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春节团圆,喜庆迎新,共度佳节

面书号 2025-02-17 13:47 5


春风团团圆圆,喜庆迎新,共度佳节。

1. 原来过年还有这么有意思的一个来历,真是有趣。

2. 初一不出远门,初二、初三人们可以访亲拜友,互贺新年。正如清人吴继筠在《福州岁时竹枝词》中说的:“族新衣服趋人前,礼数谦谦喜连连;路上相逢共作揖,发财恭喜贺新年。”这便是古时福州新正的景观。有出嫁女儿的人家,要办春酒,邀女儿、女婿及外孙回娘家饮宴团聚。水上船家(?民)的妇女,头戴红花,蓝衫青裤,布底青鞋,结伴登岸,挨家串门,用福州话唱诗贺年:“姑嫂双双贺新年,红红伞灯挂厅前;好?好粿送奴去,金字牌板企(站立之意)门前。”“旧年过了又新年,生意兴隆赚大钱;恭喜发财平安过,送奴?粿过门前。”这叫“讨?诗”,又是贺年词,贺年讨?以示吉祥。春节期间,福州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欢声笑语,到处呈现一派节日气氛。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党政领导在节前或节日期间,持礼物到军烈属、离退休干部及老劳模等府第拜年。各有关部门组织春节游园、各界联欢会、文艺晚会等活动。那些有迷信色彩的旧俗逐渐消失。九十年代初,大多数居家都安装电话,一般亲戚好友用电话互拜新年,减少节日交通拥挤。

4. 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

5.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6.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

7. 初四清晨,家家户户,焚香“接神”,迎接灶君回銮视事。各行各业开假,放鞭炮,商店开门营业,工厂开工,机关开始上班。九十年代后,作习时间进行调整,现在是初八上班。一些服务行业,则春节仍在营业。

8.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9.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

10. 愿我们每年每月每天都开开心心,圆圆满满!

11. 那么过年的习俗到底是从哪来的.呢?原来,在古时候有一个可怕的怪物,叫做“年”。只要一到除夕那天,它就会出没,人们都利用它的弱点(响声,火,红色)来驱赶它,因此,每到除夕大家都热热闹闹地放鞭炮,贴对联,长辈们还要给小朋友们发红包,每个红包里面装着一张张红彤彤的壹佰元。我们把红包都压在枕头下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压岁钱。

12. 失色,狼狈逃蹿了。

13. “年”起初是一种怪兽的名字,经常出来伤害百姓,后来人们制造了火药,把“年”给赶跑了,所以现在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放鞭炮来驱邪避凶。 人们为了几年把年赶跑,人们可以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就把那一天定为节日,后来就成了中国的“年”。

14. 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15. 除夕是最热闹的时刻,全家人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的'团聚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饭,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到十二点的时候,一起放鞭炮和烟花,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家乡的春节多姿多彩,最快乐的就是我们小朋友了,可以自由自在的玩儿。尽情的放鞭炮,还有大人们给我的压岁钱,我心里好高兴啊!

16. 在新年里我还去兴庆公园玩。我玩了好多玩具,可好玩了!我玩了碰碰车、疯狂老鼠、太阳神战车、飞机车。在新年里我玩得很快乐!(JT56W.COM 检讨书大全)

17.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

18. 春节是快乐的节日,是新一年的开始,让我们一起来欢度这美好的新春佳节!

19. 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20. 我想啊想,红包收,压岁钱好多,好多!还有吃喝,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