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8 13:00 8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国节日文化活动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将带您领略这一幅幅精彩纷呈的画卷,感受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文化盛宴之旅。
1. 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为契机,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和祝福团圆的美好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2. 二、活动主题
3. “皎皎天上月,圆圆中秋节”
4. 三、活动时间
5. 9月14日下午1:30—
6. 30
7. 四、活动内容
8. “中秋月圆知多少”十分钟队会
9. 让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美食等知识、图片等,通过十分钟队会,在交流、讨论、展示中走近中秋文化、
10. 赏月品月话月饼
11. 中秋月圆夜,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赏月品月饼,三代人从品种、味道、价格、包装等方面话一话、比一比各自童年的月饼、
12. 亲子制作月饼(一年级)
13. 邀请家长进校园,大手拉小手制作月饼,利用这次学做月饼、品月饼,让孩子深刻感受月饼的香甜,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14. (活动负责人:一年级正副班主任)
15. 佳节感恩送祝福(二年级)
16. 拿着一张精美的中秋祝福卡,在校园里向学校的老师、同学送上一句中秋祝福语,回到家里,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送上一句中秋祝福语等,被祝福的人在卡片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比一比谁送出去的祝福多、这项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胆量,还提高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17. (活动负责人:二年级正副班主任)
18. 做灯谜(三、四年级)
19.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谜面,设计一张精美的谜语卡、然后将谜语卡挂在灯笼上,让全校进行猜灯谜,让学生在猜灯谜中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故事、
20. (活动负责人:三、四年级正副班主任)
21. 画灯笼(五、六年级)
22. 同学们在卡纸、皱纹纸、海绵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剪下来粘到灯笼上、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风格,勾画在灯笼上、制作出自己心目中的灯笼、且将画好的灯笼挂在长廊上,渲染学校的中秋佳节气氛、本次活动既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能从中感受节日的乐趣,以及他们对中华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23. 一、转变工作模式
24.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工作内容较为分散,工作量较大,统一开展较困难,分析研究后,决定借鉴信息宣传工作经验,以信息宣传队伍为依托,每个月设置一个更新指标,并由专人负责文明网博客的更新、各项专项活动以及统筹工作,但此办法文明传播的效果不明显。于是我们转变了工作模式,组建了内部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并进行了内部分工,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有序平稳开展。
25. 二、整合资源,提高信息采编质量
26. 最初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也比较盲目,不能很好的把握网络文明传播的工作内涵,一般就是看到一些比较积极向上、有启发意义的文章或者一些好人好事就进行转载。文明的内涵很宽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渗透于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与其漫无目的的随机转发或者评论,还不如设置一个宣传重点,这样既有利于收集资料、撰写评论,也可体提高博客、微博内容的可看性。网络文明传播主要着力于记录九尺镇美好、文明、向善的一面,同时也转载一些外地城市出色的文明创建工作,尝试着能为文明城市创建添砖加瓦。将文明的思想融入到微博、博客的文字中去,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传播文明的作用,通过不断创新工作形式,提升工作成效。
27. 三、要树立大局意识,大力推进网络文明传播工作
28. 一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传播道德精神,大力弘扬道德文化;二是发挥网络在精神文明创建中的作用,加强网上道德阵地建设;二是紧贴老百姓,网络志愿者应紧贴老百姓实际需求,用老百姓的语言说老百姓想说的话,汇聚社情,聚集民意,促进网络道德文明传播。
29. 20XX年工作计划
30.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除了要“总结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经验”、“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理念”、负责向各级文明办网站上报工作动态、创建成果外,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加强与网民的交流沟通,开展劝阻网络不文明行为活动,揭露网上不文明行为的危害性”。20XX年,九尺镇要开展好以下方面工作:
31. 一是运用好成熟的网络载体。比如,通过微博、微信、短信平台、qq等方式向相关网民发送文明传播的重要内容,在各文明网站、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以及新浪、搜狐等知名商业网站的博客、论坛等公共空间传播文明;通过撰写博文、评论、留言发帖等方式,参与中国文明网、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以及商业网站的网上讨论,倡导文明风尚。
32. 二是拓展网络载体。以实用性、互动性和全员性为准则,通过基层信息平台、远程教育站点,满足了各年龄层市民的学习需求。网络文明传播工作也可借助此平台,扩大宣传,提高知晓率,将文明信息通过市民网上学校这一平台深入百姓家,并联合市民网上学校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原有宣传阵地,例如社区宣传栏,宣传板报等,刊登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全面展示道德模范的思想内涵和精神风采。并将宣传活动撰写相应的文章在博客及文明网站上发布。
