,我都会很顺手的去帮人家提一下东西。诸如此类的事情简直太多,攀附着有眼色(眼力见)的妈妈,我被养成了一副一看就像个热心肠好人的样子。

29. 可是我不会的。无论我从她的口中知道了什么,我都无法像在那里生活的人们一样,真真正正地理解那个地方,看到那个地方,懂那个地方。甚至,我苦苦寻求也找不到,因为我们的心难于和那里的纯净、真挚、诚实融在一起。他们对善诚实,也对恶诚实,他们对自己诚实,对别人诚实,更对头顶的天、脚踩的地诚实我们去了,也看不到那里真真正正的样子了。

30. 这里有热情的哈萨克人,有热闹的乡村舞会,也有神秘的木耳……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李娟的外婆,严肃带着调皮、可爱。

31. 虽然说男儿立志成名在望,无论有多遥远。但也有人始终踏不出那一步,只能唱着:“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32. 想到小学的那个撒水壶,它是教室里为数不多的清洁工具之一。它的形状像一个用手摆的六字,肚子圆鼓鼓的,脖子长长的,脑袋小小的,一只手叉着腰,有点神气的样子。它是仙人掌的绿色,所以外面、里面那些脏兮兮的垢夹看得格外清楚。小时候当值日生,最喜欢负责拖地了。先用撒水壶灌满水,然后呈之字形把整个走廊都撒满水,再用拖布把一滴滴水珠连在一起,像在写大字一样潇洒。

33. 外婆吐舌头的时候,说明她老人家做错事了,不过她总喜欢先藏着,等到你问她的时候,她才会不好意思地用吐舌头来掩饰她的错误。李娟每次发现外婆犯错后,显得有些无奈。外婆的竹林在乡下,幽静又古老。外婆的旧居和她的一生一样,孤独,意志坚定。外婆走的时候安静极了。也许,孤独和安静也能让人踏实。犯了错,大不了吐个舌头……

34. 我已经很久没有去享受过写作这件事,因为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不管是我的心还是我的语句都处于一种束缚当中。这种束缚来自于我所接受的教育、我读的书、我的见闻阅历、我所处的环境……我无法越过它们。而我想说的,想表达的都似曾相识。好像这世界的所有的见解、情感都已被人抒发到极致。而我的那些像风一样的细微感受,总是难以捉摸。

35. 自那之后,我再也不养宠物了,我根本负担不起一个全心全意依赖着你,以你为世界的纯洁生命。生命消失在眼前的悲伤和哀切体会一次就够了。

36. 在那荒漠的远方,似乎思念都不是黏嗒嗒的东西,反而如凛冽的刀子,一下一下,慢悠悠地在情人的心上打磨,变得坚硬、锋利,说不好什么时候就捅进去。

37. 兰州是座酒城,兰州人无论男女老少,基本上都能喝两杯。而且兰州酒场极多,尤其到夏天,各种酒吧,街边的啤酒摊,城里的啤酒广场不要太多,一个人一晚上要跑三四个场子也不稀奇。

38. 哈哈哈哈哈,这可真是个好习惯。或许喝醉了之后人的内心就掩藏不住了,所以人家说酒品如人品,酒后的行为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状态。爸爸年轻时喝醉了就是睡,现在喝多了就会变得很啰嗦。嗯,我喝醉了嘛……就会变得很开心,很娇,还会变成一只考拉,抱住离自己最近的人不肯撒手。不过我上大学之后就没再喝过酒了,现在也不喜欢喝酒这种活动了。

39. 我妈也爱这样。我家在102这边的终点站,三姨家在那头终点站,我妈曾经拿一条裤子让我送去给102的司机,拜托人家带一程,说是到了之后三姨会去取。我不爱这么干,总觉得尴尬,人家司机又不认识你,干嘛帮你带东西呢。而且还要我在众目睽睽之下去求人,万一司机骂我怎么办呢。可我妈却不管这些,反倒说我不听她的话,一点用都没有。结果她就自己去了,嗯,当然是成功了,看来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觉得吧,这和人的年龄阅历是有关系的。小时候经历的少,不愿意给陌生人散发好意,也不乐于接受。现在大了,知道在遇到困难时受到帮助多么欣喜,同理,就愿意给别人施以援手。

40. 她在叙述,她在描述,不是刻意地想要表现什么,只是单纯抑制不住自己要表达,要告诉他们她所知道的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属于她,也不属于她。她不在乎,她欣喜地发现自己知道这个不同于任何其它地方的存在。她所看到的,她的生活,只有她知道;那里的人们走来走去,忙里忙外,快乐失落,对那片土地的失望和热爱,只有他们知道。

41. “天空晴朗,太阳静静地悬在西天,鲜艳而没有一点热气。光滑的月亮浸在清澈晶莹的天空中,空旷的河谷对岸是暗红色的悬崖。这条路所在的地势很高,风总是很大。站在最高处,可以看到山脚下的那段土路静静地浮着,白茫茫的。这时有尘土浓重地荡起,由远而近来了。我高高站在山坡上等了好一会儿,尘土中才慢慢吞吞挪出一辆载满矿石的东风141……仍然不是林林。”

