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7 18:28 6
在医疗领域,高效慢病管理已成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将围绕“一站式健康守护”这一创新方案,探讨如何通过整合医疗资源,实现慢病患者的全面健康管理。
1. 我卫生院全面负责慢病管理的组织实施、核拨经费和资金管理。公共卫生科负责村卫生室的任务划分和管理工作,并与村卫生室签订目标责任书,以增强其责任意识。
2. 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各区县要认真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慢病项目月报工作,对基层上报的报表进行审核,于每月2日前各区县将上一月慢病工作开展情况上报市疾控中心。
3. 20xx年1月1日
4. 对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免费血糖化验。
5. 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妥善记录、整理、保存、上报并及时更新各种数据资料。
6. 新发现病至少建档高血压患者20xx名,糖尿病患者200名;
7. 根据去年卫疾控统一部署,在XX年**创示范区,继续完成高血压自我管理工作。
8. 强化基层技术培训和指导。20xx年,组建镇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责任指导团队,负责技术培训、定期现场指导和督导评估。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负责对辖区村卫生室的培训、指导和考核。每年开展常规技术培训达4次以上,督导检查每季度一次,考核周期为半年和整年,切实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按照《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对村卫生室(站)的医生进行培训,以提高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质量。情况。我院负责对辖区内的村卫生室(站)督导和考核,考核意见及时反馈到被检单位,以便及时改进工作。
9. 三、项目组织与实施
10. 按照《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对我院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质量。
11. 对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免费血糖化验。
12. 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导和干预对高危人群采取群体和个体健康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对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了解,给与健康方式的指导,定期测量血压,血糖。
13. 每年至少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一般体格检查和口腔、视力、听力、运动能力检查,并进行健康评价和健康指导。
14. 五、健康教育
15. 建立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及时筛查和发现高血压病人,要求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比例达到95%以上。
16. 二、积极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17. 一、老年人管理、督导
18. 主动开展各项干预服务工作。加强慢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定期监测危险因素水平,高危人群每半年测量血压1次,每年检测空腹血糖1次,同时对其进行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控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的干预指导,不断调整干预强度,必要时进行药物预防。
19. (一)组织形式
20. 我卫生院成立项目公卫管理领导小组,对村卫生室进行慢性病管理。原则上项目由村卫生室具体执行,我卫生院负责对其技术指导。
21. (4)建立首诊测血压制度
22. 老年人慢病健康教育工作:20xx年继续与社区健康教育相结合,认真完成绩效考核细则中对居家养老健康宣教部分的工作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12个居委会全年48次老年人健康教育大课堂活动。
23. 村卫生室可通过本地区社区卫生诊断和门诊服务等途径筛查和发现高血压患者。有条件的地区,对人员进行规范培训后,可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24. (二)居家养老工作:
25. (一)项目范围
26. 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基层服务人口基线调查率达到90%以上;
27. 摸清和掌握辖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数。
28. 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29. 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在20XX年建档率30%的基础上,今年要求完成80%,力争100%。
30. 按照《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中国高血压、糖尿病防治指南》全院职工进行培训。以提高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质量。
31. 利用居民健康档案、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
32. 三、实施计划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对基层一般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在基层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33. 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
34. 根据基层人群的健康需求,广泛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群众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用“精神卫生日”“高血压日”“世界糖尿病人日”等宣传日,宣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和防治理念,引导社会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关注,提高人群慢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促使人们改良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消除或减轻相关危险因素,降低慢病的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
35. 针对公共卫生问题,配合开展突发事件应对的宣传教育。
36.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对一般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37. 我院医教科负责对各临床科室进行督导和考核,考核意见及时反馈到被检科室或到个人,以便及时改进工作。
38. (一)监督与考核次数
39. (1)高血压患者发现
40. 建立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栏,每1季度更换1次内容,在导诊台发放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单。
41. 主动上门、电话追访、门诊就医者的健康档案进行完善,并制定四种慢病干预计划,每个站每年要进行四次干预活动。均需对慢病进行规范化管理。对辖区居民健康档案根据区域划分进行分配,对负责的辖区居民进行主动搜索,提高健康档案的.利用率,积极主动利用电子健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