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4 19:40 5
启示录:唤醒潜能,提升人生质量
1. 把这简单的事情坚持下去吧,愿我们都找到那个真我。那个真正的我宏大无比,宇宙中的每颗星辰都在为它注入能量。太阳穴为什么叫太阳穴?就是因为通过这个穴位人体在和太阳交换物质和能量。人体中的每一个穴位的名字都不是乱取的,它都是真实存在的。当我们真正体会到这一点的时候,生命将会何等精彩!
2. 为什么春秋战国,那么多倾盖如故的事情?两个陌生人,一见面就知道气场合不合,就能以生死相托。而现代遍地都是白头如新?哪怕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也几乎不知道对方到底在想什么。
3. 要做你思维的见证者,你不等于你的大脑,你的痛苦情绪,都是你大脑的思维制造出来的,而实际上,你的意识根本没有创造这些思维(痛苦),是思维为了证明自我的存在而制造出来的,它利用了时间,而如果你去观察这些思维,做为一个见证者,看他们是怎样想的,不做任何批判,不加以分析,只是静静的看着思维在变化,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会吞噬你的思维(痛苦),慢慢的思维(痛苦)将会消失。如果你的身体里面有两个人,那是两种思维,你要去观察他们,当他们制造出来一种情绪时,你不要认同他,你越认同他,那你就会被两种中的任何一种思维控制。
4. 生活正是因为酸甜苦辣交织才精彩,正如在空旷的道路上驰车一样,如果一直保持同样的速度,人是无法感知速度的存在的,正是时而低速时而高速才让我们感受到了速度的激情。如果说人一生是个体验,感受的过程,那么美好的事情优于糟糕的事情,糟糕的事情比平庸的事情要有体验感,而没有糟糕,美好也只会给人平庸的感受。
5. 这要我们的学校教育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实用技能的学习上,而对思维方式的培养却极少涉及,而在生活和工作中,好的思维方式能让"自己"变的更好,能够事半功倍,而这一切与"我"无关。"我"是高于"自己"的另一个层面,我们可以称之为超脱的意识。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大脑都是被"自己"控制,身体和心理上纠缠于是是非非,冷静下来才发现"自己"这里不妥,那里不当,这也是"自己"和"我"在心理上相互作用的结果。
6. 好亲切的一章,尽管一个心理学外行读起来有些生涩,但是好在前几天刚读完张德芬老师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克劳斯伯恩哈特的《优质思考的力量》,以前也读过一些心理学作品,所以还是蛮亲切的。
7. 这要我们暂且把大脑产生指令和发布指令的过程称为思维活动。实际上我们多数人的大脑中的思维活动,没有意义的比有意义的多很多。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除了他们有良好得思维方式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思维活动更多的集中在有价值的思考上。
8. 我们便能理解真正的幸福其实就是内心的完整。每个人所选的路不同,但殊途同归,幸福是我们共同的目的地。当我们学会随时随地感受到爱——即内心的平和、宁静与喜悦时,整个世界都将变得光彩!
9. 另外前些天听了伍汉文关于湘雅精神的讲座,还有参加了支部本来准备排演的张孝骞话剧,让我了解了很多关于老一辈湘雅人的种。种辛酸过去,看到了他们身上的那种严谨务实克己向上的精神。相比之下,我们这年轻一代都是没吃过什么苦的一代,虽满怀着理想和抱负,却心浮气躁总想着一步登天,缺乏一种信仰而过于追求一些外在的物质的东西,总想着将来的功名、成就与幸福,却把现在贬低从不把现在的该做的事情做好,总的来说是有些心浮气躁而不够务实。我想,安于当下也就是一种务实精神的体现,只有抛开对将来的种。种虚渺幻象,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做好今天该做的事,才能得到内心真正的平衡和安宁,从而能更好地实现自己。
10. 该书在后半部分,托利告诉我们:首先,学会专注当下,对以往和未来不必计较太多,我们对以往和未来要明白几点:一要总结以往的经验,二要坚定的对未来的信念,这个信念是我此刻的努力在未来的某一天必须回有所收获。其次,专注你的身体,学会聆听你的身体,从而学会聆听世界的事物,不能妄加自我的联想,要以事实说话。爱护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从而营造一个身心健康的身体,学会包容,有良好心态。
11.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大多数人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外部世界这样的思维上,但是如果你与大自然接触的时间,请你去感受你的体内深处的那份宁静,换句话说,当你闭眼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时,它是没有任何内容,只有一份临在:如若采用冥想的方式用你的感官来感受,此时身边的每个生物,每一枝花,每一阵花香,远处的流水声,一切都是那样的神圣、奇妙。请注意,此时你的注意力是在声音上而不是外部的寂静上,其实我们又有多少人去这样冥想过呢?这样放空的让自己去感受过?