33. 三是丰富网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动员相关人员,积极参与网上精神文明创建,比如采取qq群联络、邮件联络、手机短信联络的方式,加强志愿者工作网络的联系,加强与中国文明网等的沟通,相互交流工作情况;利用博客传播文明、参与网上讨论、撰写评论引导舆论,进一步推动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网络文明创新能力,关注人民群众的新需求,不断满足广大网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信息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34. 在活动中,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他们尝试了剪纸,剪出了各种形状的窗花;观看了糖画的.制作过程,品尝了美味的糖画;还和面人师傅一起捏面人,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面人。此外,我们还举办了包饺子活动,让孩子们在包饺子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中国传统美食的魅力。
35.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在游戏中收获了快乐,还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学会了剪纸、糖画、捏面人等传统技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通过包饺子活动,孩子们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6. 总之,这次龙年春节活动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收获了知识和技能。我们希望未来能够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
37.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节目丰富多彩。开场舞《龙腾盛世》以欢快的节奏和活力四溢的'表演,点燃了现场的气氛。相声、小品等语言类节目则让观众捧腹大笑,感受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此外,魔术表演、戏曲演唱等节目也各具特色,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8. 这次活动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还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此次演出,我们深刻认识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的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9. 总之,本次龙年春节演出活动圆满成功,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深感荣幸能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贡献一份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厉,不断开拓创新,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40. 此次主题活动得到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在放假前专门成立此项工作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分管领导、老师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学习相关文件精神,讨论落实活动的具体内容、具体要求和时间安排。会议决定此项活动分为五个阶段开展,即:学习商讨文件精神阶段、动员阶段、落实开展阶段、材料汇总反馈阶段、活动展示阶段。在学期末在班主任总结会上对全体班主任老师进行宣传动员,布置活动要求,同时利用结业式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动员,提出相关要求,希望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学到相关知识,增强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1. 我们在活动中主要突出几个活动目标:体会我国传统的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在春节活动中能表现出探究的意识,发现春节活动的新鲜事,有趣事;学习收集与春节活动相关的资料;学习在人多拥挤的环境中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
42. 我们共开展了四项主题活动:
43. 春节展览会。
44. 活动二:简单了解各个地方过年的不同习俗。
45. 活动三:逛庙会。
46. 活动四:过春节。
47. 总之,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的寒假文化精神生活,学生参与面广,内容丰富,营造了节日气氛,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通过合作,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营造了“温馨教室、和谐班级”的氛围。
48. 一、根据相关文件精神
49. 学校政教室速速制定了活动方案,由政教主任任组长,少先大队和《太阳花》作品收集中心为为组织机构,各班辅导员老师为直接责任人,在放假当天组织各班认真学习本次主题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意义和具体活动内容。并结合“寒假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明确活动的意义,增强对此项活动的重视。告知家长朋友们利用传统节日,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和传统美德的教育。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家长的支持力度从开学初学生各方面的信息反馈,可以看出一部分家长还是很支持我们这项活动的。
50. 二、开展“红红火火过春节、文明礼仪家家乐”活动
51. 节日期间,组织全校学生开展“节日感恩”活动,做到“五个一”:向长辈拜一次年:对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给老师发一条新年祝福的话;帮父母彻底打扫一次家庭卫生;就近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
52. 三、以“我的寒假、我的春节”为主题进行绘画、作文、书法等作品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