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8 15:52 7
清禅村居住环境建设总结:打造平安宜居新典范
1. 搞好农村财务的民主理财工作,明确对张居、台许、左堡、虹桥等4个村的重点审计;
2. 加大文化产品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开展贫困村送文化下乡演出活动82场。加强贫困村宣传文化队伍建设,举办贫困村宣传文化队伍集中培训2期。
3. 完善民主监督。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村民代表的监督作用。建立村民监督小组,对村务工作进行日常监督。
4. 坚持把文明村创建工作列入支部、村委会年初工作规划,在开展农村经济工作的同时把文明村创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等量抓,围绕上级的创建会议精神和要求,认真组织学习,不管村务工作多忙,始终把文明村创建工作抓在手中放在心上。充分发挥村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带着感情倾听群众呼声,带着爱心关注名声,树立群众反映无小事的思想意识,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凝聚人心,从而不断增强组织号召力,提高创建活动的战斗力。
5. 四、规模生产,集约经营,发展特色产业。
6. 一是坚持每月一次的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机关干部的周一学习会制度和党支部每月一次的党员活动日制度。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做到有内容、有计划、有记录、有体会、有考核。尤其在开展xx学教活动中,坚持“重点在党员、普及在群众、提高在干部”的教育原则。全办事处党员、干部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做到原原本本地学,结合实际地学。
7. XX村按照“依市而建,靠市而兴”的理念,确定“依托老市集,以商带农,以农促商,开拓新市场”的发展思路,聘请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统筹城乡发展项目区详规,保证了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8. 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紧紧围绕“党风清正、干部清廉、权力清源、村务清明、作风清新、民风清淳”的'建设目标,通过“三治融合”(自治、法治、德治),突出“四村并举”(支部带村、民主管村、监督正村、清风润村),落实清廉治村“八项要求”(政治建设必须摆在首位、村级决策必须民主规范、“三资”管理必须依法依规、工程项目必须严格监督、村级“三务”必须全面公开、村级监督必须有力有效、党员干部必须带头示范、乡风文明必须与时俱进)。年前着重打造xx村,计划利用5个月的时间完成示范点打造。
9. 让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发展特色农业是XX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致富的新路。为此,XX村依靠本村种植蔬菜具备一定技术基础的优势、多年种植大棚蔬菜模式的优势、合作社经纪人销售队伍较多的优势,立足蔬菜产业,发展特色农业。近年来,XX村全面清理了零星土地、小坑塘、联片平整零星荒地和宅基地,整理出耕地300余亩;又根据村民要求,对全村耕地进行统一调整,将种田户分散的责任田集中,将外出务工经商户的责任田集中,将村机动地集中,通过调整,共集并土地200余亩。通过两次土地集并,为发展XX村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XX村努力发展农业产业,成功引进一家农业经营龙头企业,首期承包50亩耕地发展阳光冬暖大棚蔬菜,通过传授技术,提供产品市场带动全村大棚蔬菜产业发展。XX村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白皮黄瓜、辣椒等蔬菜种植优势,大力推广长茄、番茄等蔬菜品种,扩大蔬菜种植面积500亩。发展蔬菜种植与传统种植相比,人平增收4000元。XX村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土地租赁的形式,成功引进武汉中谷集团到村投资1000万元,建设芽苗菜生产基地,不仅能吸纳村剩余劳动力,还推广了种植技术,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10. (二)推进村务公开透明
11. 各县(区)人民政府要明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主管领导和责任部门,层层落实领导负责制,切实担负起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宣传引导、管理监督等工作,并保证一定的工作经费,确保政策落实和工作顺利开展。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做好组织实施工作。村级组织要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广泛开展民主议事,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筹资筹劳,实施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12. (二)加强协作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清廉村居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组织部门要加强对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指导,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民政部门要加强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工作的指导;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指导和监督。
13. 根据各村上半年财务收支情况,形成与计划收支对照表,并及时报各村负责人;
14. 加强党内监督。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对村党支部和党员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纪检委员的作用,对村级事务进行全程监督。
15. 三、打造思路
16. 主要存在:
17. 一是突出人才支撑,壮大乡村人才队伍。组织开展了“技能培训田间课堂”、“新型职业农民”等“短平快”式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致富本领。截至目前,共开展培训26期、6200人/次,为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农民奔康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加大农业农村人才选派力度,聘任江南大学焦爱权教授为第五批省派科技副县长;目前第四批269名县派第一书记、13名下派村支部书记已对接入驻包帮单位。今年招募的36名“三支一扶”人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等程序,已全部派到18个乡镇,每个乡镇2人。二是突出政策引导,全面掀起返乡创业高潮。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加强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政策》,充分利用在外能人多、“人口红利”大的`优势,在去年成功举办“绿叶对根的深情”——我县游子对话家乡暨全县返乡创业签约活动的基础上,今年举办了“君心归处是吾乡”——第二届返乡创业大会,签约返乡创业项目239个,合同总投资额184亿元。截止目前,共设立在外返乡创业服务站24个,签约项目295个、总投资324亿元,返乡创业人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1529家,带动就业8975人。