12.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我来说还有许多东西不太懂,而且更多的是没有能够将它灵活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还有很多值得我去消化的东西。也许是我们还太过平凡,生活中总有些牵绊和困惑放不下,但我想这些困惑与迷茫正是我们每个人不断自我成长的动力,我相信当我们的心灵飞升到乌云之上时,那时的天空永远是碧蓝的!
13. 也许就像《当下的力量》中作者说的,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进入了集体的精神失常,他们完全被自我的思维控制了,切断了自己与更根本的更宏大的事物的联系。因为那意味着服从。服从是一种高贵的品格,巨大的力量,而现在的人却把征服当做可贵,把服从弃如蔽履。服从需要人们从思维创造的那个小的自我中挣脱出来,去接纳比自己更深更广更大的事物,这就好比让自我的思维死亡,这太难了,所以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思维,这思维包括我们对过往的记忆,我们的知识经验,我们无意识的情绪反应。我们的记忆和喜怒哀乐,那让我们感觉到我们才是一个我,没有了记忆和喜怒哀乐,我还是我吗?
14. 而中医则认为这种痛苦之身,在身体内寄存越久,越容易引发器质性病变。
15. “自我”这个东西害怕死亡,它把“我”和其他的东西割裂开来,和整个世界分隔开来,它要有一些感觉跟其他人不同的东西来彰显自己的存在,特别是感觉比别人更好的时候它就最舒服。所有那些我们引以为傲的东西,一切感觉比别人更好的东西,都在彰显着“自我”的存在。同理,一切我们感到比别人更差的东西,感觉到的侮辱痛苦,也都是它在彰显自己的存在。可悲的是,任何一个“自我”,哪怕它掌握了全世界所有的财富,所有的知识,所有的思想,它也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我。它终究避免不了消亡的命运,所以它总是充满着焦虑恐惧。
16. 这要我们很多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归根结底是因为:"自己"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好比一个人同时扮演了被告和法官的角色,是一场"自己"对"自己"的审判,这又怎么可能有公正、客观可言。然而,上升到"我"这个更高的层面来看待这些问题后,一切将变的清晰,由"我"来做法官,做心灵的指路人,做大脑指令的智库,问题将不会再周而复始。
17. 对虚幻自我以及外在形相世界的认同,再加上小我“总是需要更多”的本质,构成了人类痛苦的根源,造成人际关系的冲突,也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在这本书中,作者经由自我的亲身经历,描绘了痛苦之身如何控制人类,而我们又如何能够借助于临在之光,也就是意识的.觉醒从痛苦之身中破茧而出。作者向我们保证:那份对痛苦之身的知晓,就足以开始转化的过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接纳——允许自我在痛苦之身爆发的时刻完全地去感受当下的感觉。而随着全人类觉醒的到来,在我们现有的基础上,将会出现一个新世界——人类不再认同于思想,也就是小我的心智,因而能够获得真正的内在自由。
18. 而回归到爱的世界里,回归到我们本真的最初,则需要利用当下的力量。
19.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尽管什么都不懂,但是拥有完整的自我。我们拥有自己完整的身体,并有绝对的控制力,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想睡就睡。我们的注意力每时每刻都完整地集中在当下。所以当我们笑时,笑得那样开心;当我们哭时,哭得那样伤心。我们的喜怒哀乐会感染每一个人。孩童的时候我们就像一个完整而完美的艺术品,没有瑕疵。我们的身体和内心不会累积任何的负面能量。
20. 当我们的自我认知能够容纳世间万物时,内心会找到一种与世界共舞的宁静。
21. 这时跑到我办公室,多管闲事拨弄是非。平常的时候,虽差劲,但是于我何关,这个社会都没有把她“教育”过来,我又何须多事!