42. 这种人在杭州似乎不多见,但我在家的时候经常能碰到。酒鬼啊,一般面色发青——酒喝的太多了,眼中无神——酒精麻痹了神经估计连自己妈也认不太出,眼袋深重——生物钟完全是乱的,腿脚不利索——喝就喝多了很容易导致偏瘫。

43. 读《阿勒泰的角落》是因为在知乎上看到有人说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这里的有趣是指文风有趣,内容有趣。作者李娟是个生活在新疆的汉族70后,她从二十岁开始写文章,写的都是自己的生活——新疆游牧民族的生活。这个话题我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我从未没接触过游牧民族,熟悉是因为甘肃和新疆接壤,我身边也会有些新疆人,我从小也会吃到一些新疆的食物,比如火辣炙热的烤羊肉、酥香咸脆的馕病、甜到吃两口嘴巴就会起泡的哈密瓜……

44. “还有河西的巴汗,每次喝醉了就挨家挨户还债。”

45. “后来忍不住呻吟了一下,我妈连忙帮我掖了一下被子,立刻有密不透风的暖意围裹上来,总算踏实地睡着了。”

46. “这回,我把它放在案板上抻开,再搓得细细长长,然后一圈一圈绕到手腕上,伸开胳膊一扯,往案板上清脆响亮地一砸。那“啪”的一声听起来倒是怪专业的,可惜“啪”过之后,面条一圈一圈全断开了,摔成一堆碎节,又迅速地猴皮筋似的缩成一堆面疙瘩。没办法,只好也揉成一团,从头再来。”

47. 我终于了解她有那匹人家抵债还给她家的马儿,有辆她坐了一整天的摩托车,有一年她去森林采木耳,有些总在她家商店打电话回家的有趣的小人物。每每读起来却感到那么的有意思,那么温暖。她和叔叔在半路,摩托车没油了,但是却有过路人慷慨的倒油给他们。在那个天那么蓝,风那么急的地方,有着最朴实最可爱的人民。他们也会抱怨,也会惆怅,也会忙于生计,也会抓住时机就享受。他们那么不同,却那么真实,甚至比在我们身边的人还要真是。

48. 离家之后,只碰到两个人听到我是兰州人后不说兰州拉面的。不知道别人怎样,但我也是从小做面食的人,从揉面开始学,进阶了就可以试着和面了,最厉害的时候,我可以一边开着水龙头一边和面,水和面的比例也是正正好。

49. 在茫茫的戈壁滩上,最方便且省钱的出行方式是摩托车,而且不比坐汽车会晕车。不过,戈壁滩上风大,路也不好走,于是出一趟门总得吹四五个小时的风,还常常会出现各种原因所致的抛锚。有一次,在戈壁滩上迷路了,大地空旷无碍,黄昏来临,脚下是扎着稀疏干草的板结地面,作者弯腰从土壳中抠出一枚小石子,竟是一块漂亮的透明玛瑙,走出绝境后,坐在摩托车后面的作者仍对那个迷路的地方恋恋不舍,想着此生再也回不到一个有玛瑙的地方了。我想,在她以后的人生路途中,她是不是会想到无论处在怎样的困境中,都不能绝望,也许正是绝境之中,才有着那渗着微红血丝的戈壁玛瑙。

50. 还有初中时偏爱的大白兔,那时妈妈总会骑着车子去西部市场给我批发许多,偶尔也会带点话梅糖回来。那时妈妈总怕我的牙会坏掉,所以不让我多吃,但转头又忘记。

51. 虽然从本质上来说吃狗和吃猪吃鸡吃鸭没什么不同,到我很讨厌那些让被吃的动物受到折磨的行为。这么说感觉自己有点伪善,毕竟不管怎么吃都是吃,杀害它们的事实是无法掩盖的。物竞天择,我吃你你吃他是自然的,但我想尽办法骗你伤害你然后再吃你,就有点缺德了。

52. 因为关注了一个很久的读书主播BoBo推荐的李娟的作品,而认识了李娟。因为…终于看了这本书,看她的文字,内心里的孤独,竟觉得很美好。

53. 哈哈哈哈哈,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我妈说我爸就是个蒙古大夫。

54. “但更多的时候他只是在弹琴,反反复复地一个调,大约是在学习吧,相当有耐心地重复个没完:“……32|

55. 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畅快!骑马在道路上狂奔,洒脱!站在无边和无边中间,大声喊,不知有谁会听到,也许没人听得到。但谁还在乎呢!本来在这片寂寞而辽远的土地上,我就只有小小的一点而已,而我偏要大大声声地喊出来。痛快!是的,世界很大,时间很长,人很小。

56. “初生的小羊羔和初生的婴儿常常被一同放进彩漆摇篮里,挂在骆驼一侧。当骆驼走过身边,随手掀起摇篮上搭着的小毛毯,就有两颗小脑袋一起探出来。”

57. 我从没有读过这样的书,书里没有什么逻辑,平平淡淡的叙事,却在我的眼前为我展开了一幅那个年代,那个地方,那个美丽的地方的生动、自然的画卷。没有什么悲悯的话语,却总能带给我感动。

58. “如果说其中也有几篇漂亮文字,那倒不是我写得有多好,而是出于我所描述的对象自身的美好。哪怕到了今天,我也仍然只是攀附着强大事物才得以存在。但是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够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