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8 15:34 8
1. 评析:同学被置于生动、实际的生活空间,运用各自的方法识别四个方向之间的位置关系,真实而亲切。
2. 交流方案 让学生设计完之后展现自己小组的设计,并讲解先后的做法,在展示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排列方法,拿两个进行比较,让学生比较那个方法比较好。
3. 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次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
4.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5. 教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这道除法的竖式,先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怎样算,要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第一次除得的商要写在哪里?”(请一名学生到前面写出竖式,先说一说从哪里算起,再和大家一起计算。)
6. 师:他们俩说得都对,这道题我们只有先算3千克苹果的价钱才能知道两种水果一共多少钱。所以像这样有乘又有加的题,我们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要求两种水果一共多少钱,还有别的方法吗?
7. 教师:你猜猜故事里的小猫是哪一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8. (二)探究新知
9. 师:也就是平均分必须要求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教师在同样多的下面划上着重号。
10. 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张时间表,合理地安排你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时间。
11. 师:分一分、排一排的方法,好不好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怎样排队比较整齐又容易看出每种动物有几只?
12. (1)小八戒吹出了这么多的泡泡太美丽了,你会用口诀把这些泡泡上的题目算出来吗?(2)学生独立计算
13. 师:不知不觉中,我们帮小丽想出了这么好的方法,小丽非常感谢大家。
14. 生:(指东北方)这又东又北的`方向是东北。东北与朱老师站的西南也是相对看的。
15. 本单元把认数范围从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对数的认识,教科书首先强调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设计了”数花生”等活动,帮助学生从中抽象出100以内的数。教科书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安排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意义及相对大小关系、理解位值制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等活动。
16. 师:连接图中点B和点B',点E和点E'也是这样么?
17. 听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尤其要听清你不认识字的字音。在听录音时要用手指着每一个字,听到哪,指到哪。(培养学生指读习惯,渗透听读识字的方法。)
18. 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19. 沏茶问题,合作学习。(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逐步形成优化思想。)
20. 自己小声地读一读,把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21. 生2:我列的算式是23+7。我把生1的两个算式合起来成为一个算式来计算,这样简单些,结果也是13元。
22. ①说一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23. 师:连接图中点A和点A',你看对称轴和对应点的连线怎样? 连接B和点B',他们的连线和对称轴呢?
24.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25. 爱迪生说过: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学中,我转变以往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互相解答。只要学生能够答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课堂中,学生积极性很高,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的场面令我欣慰。因为,他们活跃的思维及表现源于我平时课上的训练。我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使学生展开自由的羽翼,在猜一猜和多种算法解决问题的环节中,学生机敏的反应、多种算法和出人意料的猜法(即23+8的猜法:老师买了3千克苹果、1千克香蕉和1千克橙子)都令我感到吃惊,也令我感到了教学的成功之处。
26. (1)情境出示课本P110第2题。
27. 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28. 生2:我们列的是综合算式20-
29. 生:点A和点A'分别在对称轴的两旁,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是3,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也是3
30. 完成这些家务至少要多长时间,列出算式计算。
31. 让学生经历比较几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2. 师:难道你们数学书的短边不一样长吗?请动手比一比。
33. ②感知1厘米有多长(教师带领学生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小正方体,右手慢慢把它拿走,告诉学生拇指与食指中间的`空隙大约是1厘米,并让学生把它记在脑子里)。
34.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估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35. 轴对称图形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6. 这是个具有实践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想一想”中要用到分数的知识。七巧板又变成了研究分数加减法的学具了。
37.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42页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
38. 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理解、完善面积的含义)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面积的定义。
39. 农民伯伯摘完了葵花还要摘石榴。课件分步出示石榴图,自己说出图意后想一想怎样列式。
40. 生:“南通电影院”在“市民广场”的东边。
41. 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42. 生:不长
43. (流程图展示) 排先后顺序
44. 教师:在温度计上也有0,这个0又是什么意思?
45. ②按顺序摆一摆;
46. (1)出示教材第111页例1:这里有3瓶钙片,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你能用什么方法把它找出来吗?
47. 师:那么这样的安排合理吗?为什么?
48. 生:……
49.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0. 出示例11:“计算9730÷
51. 课后的延伸作业是为学生设计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这要发挥小组的团队作用。学生既可运用所学的混合运算知识帮助解决问题,又增加了社会实践经验。因为,这其中包括购买哪些食品、轻重如何、携带是否方便、价钱是否合理等问题。
52. 哪个最接近2?
53. 使学生学会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能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54.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计算的数都比较小.如果计算的数大了,同学们还会不会算?”
55. 总之,整节课,我都竭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可参与、可探究,贴近生活,富有童趣的数学活动空间。
56. 五、总结提升:
57. 师:乐乐的爷爷想给他出了个问题,6个桃子既然能平均分放到2个盘子里,还可以平均分放到几个盘子里呢?(课件出示问题)
58. 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9.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探究新知
60. 教具准备:
61. 师: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62. 综合应用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
63. 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熟悉的对称物体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认识轴对称图形,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64. 生2:合理安排时间也就节约了时间。
65. 师:对!方向总是以一个地方为规范相比较而确定的,与不同的规范相比,就有不同的方向。
66.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
67.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68. 《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材104页例1
69. 合理安排时间
70. 注意要引导学生完整的表达出灯笼、小花的规律。
71. 师:价格标好了,同学们,下面我们要玩一个买水果的游戏。
72. 教学目标:
73. 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的过程。
74. (3)分析本课内容与小学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体验过“图形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轴对称和平移。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
75. 课件学生:
76. 让学生看例12下面的“做一做”.先指名学生说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