22. 这要这要从机体运作说起。要完成一件事情,大脑发出指令,身体具体落实,因此,关键在于是什么给大脑发布指令,或者说大脑产生指令的工作模式是什么?
23.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在体内生存几天或几周,或与其他频率相近的情绪合并,会在体内形成痛苦之身。这种痛苦之身会寄生在你的体内多年,以你的负面能量为食。
24. 今天正好赶得不巧,影响到我,那好吧,我得立个我们之间交流的规矩。不要在我面前搬弄是非。浪费彼此时间。
25. 该书前半部分告诉我们:应当学会清空自我。正如向杯子中倒水的道理相类似,仅有当杯子是空的时候,才能往杯子里倒入更多的水。人们也一样,仅有在清空自我的思想时才能听到或者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仅有清空自我的思想才能学习到以往没有意识到的知识。其次,在清空我们自我的思想的同时,应当学会控制自我的情绪。最淡定的人是最无敌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他没有把破绽暴露出来。正如今年的澳网,李娜苦战3盘,艰难淘汰大威。李娜所显示的是她的淡定,关键时刻不急、不躁,最终一举将大威拿下进入澳网四强。之后谈到,无欲则刚,此刻的我们应当学会淡定,努力做事、认真学习。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看到朝阳的美丽。
26. 这要我们假想,如果大脑由"高大上"的"我"来控制,或者当"自己"控制不好时由"我"来接管,将会出现什么情形,这时"我"与"自己"不再有冲突,"自己"将臣服于"我",也许一切将会达到前所未有的平和。
27. 就像刚出生的婴儿,没有任何的思维框架来制约他,任何事情的发生,对他来说就只是一个事情发生了,他就是他一个单独的个体。这个世界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美好的,因为他对待万物不存在任何批判和分析。可以说“我就是我”,我们不在为别人以及任何思维约束而活(生存),饿了就吃,渴了就喝,以及哭和笑来表达情绪等等,都是下意识的行为,我称之为生命的本能。而意识才是最纯洁的行为,才是我们真正活在当下需要的而不是思维,思维只是我们学习本领生存下去的'一种工具,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工具一样,我们才是我们,不是工具,我们要分清主次,不能被思维代替真的自我。我们可以同时存在,但是他们不是主导我们的人生的。就像情绪来说,没有真正的正负一说,它是我们本体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要接受它,它是我们身体组成的一部分,就像我们的双手双脚。我们不能去排斥它,我们要认同他,接纳他,和谐共生。我们不再会像以前一样去恐惧它,就像接受快乐一样,去接受它。那我们就不会因为这些情绪去恐惧和焦虑,我们也就会回归当下,当身心合一时,就是意识主导我们时,我们就不会活在过去与未来。
28. 在电影《金刚川》中,那些年轻的战士,把个人生死利益完全置之度外,为了一个宏大的目标而在当下全力以赴的精神,让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不动容。他们为什么能做到那样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强的自我意识。
29. 为什么关注当下要去掉思维呢?当我们陷入思绪中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对周围的一切都会失掉一定的感知?在自己的思绪中陷入的越深,我们对当下时刻的感知就越弱。我们的思维其实是已经过去的已经知道的东西的体现,在那里面没有新东西,要想有新的东西进入,唯有关注当下。而我们对当下时刻的感知越强,我们的思维作用就越弱。在事情紧急的时刻,我们往往都是凭借本能在行动,那个时候已经没有时间去思考。所以为什么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人容易顿悟,就是因为在那一刻意识超出了思维状态,感知了真正的我的存在。那个真正的“我”,作者称其为内在之身,那才是生命的本质,是一个无限永恒存在的本源的投射。
30. 很多人活得很痛苦或者很焦虑,其实是因为太怀旧或者太放不下,走得很急我们会错过很多的风景,走得很慢,我们的心也会很累,其实活在当下就是最幸福的,我们应该要真正的询问自己内心所要的,找寻自身的力量,用平和的心态去获得真正的快乐,去追寻真正的自我。
31. 用书中的观点来解释,我当时从情绪思维的控制中剥离出来,作为一个观察者联结身体,进入当下,及时按下思维控制的暂停键。
32. 人类的历史似乎是一个对内在之身感知越来越弱,而自我意识却越来越强的历史。
33. 这时候我感受到胳膊肘以下有种轻微的酥麻感,手是冰凉的,写字有些发抖,握东西抓不紧。
34. 害怕死亡的不是生命,是自我意识。
35. 成人的学习多讲求应用价值,那么学会这一点有哪些益处呢?
