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4-12-14 23:17 8
1. 惟独佛菩萨看得清楚,知道六道轮回怎么发生的,就是在这一念错误。
2.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3. 所有大乘佛法,其心要即为菩提心,无论修何种法,没有菩提心,无法获得解脱,根本没有成就的可能,若发此心,一切皆能具足,一定能够成佛。
4. 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5. 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6. 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7. 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8. 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9. 许多青年男女在恋爱的时候,多甜蜜!过了不久,变成仇敌,变成冤家。可见得那种爱情不是真的,假的。
10. 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11. 慈悲跟世间所讲的爱情是一桩事情,一个是觉悟,一个是迷惑。
12. 为自己求解脱,还是没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脱的人,完全为众生,为度众生而成佛。
13. 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14. 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5. 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坚持,尤其是在面临诸多障碍和干扰时,更要坚持。
16.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17.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18. 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19.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20.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21.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22. 帮助我们修心的方法,帮助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叫佛法。
23. 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24. 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25.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26. 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27. 只有开发内心的慈悲和智慧,才能达到生死自在。
28. 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29. 你如果相信别人会对你好,那你是糊涂,你是迷惑颠倒。
30.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1.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32. 形式上学佛念佛,实际上求名闻利养,不要只看眼前利益,目光放远一些,少发俗愿,多做利益众生的事。
33. 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34. 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35.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36. 打开你的心胸,放开你的心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圆融,越来越豁达。
37.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8. 有病不要怕,机会来了。有病是消业的机会,还债的机会,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机会。有病时发大愿,发大心,观想和我一样的众生,他们的痛苦由我一人承担,很快就会好的。什么病都能好。
39. 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40. 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41. 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42. 佛菩萨这个爱心叫做慈悲,是永恒不变的,它是理性的,它是心性真理自然的流露。
43. 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44. 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45. 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46. 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47.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48. 要把修行同生活结合起来,修身体健康,修家庭平安,修工作顺利,但一切的前提都是为了众生,只要是为众生,修什么都能得到,一切为自己,求什么也求不到。
49.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50.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51.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52. 你不但不能相信人,对自己都不能相信,为什么?自己的感情都会变化。
53. 凡夫那个心靠不住,全是虚情假意,不能相信。
54.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55.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56. 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57. 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58.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59. 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60.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