18. (三)考核验收阶段(11月上旬-11月下旬)。以红头文件形式报送清廉村居建设工作总结和清廉村居示范点评定情况,配合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清廉村居建设考核工作。
19. 按照省市要求,提前实施完成。3月底前完成全面排查,制定“回头帮”;5月底前完成招标采购;8月底完成项目建设;11月完成文化扶贫资料整理存档,做好迎检准备。
20. 配合抓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资金的筹收及管理工作。
21. (一)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22. 20xx年,我县坚持以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为主线,全面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强化监督制约保障,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夯实”三资”管理基础,全县所有村(社区)按标准创建,达标基础上再择优推荐评选示范村(社区),每个乡镇至少要创建2-3个清廉村(社区)示范。今年力争创建省级示范1个、市级示范1个、县级示范20个,为打造干部清正、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清廉村居开好局起好步,为清廉xx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3.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科学做好园区规划,完善园区道路、供电、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国内一流的项目建设硬平台。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坚持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特色招商,力争在招商引资上取得重大突破。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引进上下游关联企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形成规模产业集聚。全面落实“1+6”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为园区中长期发展培育更多动力。积极提升项目服务水平,主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
24. (十三)加强督促指导
25. 近三年来,我们坚持宣传舆论为先导,利用各种宣传形势,造其声,结其果,共开辟宣传柜窗、宣传栏xx处,印发宣传资料xx份,悬挂横幅标语xx条,树立形象广告牌、永久性宣传牌xx个;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6. 一是思想重视,精心安排部署。成立了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全镇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自查动员会,细化具体工作举措,认真排查摸底,分解工作任务,制定自查标准,明确自查重点,严格把握时间节点,从严狠抓落实。要求全镇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务必高度重视,行动上务必见真碰硬,全力开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自查工作。二是传导压力,靠实工作责任。先后多次召开“两委”干部整治工作推进会和进展情况汇报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自查措施。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捆绑式”制度,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负责,定村组、定路段、定标准、定时限,将责任层层细化分解。镇村干部全部深入一线,带头参与整治,不等不靠不推诿,使狠劲、动真格、下苦功,形成了全民动员、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有力确保了全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的顺利推进。
27. (二)实施阶段(10月-11月上旬)。整合各方资源,全面开展清廉村居建设工作。10月底前,加强对清廉村居示范创建的服务指导和政策支持,完成清廉村居示范点的建设工作,并开展督查指导。
28. 按照省广电局下发的电视户户通建设技术标准,针对20xx年计划脱贫的贫困户和有需求但未进行电视户户通建设的共2671户贫困户实施电视户户通“回头帮”建设,保障贫困户基本收视权益,满足其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29. 办公区前广场有多处公开栏,可制作整墙清廉主题图板。门口处设置xx村村务清二维码展示图板,方便经过群众及时扫码了解。
30. 其他工作:信访、教育、卫生、畜牧、扶贫、交通、安全、林业等常规工作,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在村“两委”干部和村组干部的辛勤工作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各项常规工作都取得了进步。
31. 提升组织力。加强村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32. (二)强化协作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清廉村居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组织、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33. 加强村务公开监督。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务公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组织村民代表对村务公开工作进行评议,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34. 建立健全权力清单制度。明确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职责权限,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规范权力运行流程,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
35. (一)成立工作专班,统筹五大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