36. 有个同事,属于缺乏自知之明,还管不好自己嘴巴的那种,一直扮演者团队那枚不和谐的音符。
37. 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从而阻碍你摆脱内心的痛苦。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能找到真正的欢乐,我们能拥抱真正的自我。
38. 快下班时,我急着完成当天的任务,因为第二天公休一天,所以,想把手头的事情处理完。
39. 听起来是不是很玄妙?其实这个内在之身不是虚幻的想象,而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只是它不是存在于物质世界,就好像我们的思维一样,思维确实存在,但它也不存在于物质世界。中医早就发现了这个内在之身的存在,中医的经络穴道其实就是在这个内在之身上观察到的。
40. 那也是我,但只是一个小我。小我的存在也是我的一部分,但那不是真正的我。无需抗拒小我,小我是为了让我们察觉到真正的我的存在。就好像真正的我是一个广大的空间,而小我就是那些空间中出现的事物。只有那些事物存在,我们才能察觉到那一个广大的空间的存在。
41. 当时我脑海里马上意识到,这几天正在读《当下的力量》,“这不是一个进入当下的好时机吗?”正好可以实践一把书中的理论。
42. 对于我个人来讲,学习这部分感受是:每一种声音都源于寂静,又消失于寂静中,每一种声音,每个音符,甚至每一首歌曲,每句话语内在的未显化状态,就是临在于寂静为主轴线上的,在目前当下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寂静上,这样一来,即使你在别人谈话间,你也可以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词与词之间的间隔上,通过沉淀,我们都将找到力量的源泉,发现更多的惊喜与宁静,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便可以放下我们的焦虑和压力,放空自己,便可获得内在的智慧和真正的喜悦。当然对于上班族的我们同样如此,这样我们的工作环境、工作状态上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以上就是本人对读《当下的力量》简短的感受,分享与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在阅读中成长自己,沉静自己。
43. 我们的身体渐渐成长,我们的内心渐渐丰满。正因为我们失去了自我,这种不完整感使我们在外在的世界当中无穷无尽地寻找而又一次又一次地被伤害。而我们无法意识到思维已将我们奴役。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要恢复自我存在感的意识,恢复对于思维这个工具的主人身份,恢复自我对身体与内心完全的支配。这样,当我们意识回归的时候,我们便回到了一个身心合一的状态里,就像孩子一样,透明、喜悦、宁静。这时,我们拥有了最完整的'自我。无论外在的世界如何无常,我们的内心都是完整的。而当我们需要思维为我们服务时,我们的意识就会指导我们的行动。思维在这里恢复了它工具属性的本质。这样,当我们遇到一段爱情的时候,我们便会明白真爱没有对立面。它只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它是你真正拥有自我时,散发出来的平和、宁静与喜悦。
44. 所以内在身体是联结真我的一个入口。就在昨天下午,我真真切切感受了一次和身体的联结。